《曾子》中有一句著名的论断:用师者王,用友者霸,用徒者亡。
这三句话是古人如何用人的精辟总结。
“用师者王”就是领导者非常谦虚,尊奉真正贤能之人为老师,这样用人的领袖可以称王。
如周武王用姜太公并尊之为国师;
汤用伊尹;
齐桓公用管仲且尊之为仲父;
燕昭王用郭隗;
“用友者霸”就是领导者对下属像兄弟朋友一样,这样用人的领袖可以称霸。
如刘邦用萧何、韩信、张良;
苻坚用王猛;
刘备用诸葛亮等等,都是用友。
“用徒者亡”则指专用言听计从、唯唯诺诺、顺人喜好的人,这样用人的领袖必将灭亡。
曹丕对司马懿的重用算得上是“用友者”了。
司马懿一开始是拒绝出仕的,曹丕为了把司马懿收归麾下,虽比不上刘备三顾茅庐,却也是费劲了心思。
你看,大婚之夜,穿着一身喜服,跑到马厩去找司马懿谈心饮酒,诉说心中苦闷,连激将带引诱。
然而司马懿不为所动,拒绝了他。
接着,为了完成曹操故意设下的难题,曹丕再次到马厩找到司马懿,并半带威胁地拖他下水,与自己共进退。
司马懿仍然不置可否,曹丕无可奈何。
再后来,为了汲布一案,两人泛舟河上,倾心而谈。
下面这幅画面里,哪里看得出谁为君谁为臣?分明就是两个相交已久的朋友。
虽然此时,司马懿仍未答应曹丕出仕,但这样一份诚恳,这样一份尊重,他又怎能不为所动?
后来两人一起落难坐牢,曹丕甚至让司马懿和他同榻而眠,在汉代那种尊卑观极重的年代,这种对属臣视同友人般的尊重,对于一个贵为皇子的领袖来说何其难得。
所以,就连司马懿也为之动容,也使得后来的司马懿不惜忠贞为主,为曹丕拼死效力。
曹丕的聪明之处不光在于会用人,还在于懂得克制。
在创业初期,举步维艰的阶段,他对司马懿倍加推崇,言听计从,即便司马懿的一些建议和想法,他当时并不认同,甚至极为气恼,却也照做不误。
最经典的一个情节,莫过于是崔尚书看见曹丕游猎归来,上前严辞批评。
曹丕很不高兴,顶了回去。
但当司马懿对他一番力劝之后,曹丕不但听从了他的建议,为表决心,还一把火把所有猎具烧了个精光。
可以说,司马懿按照自己的想法,按照曹操心中太子的要求,一步步地强行改造着曹丕,而为了达到最终目标,曹丕也隐忍地,听从了司马懿的几乎所有建议和改造方案。
事实证明曹丕是对的,司马懿以自己的聪明才智一次次拯救曹丕于危难之中。并逐渐为其笼络人心,稳固势力,扎下根基。
“用友者霸”。
曹丕能成为一方霸主,不仅在于他遇到了个好军师,更在于他能够用好这个军师:信任军师的计谋,听从军师的意见,按照军师的谋划从头到脚地改造自己,直至最终登上王者宝座。
这,就是曹丕,身为一个主公的智慧。
当今医美界,谁有曹丕这样高明是用军师智慧?又有谁还能再这已经竞争异常激烈的医美界,如曹丕般本来居于弱势,最后却能异军突起、后来居上再次创造全新的连锁新品牌、新模式?
今日中国医美行业,可以说已经逐渐完全放开,成为一个市场化程度极高的行业,市场竞争,得人才者得天下,得人心者得天下。
望眼中国医美界正在群雄并起,逐鹿天下,特别像春秋战国年代,善用高明军师者,善于通过军师建议修正自身弱点、实现自我超越的人,往往即便在是劣势境况下也能创造出非凡的奇迹。
(黄石头.2018.02.01)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
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