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很累的医护们 我想说......
“一天完成5台高难度手术后,两名医生手术间隙打点滴”、“彻夜抢救脑出血患者 宁波一医生累到吐血”、“病人突发心跳呼吸骤停 医生护士抢救累到双腿打颤”、“门诊爆满 医生全天无休写病历累到睡着”、“天津海河医院发布公告,因儿科医生超负荷工作,目前均已病倒,即日起儿科不得不停诊”、“安徽阜南医院一名23岁男护士在早交班时突发猝死”这样标题新闻都是近三个月的,其实在医疗行业者仅仅是冰山一角。
如果说上面这是在岗应承受之重,那还有这些还没有真正踏入这个行业的实习生们的心声“在医院实习的这些天 累到开始胸无大志 不想在三甲医院工作 宁愿做个社区医生 ”、“累,实习只想逃避。不喜欢医生这个职业”、“实习期的医生如此之累啊,很少按点吃饭。管它什么凌乱的头发。”
忙、累、不被患者理解。这是听到医护群体说到最多的关于这个行业的不易之处。13日,医疗行业者的朋友圈被冯唐的话刷屏了。原因是在卓正医疗全国医生年会里,冯唐说了一句大实话:“对于绝大多数人,既有质量又有服务的医疗在中国是稀缺的”。还有一句话是“用圣人的标准要求医生”的做法是道德绑架,医生也是人,也想过上体面的日子。前一句话我是这么认为的,不是说中国医疗缺乏质量和服务,而是当下的大医疗行业环境以及就医环境不容质量和服务并存。在中国的医院尤其是三甲医院一个医生一个月的看诊疗很可能是美国一个医生一年的看诊量,基本三餐不能按时、没时间去卫生间、更没有工作间隙去休息一下,保证了就医的质量那服务从客观上就不可能保证。鱼和熊掌不可兼得,所以要保证质量和服务,就必须给医护“减负”,一句看似否定中国医疗环境的话道出来几种含义。后面一句用圣人的标准要求医生是道德绑架,社会从来不缺道德绑架,反观近年来医患矛盾愈发激烈也是要求道德“无疵”的病态体现。例如,最近某医院一位医生因为没有在微博回复一位网友的私信咨询疾病的信息被该网友怨恨,称医生没有医德,并称该医生为庸医。这样的事太多,甚至是报复的。其实网友要是能理解医学是研究生命和健康的科学,机体更是一个异常复杂的系统,疾病在每个人身上都千变万化的,如果仅凭网络上一张图片、一段描述就能诊断明确,那么医学就不能称之为科学就不会这么对待医生。
真心希望以后对医护的宣传不是因过劳倒在岗位,加班连轴转病倒,病人不理解而被打被骂。这对于一个救死扶伤的职业从来都不是正常的状态。希望以后对医护的宣传更多的是医护受到患者的尊重以及有非常优渥的工作环境。累倒才算伟大是畸形的伟大,是对人性的摧残和磨灭。医疗对于任何一个国家、民族都是民生的基础之一。给打基础的群体以优待才能让上层建筑更稳、更高。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