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CCI到CMIA 医学创新永不停歇

2018
01/12

+
分享
评论
医创家
A-
A+
本文系“医学创新评论”众说专业号开栏语,由CMIA总发起人葛均波院士撰写。作为CMIA专属自媒体,“医学创新评论”众说专业号将关注医学创新转化的全链条良性发展,关注医学创新重大成果转化,关注医学创新领军人物,关注国际医学创新动态。

近代心血管医学发展史,其实就是一部心血管技术革新史。

从Forssman医生于1929年完成第一例心导管手术,到Gruentzig医生于1977年完成第一例经皮冠状动脉成形术,再到Andersen医生于20世纪90年代设计出第一个经皮介入瓣膜装置,医生的创新理念和牺牲精神推动了心血管技术的每一次革新。

医生正是创新发展的主体。

而我们面临的实际情况是,医生尚缺乏创新的合作环境。在创新链条中,政策支持程度不足、投融资环境不佳、临床验证困难,就连在医院进行动物实验都要偷偷的做,一旦被发现还要接受检查。可以说,当前医学创新的每一环节都十分闭塞。

但创新,不仅仅是创新者的事情。

医学创新,关乎人民健康,关乎国家战略,关乎民族复兴。身为接受祖国哺育和培养的热血儿郎,如何能眼见此状而不奋勇当前?

从我个人关注医学创新,力推心脏支架国产化;到2015年9月发起成立CCI(Center for Cardiovascular Innovations,中国心血管医生创新俱乐部);再到2017年12月发起成立CMIA(China Medical Innovation Alliance,中国医学创新联盟),我与诸多医界同道,一直试图合力构建中国医生的创新生态圈。

我们看到了中国的医疗需求非常大,看到了党和政府对于医学创新的重视,看到了我国的国际科技论文发表总量已居世界第二,这些鼓舞着我们一路奔跑;我们也看到了国内90%以上的新药和高端医疗器械仍主要依赖进口,看到了我国科研成果转化率依然较低,看到了褚健、付林等一些贡献卓越的科学家因科研经费使用不当而身陷囹圄,这些更勉励我们砥砺前行。

如何激发医学创新主体活力,释放医学创新政策红利,完善医学创新机制,从而引导和鼓励医生合法合规地进行科研创新,并推进成果转化?

CCI曾尝试推行集合创新学院-创新竞赛-创新论坛-创新合作-创新孵化的“五位一体”模式,打造医生为核心的创新生态圈,并已初见成效,不仅有近20项产品在研,还成立了2家初创公司。

基于CCI过去两年的运营经验,CMIA将在2018年重点推进“七个一”工程,即一个医学创新培训学院、一个医学创新论坛(年度)、一次医学创新大赛(年度)、一本医学创新白皮书(年度)、一个医学创新排行榜(年度)、一个医学创新合作平台、一个医学创新自媒体。

今日“医学创新评论”众说专业号的开启,便是其中一个重要工程的启航。

作为CMIA专属自媒体,秉承“健康中国、医学使命,创新驱动、开放共赢”的联盟宗旨,“医学创新评论”众说专业号将关注医学创新转化的全链条良性发展,关注医学创新重大成果转化,关注医学创新领军人物,关注国际医学创新动态,成为中国医学创新的传播阵地。

而选择将这一阵地“落户”于健康界众说平台,不仅因为健康界及其创始人赵红对于医学创新事业的大力支持,亦是因为健康界的医疗创业精神恰恰匹配医学创新精神。

最后,我还想打一句广告。截至目前,CMIA已吸引16位院士、24位学科带头人与33家研究型医院加盟,未来欢迎更多医学领域和科学领域的专家、单位,及社会企业、民间资本加入,一同撑起更大的梦想——中国医学的创新梦,中华民族的健康梦!

葛均波

2018年1月11日夜于北京


扫一扫添加联盟助理微信,加入CMIA,

与我们一同推动医学创新!

联盟助理:13011089533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本文由“健康号”用户上传、授权发布,以上内容(含文字、图片、视频)不代表健康界立场。“健康号”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转载、侵权等任何问题,请联系健康界(jkh@hmkx.cn)处理。
关键词:
CMIA,CCI,医学,创新,医生,联盟

人点赞

收藏

人收藏

打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我有话说

0条评论

0/500

评论字数超出限制

表情
评论

为你推荐

推荐课程


社群

  • 医生交流群 加入
  • 医院运营群 加入
  • 医技交流群 加入
  • 护士交流群 加入
  • 大健康行业交流群 加入

精彩视频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剩余5
×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

打赏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