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报告:医生的身心健康令人堪忧

2018
01/12

+
分享
评论
秦永方
A-
A+
对全国4617名医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进行相关的统计学分析。结果显示医生工作特征标明,身心健康状况不容乐观>>

【摘要】

目的:了解医生的身心健康状况。方法:对全国4617名医生进行问卷调查,对调查所得结果进行相关的统计学分析。结果:医生工作特征标明,身心健康状况不容乐观。结论:提示必须引起高度关注。

【关键词】

医生

身心健康状况

调查问卷

一、引言

随着人们对健康日益关注,对医疗服务的需求增长, 面对医患关系紧张和医疗秩序失范现状,新医改压力倒逼公益性回归,医生承受着工作时间大、劳动负荷强、职业风险高的巨大压力与挑战。

为了关爱医生身心健康,调查开始于2017年6月13日开始截止于9月30日旨在了解医生身心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以引起社会各界高度关注。

二、调查对象与方法

1、调查对象:全国各地4617名医生

2、调查方法:誉方医管设计医生身心健康调查问题22个,通过誉方医管微平台(yfyg9988)自主报名进行,采取不记名的形式,誉方医管采取免费听微讲堂等措施,极大地提高了医生参与调研的积极性,回收有效问卷4167份,有效率为100%

三、调研结果综合分析

通过对调研结果分析可以体现医生工作特征,反映出了医生身心健康状况不佳。

1、尊重程度较高

参与调研者自我感觉尊重程度评价,非常高和较高占比76.22%,较低和非常低的占比仅仅占1.46%。表明医生职业还是比较受到人们的尊重。

2、工作压力较大

参与调研者对工作压力评价状况,选择压力比较大和非常大的占72.92%,选择不大或无压力的占3.27%。参与调研者对工作压力来源评价,第一压力是患者占35.82%,第二是医院占29.13%,第三是家庭占20.45%,第四是社会舆论占19.99%,第五是医保部门占9.99%,最后是政府和卫生行政部门占5.04%。表明医生工作压力较大。

3、执业安全状况较差

参与调研者对执业安全状况评价,排在第一位的有被骂的经历占36.24%,第二位的没有受到职业伤害占24.99%,第三位的遭遇医疗纠纷的占22.94%,第四位的受到职业伤害的占10.37%,第五位有被打的经历的占5.46%。表明医疗执业安全状况堪忧。

4、工作时间长

参与调研者对工作时间的评价,超时工作的占74.64%,不超时工作的为25.34%。参与调研者对双休日及年休假评价,第一位的选择经常加班占43.73%,选择不能保障的占34.20%,选择可以保证的占22.07%。

5、劳动强度大

参与调研者对下班后感觉的评价,选择比较累的53.22%占第一,选择有点累的占25.62%占第二,选择非常累的占18.84%占第三,选择不累的为2.32%。

6、成就感强但满意度不高

参与调研者对从医成就感评价,选择非常高和较高的占71.56%,选择较低的和非常低的为2.02%.

参与调研者对心情状况评价,非常开开心和比较开心的占66.99%,不开心及很不开心的占2.97%。

参与调研者对工作满意度的评价,排第一的是工作量大占31.82%,第二是收入与付出不相符占22.50%,第三是进修学习机会少占16.37%,第四是没有发展空间占12.93%,第五是没有得到社会应有的尊重占10.70%,最后是风险大占5.67%。

7、餐饮时间较短

参与调研者对早餐和中餐状况评价,小于10分钟的占45.42%排第一,选择10-30分钟的占39.29%排第二,选择经常不吃的10.87%排第三,最后是超过30分占4.42%。

8、睡眠质量不高

参与调研者对睡眠状况评价,选择很好和较好的占45.20%,选择不好及失眠和安眠药辅助的占10.79%。

9、锻炼时间较少

参与调研者对一周锻炼时间评价,超过50.29%选择10小时以内,34.%的选择11-30小时,12.45%的选择31-40小时,2.71%的选择41-50小时,超过50小时以上的占0.54%。

10、身心健康状况不佳

参与调研者对平时出现过的情况评价,第一是焦虑占17.16%,第二烦躁16.66%,第三是疲劳感占16.58%,第四是心情抑郁16.11%,第五是失眠占11.98%,第六是挫折感11.68%,第七是健忘占5.97%,最后是注意力不集中占3.85%。

参与调研者对出现过的症状评价,第一是焦虑占21.01%,第二是紧张占17.62%,第三是心情忧郁占15.78%,第四是易激怒占14.90%,第五是挫折感占8.39%。最后是注意力不集中占5.43%。

四、建议及对策

医生的工作是工作压力大、职业风险高、技术要求强的特点,医生既是医疗服务的提供者,需要随时处理患者和家属的身心健康问题。同时也应是受益者、被服务者,也是心理问题的高危人群。如果得不到足够重视,对患者和医生都会产生严重的后果,会导致医疗服务质量、患者安全方面的严重问题。

1、建议政府组织开展医生身心健康调查研究

针对医生的身心健康状况,需要建立制度化的心理健康促进服务,建议由卫生计生主管、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等相关部门,联合组织开展全国医务工作者身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研究,制定医生身心健康相应防治对策,为健康中国护航。

2、改善医生身心健康应对策略

(1)规范医疗秩序

针对医疗秩序失范,医患关系紧张,建立完善法律体系,规范医疗秩序,对不尊重、打骂医生、医闹行为严肃处理。加大正面宣传“尊重医生、就向尊重我们生命一样”,形成良好的社会氛围。建立社会支持系统,为促进医生身心健康提供社会保障。

(2)改革举证责任倒置

举证责任倒置,让医生忐忑不安,为了防范医疗风险,为了医疗文书书写而规范,减少了医患沟通时间,防止医患纠纷败诉,导致过度检查,引发医患不互信,为医患纠纷埋下隐患。必须彻底打破举证责任倒置,同时构建医疗责任险和执业风险相结合的保障机制,提高医院抵御医疗风险的能力,为医生减轻压力。

(3)变革改进医院绩效管理模式

面对医院收支结余提成绩效管理模式,体现医生多收多得或多做项目多得,过分的趋利化,医患关系成为医商关系,医疗规律流程越来越非人性化,缺乏温情和关爱。改进医院绩效管理模式,从粗放式的规模扩张绩效刺激模式,变革走内涵质量效益型增长模式,回归医疗自然本色和公益属性,营造较好的医患关系。

(4)定期开展体检和心理咨询及治疗

强化人文管理,建立医生每年定期体检制度,设置专职或兼职的心理治疗师,负责医生的心理保健、危机干预,大力开展医院文化建设,组织各种形式的压力管理、心理疏导活动,为员工提供一个更加理性、理解、关怀的人文环境,充分调动医生积极性,让广大医生健康快乐的工作,更好的为患者服务。

五、参与调研者基本状况

1、省份分步状况

此次调研涉及32个省及直辖市,分布情况如下

2、工作所在科室状况

此次被调研者涵盖73个科室,超过100个的科室包括,第一是外科、第二是内科、第三是妇科、第四是儿科、第五是骨科、第六是妇产科、第七是急诊科、第八是眼科。

3、性别状况

参与调研者男性1861人占总调研人数的40.31%,女性2756.占总调研人数的59.69%,高于男性19.38%

4、学历状况

参与调研者中大学以上占比高达86.94%,年纪偏大的相对来说学历较低,可能与使用微信熟练度不高相关。

5、职称状况

参与调研者主治医师以下占比80.75%,高级职称参与调研占比相对较低。

6、工作年限状况

参与调研者工作年限装款,10年以下工作年限的占比81.22%。

5、年龄状况

参与调研者年龄分布状况,40岁以下中青年医生占78%。

六、参与调研者回答问题状况评价结果

1、自我感觉尊重程度状况

2、对工作压力状况评价

3、压力来源状况评价

4、执业安全状况评价

5、工作时间状况

6、双休日及年休假状况

7、下班后感觉状况

8、工作满意度评价

9、从医成就感状况

10、心情状况评价

11、早餐和中餐状况

12、睡眠状况

13、出现过的症状状况

14、平时出现过的情况

15、一周锻炼时间状况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本文由“健康号”用户上传、授权发布,以上内容(含文字、图片、视频)不代表健康界立场。“健康号”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转载、侵权等任何问题,请联系健康界(jkh@hmkx.cn)处理。
关键词:
身心健康,重磅,医生,身心健康状况,调研者,医疗,评价

人点赞

收藏

人收藏

打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我有话说

0条评论

0/500

评论字数超出限制

表情
评论

为你推荐

推荐课程


社群

  • 第九季擂台赛官方群 加入
  • 手术室精益管理联盟 加入
  • 健康界VIP专属优惠 加入
  • 健康界药学专业社群 加入
  • 医健企业伴飞计划 加入

精彩视频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5秒后自动关闭

您已认证成功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
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忽略 去看看
×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

打赏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

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领取解决方案 您还可以去留言您想解决的问题
去留言
立即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