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周亦川
来源| 搜狐健康
“体检能发现隐藏的高血压、糖尿病”,“某某癌症前兆通过体检可以早期发现”……我们经常看到这样健康科普,为我们做这些建议的专业医生,他们能做到按时体检吗?在新闻上经常看到某某医生心梗发作、压力过大猝死,他们没有做好合理的预防措施吗?
1月9日最新一期的《中国医师执业状况白皮书》发布,这本白皮书数据来源于2016年到2017 年中国医师协会在全国进行了大样本的调研,全国共计 4.46 万家医院的医师参与本次调研,共约 14.62 万医师完成了问卷调查。从调查结果来看,“健康守护者”医师群体屡屡因过劳突发疾病,医师的健康现状令人担忧。医师常患有因过劳导致的各种疾病,如由长期饮食不规律导致的肠胃炎;长时间伏案或手术工作导致肩颈炎、腰肌劳损、腰间盘突出,或因精神压力导致的偏头痛等疾病。
调查结果显示,39.6%的医师做不到每年体检,其中 9.4%的医师从不体检;39.9%的医生每周锻炼1—3次,11.5%的医师从不锻炼。
在自我身体状况的认知上,仅有19.2%的医生认为自己的身体状况良好,35%的医生认为一般,4.9%的医生认为差。在身体对工作的影响上,有22.3%的医生认为自己的身体健康没有影响工作,但是有31.1%的医生认为自己的身体状况对工作造成了中度以上的影响。
中国医师协会谢启麟副秘书长解读,健康因素已成为影响医师工作效率和效果的主要因素,保障生命健康的医生,如果不能保障自己健康,将会影响医生在健康守护和健康教育上的自我权威性,进而对大众普及健康的生活方式产生不利的影响。
在调查中有33.2%医生患有一种疾病,5.9%的医生患有一种以上的疾病,参与被调查的医生在过去一年中,有一半以上的人有这样或那样的症状,该症状可能是疾病的表现,也可能是心理的因素,还有可能是身体疑惑性不适。应当注意的是,如此高比例的医生在过去一年中有各种不适,应当引发关注。
医生的工作时间是造成身体疾病和忽视健康体检的重要因素,男性被调查者平均每周工作时间为 50.90 小时,女性为 49.79 小时;不同年龄组的医师在每周工作时间上表现出显著差异。总体趋势是26-35 岁组每周工作时间最长,平均工作 52.43 小时,其次是 25 岁以下组,平均每周工作时间是 51.45 小时。接下来依次是, 36-45 岁组(50.33 小时), 46-55 岁组(48.75 小时), 56 岁以上组(47.70 小时)。
睡眠时间短当然是医师工作不可避免的问题,14.6%的医师经常熬夜,仅 8.1%从不熬夜,值夜班是医师工作的常态。
每周工作时间不同的3 组被调查者在总体心理耗竭水平上存在显著差异,工作时间越长心理耗竭水平越高,即:每周工作60 小时组心理耗竭水平最高,其次是每周工作40-60 小时组,每周工作 40 小时以下组的心理耗竭水平最低。
由于工作压力、自身疾病、生活收入压力等等因素,综合造成医师疲劳程度过大,如图中所示,25 岁以下年龄组的疲劳水平显著高与其他三个年龄组。
谢启麟认为,医师群体总体心理耗竭等级要显著高于参照群体,说明了医生的工作压力、心理压力都大。其中男医生的压力更大。那么随着医生年龄增长,医师的心理压力逐渐降低,所以更应该关注年轻医师的心理状况。每周工作时间长组的医生心理耗竭水平更高。特别值得关注的是,麻醉医生的心理耗竭水平高于本报告。
谢启麟说,随着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飞速发展,就医的需求呈井喷式增长,承载这一需求的广大医师常常加班加点,各级政府和医疗机构应当着力减轻他们的负担。
医疗机构内部管理薄弱以及年轻医师的执业压力、执业评价和工作生活满意度值得我们医疗卫生行业和全社会关注。我们还要指出的是,由于高强度的劳动,医师的健康状况令人担忧,呵护人民健康的医师应当受到全社会的关爱。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
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