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骨龄”“拔苗助长”你可以试试
近期,有家长打本报健康热线咨询,很多家长带孩子去测骨龄,说骨龄事关孩子的身高,提前或者落后都有问题。为此,三秦都市报记者采访了西北妇女儿童医院儿内科李凤侠主任医师。
人有两个“年龄”
李凤侠主任医师说,人的生长发育可用两个“年龄”来表示,即生活年龄和骨龄。骨龄代表发育年龄,根据X光片的特定图像确定,比实际年龄更能反映人体骨骼的成熟度,是评估儿童体格发育情况的良好指标。
按骨龄发育速度,骨龄与年龄相差在-1—+1岁之间为骨龄正常;而骨龄与年龄相差≥1岁为骨龄偏大,有可能是性早熟;而骨龄与年龄相差≤1岁为骨龄落后,有可能生长激素缺乏。
通常情况下,孩子的骨龄和年龄是相符的,上下浮动不超过1岁,而在疾病状态下,骨龄与实际年龄不一致。当家长发现孩子和同龄人相比,身高有异常时,就需要拍骨龄片来判断。
骨龄不符可能是疾病征兆
李风侠主任医师提醒到,如果发现孩子的骨龄与实际年龄不符,一定要找出原因。早发育、进展迅速的早发育或者青春期快速进展的孩子,他们的骨龄常常比实际年龄大。这种骨龄提前是由于青春期提前启动,性激素分泌增加引发的。
由于性激素有明显的促进骨骺(这是骨骼发育的关键部位)闭合的作用,就会表现为骨龄偏大,假如没有及时治疗,等到骨骺完全闭合了,孩子的生长潜能也就消失了,以后的身高发育会受影响。而骨龄落后的孩子常常因为缺乏生长激素、软骨发育不全等等疾病而导致身高增长缓慢,虽然理论上说由于骨龄较小,实际生长空间应该大于相应年龄者,但由于存在生长异常,每年的实际生长幅度会小于正常儿童,后期生长空间也有限,而家长还在等待孩子“晚长”,最终会耽误孩子成年身高。
骨龄提前可预防
预防骨龄提前其实就是要预防青春发育过早和过快的出现。李风侠主任医师说,在日常生活中,可以这样来预防骨龄提前:避免含外源性激素的食物的长期摄入,比如豆奶豆浆、蜂皇浆、任何形式的各种滋补品、饮料以及垃圾食品;减少高蛋白、高脂肪食物的大量摄入,比如甲鱼、黄鳝等等;减少夜间长时间光照;减少成人化影视的心理污染。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