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座“围城”:凌晨的儿科急诊
午夜12点,整个城市渐渐卸下疲惫,安静陪伴人们入睡。
在城市的一隅,喧嚣却还未停止,属于一家儿童医院的时间,才刚刚开始。
入冬之后,流感的高峰期也如期降临,全国儿童医院就诊量呈爆发式增长,深夜带着孩子到儿科急诊,排着排着队,天就亮了。
2017年12月26日
苏大附儿院总院和景德路院区
门急诊量:8265人次
这一天
医院3,5000人流量
这一天
医院一共安排了105位门诊医生
每个内科医生完成诊治86病人
平均每个门诊医生延长了1.5小时工作时间
在这个夜晚,同一家医院,上演着不同的故事,这版「深夜“食堂”」,是一群家长的修罗场。
♥……
小手胡乱的抓,抽血很疼啊...
宝宝的哭声划破凌晨儿科就诊大厅,这个年轻的妈妈,看着很柔弱,但遇上自己的孩子,自己就成了一颗大树。
这位时髦的烫头奶奶,席地而坐。
真的熬不住了......
同样,一位爸爸也坐在地上,玩着手机,打发下半夜漫长的等候。
戴着老花镜的爷爷,哼着某种不知名小曲儿,将泡好的药,哄骗着孙女喝下去。
在医院的一角,还有一位“不合群”的父亲,就着黄色小板凳,在黑夜还未苏醒的时候,就早早过来排队。
在没有暖气的医院大厅,他裹紧自己的衣服,一动不动。
那个蜷缩的的身影,看的热泪盈眶。
♥……
还有很多很多我们未曾了解的故事,未曾拍摄到的镜头......
佛曰:众生皆苦。
而未曾深夜排队儿科急诊,则不足以语人生......
抱在怀里的这些孩子,长大后的他们或许未曾记得,在某个隆冬夜晚,一家老少“前仆后继”般为他忙前忙后,狼狈不堪。
♥……
有着替孩子负重前行的家长,就有替患者负重前行的医生。
这是苏大附儿院一位补液中心护士的手。
每天不停地配置补液、打针,很多护士的手都开裂,甚至长出了很多老茧。
最近工作量巨大,她用纱布和消毒贴缠满双手。
用数据来讲
门急诊每天补液份数4200袋
配药护士每人每天平均要掰瓶盖1400个
每人每天使用注射器抽吸3000次
打针护士每人每天平均穿刺270人次
对他们来说,泡面和休息就是幸福的全部了。
放弃休息,白天连接黑夜,不规律吃饭......
或许,儿科医生根本无法选择。
♥……
一墙之隔,家长们想进来,儿科医护们想“出去”,医院是座围城。
我们感受过凛冽寒冬来自父母胸膛的温暖,感受过来自医生、护士对我们的呵护,感受过来自陌生人的善意......
愿我们都不曾辜负。
♥……
作者:一淼
图片:苏州微生活、社会传真,侵删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