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认证 退出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医院控费 花钱的和管钱的需要同心同德

2017-12-26 12:14

作为医疗服务中离钱最近的一环,医保控费并不是简单的控制费用总额,而是要在控制总额的同时合理调配费用结构、刺激医疗服务质量的改善。

作者 | 蔡娘婉

医保问题可谓是中国医疗服务体系改革的“任督二脉”,但若我问你,医保归谁管?几人能说清。

目前大多数情况是,管钱的不能花钱,花钱的不能管钱,个别省份除外。

至于花钱的会不会花钱?那就需要展开医保控费等问题的讨论。

至于管钱的会不会管钱?那就需要展开支付方式改革等问题的讨论。

所以,在医疗服务体系改革的目前这个阶段,具体情况要具体分析。

正如本次事件的主角——部分医院出现年底突击控费问题。这次限用高值耗材事件,反映出很多地方医院仍然存在突击控费的情况。但也有一些医院,将政策细化到全年工作中,实现了控费目标,避免了年末“突击控费”。比如,据中国新闻网报道,成都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成都市第一人民医院)年初便制定了十大举措,加强对重点药品和高值耗材全过程监管,对高值耗材的采购、应用环节重点监控,“我们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医疗费用历史情况、医疗服务需求等,科学测算,合理确定医院医疗费用控制的年度和阶段性目标。”该医院相关负责人说。

中国人民大学医改研究中心主任王虎峰对此认为,各地完成指标情况各不相同。有的地方平时不督查,年底一看指标“爆表”,马上搞“突击式”控费,这种做法不可取。要把医改的要求和指标分解到整个年度,逐月落实,随时调整,不能前松后紧,否则对医院和患者都不利。

国家卫计委卫生发展研究中心副研究员顾雪非认为,改革指标需要细致地层层分解,不可“一刀切”。比如,药占比、耗占比等指标,综合医院和专科医院之间、不同级别医院之间不具有可比性,按照单一的指标考核,不符合基本规律。而在医院层面,应改变过去长期实行按项目收付费制下的粗放管理方式,优化临床路径,提高医院运行效率,获得合理适度的结余用于分配。

国家卫计委医药卫生科技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代涛认为,医改提出的医疗控费目标是对一个区域的总体要求,不能简单理解为对一个医疗机构的要求;要根据不同医院的性质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个别地方把控费指标平均分配到各个医院的做法,有简单化之嫌。

我们看到,上,国家政策不断引导,下,行业布局亦积极推进。作为医疗服务中离钱最近的一环,医保控费并不是简单的控制费用总额,而是要在控制总额的同时合理调配费用结构、刺激医疗服务质量的改善。因此,需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国家卫生计生委、财政部等相关部委同心同德,共同做好顶层设计,否则谁的日子都不太好过!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同心同德,医院,花钱,指标,医疗,医保,耗材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相关阅读

赞+1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海报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

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领取解决方案 您还可以去留言您想解决的问题
去留言
立即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