悬壶医案丨难以启齿的痤疮

2017
12/01

+
分享
评论
药匣子App
A-
A+
痤疮俗称“青春痘”,但是过了青春期再长青春痘就不再是青春的标识,而是自卑的开始...

作者:蓝实  全文共2047字,阅读需要4分钟左右。

痤疮

痤疮俗称“青春痘”,又名“粉刺”、“酒刺”、“暗疮”等,通常好发于面部、颈部、胸背部、肩膀和上臂。它是一种毛囊皮脂腺单位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临床以白头粉刺、黑头粉刺、炎性丘疹、脓疱、结节、囊肿等为主要表现。这种疾病青春期多见,但也不完全受年龄阶段的限制,从儿童到成人,几乎所有年龄段的人都可以发病。

中医认为,痤疮主要是由于先天素体肾之阴阳平衡失调,肾阴不足,相火天癸过旺;加之后天饮食生活失理,肺胃火热上蒸头面,血热郁滞而成。中医治则是滋阴泻火,清肺解毒,凉血活血,调理冲任。不同的体质有不同的治疗方法,一般临床中常分为三种证型:阴虚内热,瘀热痰结,冲任不调。

医案

张某,女,二十四岁。主诉:患痤疮3年余,畏寒肢冷,曾服用过清热类药物。末次月经10天前。查脉诊:

左脉沉弦细略滑,右脉沉弦细略滑。

查舌诊:舌尖红质暗,唇红,舌下静脉明显。

中药处方:

生地15g 川芎10g 生白芍10g 丹皮10g
炒栀子6g 黄连3g 黄芩6g 柴胡9g
当归15g 茯苓15g 生白术20g 炙甘草6g
生姜3片 大枣4枚 双花6g 连翘9g 
5付,水煎温服日三次
禁:生冷,辛辣,油腻
针灸处方:
曲池,血海,内庭,太溪,太冲,驷马穴。

解析

舌尖红说明有心火;质暗、舌下静脉明显说明有瘀血;唇红,鲜红的那种,说明是阴虚火旺。脉沉弦细略滑,看脉就知道阴虚、血虚、肝郁、有热、有湿。手按着脉就能感觉到脉管里有热气透出来,不是数脉不好表达。其实从脉上来看她是阴阳气血俱虚,但是治疗观点都是先补阴、后补阳,因为我怕先补阳之后伤阴更厉害,这和仲景的先补阳后补阴的观点是不是不一样?大家仔细读伤寒论就知道,危重症的时候一定先要附子扶阳,滋阴效果很慢的,扶助到阳气人就不会死,滋阴可以慢慢来。这里用到四物汤补血补阴,加上丹栀逍遥散疏肝清热,加上黄连、黄芩清热祛湿,清心火;双花、连翘解毒、透邪外出。

针灸:血海、太溪滋阴,与四物汤同;曲池、内庭清热,与黄连、黄芩同;太冲与逍遥散同;驷马穴为董氏奇穴治疗皮肤病(青春痘)的特效针。

二次复诊

患者痤疮仍偶发,面部油腻。

尺肤紧,但欲寐。查脉诊:左脉沉细弱,右脉沉细弱。

查舌诊:舌尖红舌质紫暗苔白腻 。

中药处方:
麻黄3g 制附片(先)3g 细辛3g 苍术10g
4付,水煎温服日三次
针灸处方:曲池,血海,内庭,足三里,合谷
大椎(放血),肺俞(放血),肝俞(放血)。

解析

第二诊的时候,患者尺肤紧,但欲寐。少阴之为病,脉微细,但欲寐。患者的脉沉细弱,舌质紫暗,苔白腻。考虑少阴夹湿,用了麻黄附子细辛汤,加重发表的力量。脉滑、苔腻、尺肤紧,都说明表有寒湿,所以用了这个方。治疗思路与第一次不同,第一次是想把热邪清了,这次是想把余邪透出来,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改变呢?第一次痘有鲜红的和暗红的,这一次鲜红的没有了,只留下暗红的,这就是区别,这就是治疗方向改变的着眼点。针灸这次用的是:曲池、血海活血化瘀;合谷发表;内庭清热;足三里补气;大椎、肺俞、肝俞刺血拔罐。大家得明白,刺血拔罐也相当于发汗法,也是活血化瘀。痤疮的人基本上后背都有暗色瘀点,放血是最好的治疗方法。但是她脉细,血少,最好少放血。所以放了一次就没有再放血了,发表也是一样。

第三诊

末次月经7月17日。痤疮每次均随月经经来减少,这次未减,月经量少。

查脉诊:右脉沉弦细略数,左脉沉弦略滑。

查舌诊:舌质暗苔白腻。
中药处方:
内服:
生地10g 川芎10g 生白芍10g 当归10g
党参10g 生白术10g 茯苓10g 炙甘草10g
干姜6g 柴胡6g 炮姜9g 肉桂3g 黄连1g
5付,水煎温服日三次
外用:黄连10g炒白术10g
3付,打粉(细末)外敷
针灸处方:(双补气血)
百会,太溪,复溜,印堂,神门,曲池,血海,内庭,三间。

解析

第三次开始用补法了,八珍汤大补气血,加上交泰丸。柴胡疏肝;炮姜温中。黄连、炒白术打粉外用,清湿热。

针灸:双补气血。百会补阳;太溪、复溜补肾阴;曲池、血海补血;内庭、三间清热;印堂、神门治疗眠差。

第四诊

中药处方:
生地20g 丹皮15g 炒栀子10g 山萸肉15g
茯苓25g 生白术25g 泽泻10g 生山药30g
当归15g 川芎10g 双花10g 连翘6g
7付,水煎温服日三次。
针灸处方:
曲池,血海,内庭,足三里,合谷,太溪,太冲,复溜,颧髎,右侧下关。

解析

第四诊中药:滋阴清热活血,加上清热解毒的双花、连翘。

针灸处方:滋阴(太溪、复溜)、清热(内庭)、活血(曲池、血海),加上太冲疏肝。合谷(面口合谷收),面上痤疮在胃经循行,所以用了足三里、内庭;颧髎、右下关是局部取穴(想给病人快点好,治标)。

最终诊疗

痤疮好转,没有新发,只有痘印没有消,

查脉诊:左脉沉滑略数,右脉缓滑略数。

查舌诊:舌红苔白腻,舌下静脉明显。

中药处方:

苍术15g 黄柏6g 怀牛膝20g 薏苡仁30g
当归15g 川芎10g 生白芍15g 赤芍15g
茯苓20g 生白术20g 连翘9g 生地20g
丹皮9g 炒栀子9g
7付,水煎温服日三次
针灸处方:
1. 中脘,天枢,关元,曲池,足三里,血海,太溪,复溜,三阴交,合谷,气海,右侧颧髎,下关
2. 快针(肺俞,肝俞,膈俞)

解析

第五诊的时候已经没有再出新的痘痘了,用了一个四妙散清湿热,四物汤补血养阴。丹、栀清热;双花、连翘清热解毒;茯苓、白术利湿。针方和上次差不多,加肺俞、肝俞、膈俞,清肺热、补肝血。膈俞为血会,也是补血的。

如果您觉得您的病案具有代表、如果您觉得您的方药具有奇效、如果您是一个厚德济生不吝医术的好中医,那您将会成为悬壶医案栏目的特别约稿人,欢迎中医界各位老师的投稿!

⊙本文编辑:蓝实

⊙温馨提醒:文章仅供中医思路参考,用药必须在执业医师指导下进行。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本文由“健康号”用户上传、授权发布,以上内容(含文字、图片、视频)不代表健康界立场。“健康号”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转载、侵权等任何问题,请联系健康界(jkh@hmkx.cn)处理。
关键词:
难以启齿,悬壶医案,痤疮,曲池,内庭,血海,处方,针灸

人点赞

收藏

人收藏

打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我有话说

0条评论

0/500

评论字数超出限制

表情
评论

为你推荐

推荐课程


社群

  • 第九季擂台赛官方群 加入
  • 手术室精益管理联盟 加入
  • 健康界VIP专属优惠 加入
  • 健康界药学专业社群 加入
  • 医健企业伴飞计划 加入

精彩视频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5秒后自动关闭

您已认证成功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
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忽略 去看看
×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

打赏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

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领取解决方案 您还可以去留言您想解决的问题
去留言
立即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