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染7亿中国人的幽门螺旋杆菌还可导致贫血!好在如今已有办法根除它

2017
11/29

+
分享
评论
问上医
A-
A+
幽门螺旋杆菌会导致哪些问题?为什么这么多人感染?该如何预防?

幽门螺杆菌到底是何方神圣?

幽门螺杆菌因其典型的螺旋形而得名,主要生长在胃窦部(胃与肠道连接处附近)粘膜表面与胃粘液层之间,是引起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等消化性溃疡最重要的病因它能通过各种机制在胃内酸性环境下生存。

幽门螺杆菌有着较强的传染性。数据显示,幽门螺杆菌大约感染了全球半数以上的人口,在发展中国家甚至可高达90%。在我国,不同地区不同民族人群幽门螺杆菌检出率达到30%~80%,总人数接近7亿。它可以通过口口、接吻、打喷嚏传染,比如患有慢性胃炎的家长喂给孩子嚼过的食物就可能将自己体内的幽门螺杆菌传给孩子。

在幽门螺旋杆菌被发现之前,许多胃病一直是疑难杂症。在很长时间内,人们对胃病的成因一头雾水。直至1983年,澳大利亚学者J.Robin Warren和Barry J.Marshall在胃黏膜中发现了幽门螺杆菌,并在随后的研究中发现它与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甚至是胃癌关系密切。但当时这一观点并没有被同行重视。为了说服他们,Marshall不惜冒险喝下含大量幽门螺杆菌的培养液,然后再行治疗。2005年,因为发现并证明幽门螺杆菌会导致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Marshall与Wareen共同获得诺贝尔生理学与医学奖。

幽门螺杆菌能通过治疗根除吗?

由于这两位医学先驱的重大发现,幽门螺旋杆菌导致的胃溃疡等疾病从原先人们心目中棘手的慢性病,变成了一种采用短疗程的抗生素和抑酸制剂就可大概率被治愈的寻常疾病。

在以往,医生们使用抑酸药物,也能使部分胃炎、消化道溃疡等胃病患者的症状得到缓解,但停药之后几乎都会复发。这是因为幽门螺旋杆菌狡猾地藏身于胃粘膜细胞表层与粘液层下面间。因不直接接触血液系统,注射给药对它无效,口服给药又因为粘液层的屏障、胃酸环境、胃的不断排空作用,使药效大打折扣。另一方面,很多患者的依从性不好,不按要求完成疗程、不定时服药、减少药量等等,导致有细菌残留甚至出现抗药性,这些均可导致治疗失败。因此,幽门螺杆菌感染几乎无法自愈,即使在今天,胃病也达不到100%的治愈率。

当根除幽门螺杆菌成为综合治疗的必要步骤之后,其复发率大大降低,从而使绝大多数的胃病患者得到彻底治愈

没有任何一种单独的药物可以治愈胃病、根除幽门螺杆菌,这需要在医师指导下进行多药联合治疗。具体来说,一方面以抑酸药物和胃粘膜保护剂保护胃,另一方面联合应用抗生素杀灭幽门螺杆菌,临床上常用的有三联及四联的方案,疗程有10到14天不等。目前比较推荐的是“铋剂+抑酸药+两种抗菌药物”组成的四联疗法:

铋剂可在酸性环境下于溃疡面形成保护层,也会抑制幽门螺旋杆菌所产生的酶,一般选择枸橼酸铋钾;

·抑酸药可以抑制胃酸分泌,为其他药物营造适合的环境,常选用埃索美拉唑、雷贝拉唑、奥美拉唑、兰索拉唑等,均为标准剂量;

·抗菌药物是杀菌的主力,组成方案有四种:阿莫西林+克拉霉素、阿莫西林+左氧氟沙星、阿莫西林+呋喃唑酮、四环素+甲硝唑或呋喃唑酮。

若不治疗,幽门螺旋杆菌会导致哪些健康问题?

(1)导致血液系统疾病

幽门螺杆菌感染者常会出现不明原因的贫血、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这是因为幽门螺杆菌有与血细胞、血管细胞类似的抗原,导致免疫系统误认血液、血管细胞为外来物,产生抗体进行攻击,造成误伤。如出现上述情况,也需要根治幽门螺杆菌。

(2)造成消化道粘膜病变、癌变

幽门螺杆菌可以产生各种毒素及有毒性作用的酶,持续损害胃、十二指肠黏膜,导致胃、十二指肠黏膜持续炎症反应,发生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此外,持续炎症反应会导致胃黏膜发生改变,部分患者的胃黏膜甚至会出现癌变,引发胃癌。

数据显示,所有的幽门螺杆菌感染者都会发展成胃炎。15%~20%患者会出现消化性溃疡,1%患者会出现胃癌。

(3)导致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

幽门螺杆菌持续感染后,胃黏膜的淋巴细胞会增生并进入粘膜层。持续存在的炎症反应会刺激增生的淋巴组织,诱导淋巴细胞出现癌变。研究发现,幽门螺杆菌是“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最危险的病因。所以,一旦确诊“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必须进行幽门螺旋杆菌根治治疗。

如何预防幽门螺杆菌感染?

目前认为口口传播是主要的传播途径。比如恋人之间的接吻,因此,幽门螺杆菌也被叫作“接吻病”。已经有研究证实幽门螺杆菌有家族集聚倾向,也就是说如果家人中有幽门螺杆菌感染,自己被感染的机率会大大增加。因此,预防幽门螺旋杆菌感染,需要做到:

·家长避免将食物嚼碎之后再喂给孩子、共用餐具等行为。这也会大幅度增加孩子感染的几率,尤其是已患有慢性胃炎的家长一定要避免;

·饭前便后洗手、聚餐时使用公筷或分食;

·积极治疗口腔疾病、保持口腔健康。幽门螺杆菌感染的人常常有口臭,而口臭是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特殊表现,如果口臭发生,建议及时检测幽门螺杆菌。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本文由“健康号”用户上传、授权发布,以上内容(含文字、图片、视频)不代表健康界立场。“健康号”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转载、侵权等任何问题,请联系健康界(jkh@hmkx.cn)处理。
关键词:
幽门螺旋杆菌,根除,贫血,幽门螺杆菌,胃黏膜,抑酸药,淋巴,药物

人点赞

收藏

人收藏

打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我有话说

0条评论

0/500

评论字数超出限制

表情
评论

为你推荐

推荐课程


社群

  • 第九季擂台赛官方群 加入
  • 手术室精益管理联盟 加入
  • 健康界VIP专属优惠 加入
  • 健康界药学专业社群 加入
  • 医健企业伴飞计划 加入

精彩视频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5秒后自动关闭

您已认证成功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
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忽略 去看看
×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

打赏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

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领取解决方案 您还可以去留言您想解决的问题
去留言
立即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