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材比”里的“神妙奇”

2017
11/06

+
分享
评论
秦永方
A-
A+
这几天一直关注“药占比”和“耗材比”考核问题,由于做医院绩效管理咨询和软件实施辅导的关系,过不去的一个坎就是上级对医院考核非常严厉,医院内部绩效考核怎么发力,关键还要思考医生积极性调动的问题>>

医改最后“一公里”,医院改革唱大戏;

联查耗材线索集,回扣比例知底细;

雷霆风暴齐发力,抓住药材“牛鼻子”;

考核利剑在倒逼,涉及领导“官帽子”;

高压风险不期至,医商不慎进局子;

降低药材要腾笼,有了空间提待遇;

社会办医高潮起,医生奇缺是现实;

如嫌医院待遇低,自己执业走穴去;

这几天一直关注“药占比”和“耗材比”考核问题,也写了几篇博文,由于做医院绩效管理咨询和软件实施辅导的关系,过不去的一个坎就是上级对医院考核非常严厉,医院内部绩效考核怎么发力,关键还要思考医生积极性调动的问题。2015年5月6日,国务院办公厅以国办发〔2015〕38号印发《关于城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力争到2017年试点城市公立医院药占比(不含中药饮片)总体降到30%左右;百元医疗收入(不含药品收入)中消耗的卫生材料降到20元以下。把降低药占比和耗材比写到国办文件,这可不是一般的意义,大限时间已到,是考验院长的政治敏感度,不仅仅影响到医院的等级评审,财政拨款或罚款,还可能被约谈,直接影响到了院长帽子,如果涉及到药品耗材回扣,甚至要进局子。

一、药占比降低很“神奇”

药占比=药品收入(扣除中药饮片)/医疗收入(扣除中药饮片)

计算药占比的药品收入=西药收入+中成药收入

计算药占比的医疗收入=挂号收入+诊察收入+医技检查收入+床位收入+手术收入+护理收入+治疗收入+其他收入

如何降低药占比,最方便有效的方法就是,变小分子变大分母值,分析一下各类方法,有哪些方法可取:

1、药品零差价

全面取消药品加成,实行药品零差价,大政策原因,不是医院原因不愿意的问题,药品价格降低,对降低药占比贡献有多少,测算一下:

通过测算可以看出,药品零差价可以促使药占比下降3.17%,政策性因素可以促使药占比降低。

2、降低药品采购价格

降低药品采购价格,对药占比会有多大影响,我们依然以上面为例,进行测算就知道了:

从上面可以看出,如果从源头采购价格降低,对降低药占比贡献,可以达到4.76%,采购价格越低药占比越低。但是药品集中招标采购管控,医院主动降低药品采购积极性不能充分发挥,都是政府统一招采的药品,医院二次议价降价下来,有可能被误解为单位受贿,还会影响到医生的社会补偿,医院主动性不高。

3、调整医疗服务价格

影响药占比的关键因素,就是医疗服务价格的高低,欧美药占比很低,与他们的医疗服务价格高有直接关系,我国由于历史原因,医疗服务价格比较低,药占比就需要有中国特色。用上例测算一下调整医疗服务价格对药占比的影响。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药品价格调整对降低药占比的影响,作为地方政府通过调整医疗服务项目价格,可以有效降低药占比,这个医院做不了主。

4、增加检查收入

对于医院来说,影响药占比的关键因素,还是首先考虑做大分母,举例如下:

从表中可以看出,通过多开检查收入,对降低药占比也是有一定的贡献度,医生大部分被动采取,其实对医院整体降低药占比不是最佳选项,过多的检查,容易导致患者不满,引发医患关系不和谐,降低医院的竞争力。

5、增加医疗技术服务收入

以上例分析,增加医疗技术服务收入收入,会对药占比有什么影响,与增加检查收入一样,变动计算药占比比重,测算如下:

通过分析可以看出,通过多提供医疗技术服务项目,增加医疗技术服务收入占比,对降低药占比也有一定的影响。最关键的是,未来医疗技术服务项目是提升趋势,也代表了医院的医疗技术服务能力,提高医院的竞争力促进医院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6、增加耗材收入

以上例继续分析,通过增加耗材收入,对于降低药占比会产生什么影响,测算如下:

通过测算可以看出,增加耗材收入,一样可以降低药占比,这就是药占比考核初期,为何药占比降下来,耗材比上去的原因,在医院内部也是因为考核药占比,没有扣除耗材,导致耗材使用多的科室,药占比较低的原因之一。

7、关停普通慢病门诊

降低药占比还有,关停普通门诊、便民门诊、慢病门诊,一些医院还保留老干部公费医疗门诊,因为这些患者大部分都是开药为主导,药占比极高,药占比考核,让这些门诊为难,过多的检查患者不满意,不开检查药占比降不下去。医改核心就是,大医院主动放弃,让这些患者回到基层医院去。

8、限制门诊处方药品用量

降低药占比,可以限制每张处方的药品数量或金额,控制开药的用药天数,双管齐下,相应提高诊察收入和检查收入比重。这种方法可以名正言顺,为了用药和医疗质量安全,但是容易给患者带来麻烦,本来可以多开几天的药,结果需要多到医院跑几趟,容易导致患者满意度下降。

9、处方外流

处方外流是医院的行业术语,也就是患者在医院看病,患者到院外药店拿药,在药品有差价收入的时候,医院对处方外流管控比较严格。现在药品零差价,医院没有了管控动力,甚至欢迎患者门诊看病,到药店取药,对降低医院药占比非常有好处,但是对药品质量和医疗安全还是有担心,因为不同药厂的药品治疗效果不同。同时也担心,药品放开二次议标,医院还可以获得一定的收益。

10、筛选患者

通过病人筛选,也是降低药占比的路径,大病、慢性病患者,往往是用药大户,直接影响到药占比的高低,医生可以筛选患者,结果出现推诿患者现象。

11、停用高价用药

降低药占比最有效的方式,是从源头入手,停用高价药,因为高价药金额较大,对药占比影响较大。这也是为何2017年版《国家药品目录》扩容,医院要限行的原因。还有停用辅助用药,都对药占比产生一定的影响。

12、控制用量大的药

还有对用量加大的药品关注,对于用药量较大的药品,采取更换替代疗法,选择价廉的共供应厂商,往往用量大的药品,里面有回扣猫腻。

二、“耗材比”降低有“奥秘”

卫生材料占比=卫生材料/医疗收入

百元医疗收入卫生材料消耗=卫生材料费/百元医疗收入

1、医院耗材分两类

医院的卫生材料有收费的和不收费的之分,收费的卫生材料是物价许可,允许医院收取患者的卫生材料,不收费的是科室领取不允许收取患者费用的卫生材料。所以考核医院使用两个指标,一个是卫生材料占,一个是百元卫生材料消耗。

2、降低卫生材料收入占比的“奥秘”

通过计算公式可以看出,降低计费耗材数量和金额是关键,由于卫生耗材涉及灰色收入群体利益关系,涉及到医疗质量和安全问题,还不同于药品,患者到药店就可以,因为卫生耗材大部分需要医疗过程中直接使用的。从降低药占比的思路,可以探秘降低卫生材料收入占比的途径。

(1)入口管控

入口是关键,从卫生材料使用申请审批、采购招标价格审核、厂商确定,能用国产质量保证的尽可能不用进口价格贵的。

(2)使用监控

对于计费卫生材料,科室领用以后要监控,要建立在用辅助账,领用了多少,使用了多少,结余了多少,结余的耗材可以集中退库。对于卫生材料收取的费用,有的医院通过医疗项目的“张冠李戴”,降低了卫生材料收入占比。

(3)患者自费

对于计费卫生财力,有的通过患者自费的方式处理,不通过医院入出库,患者自费购买,实现了卫生材料收入占比的降低。

3、百元医疗收入卫生材料消耗20元目标“揭秘”

百元医疗收入卫生耗材控制在20元以内,是个头大的难题,其实通过降低药占比的思路可以参考,特别是百元医疗收入卫生材料消耗,还不同于卫生材料收入占比,这里面有大量的不计费耗材,这也是医院管理的薄弱环节。要实现20元的目标,归纳一下方法和措施:

(1)集中退库

卫生材料管理中,从管理的角度来说勤领少领比较好,但是耗材管理不到位,库管总希望一次性多领取,在医院绩效咨询中,到科室小仓库查看,处于流转的科室二级库卫生耗材,超储备现象很严重,也容易导致实效、流失和浪费。借考核之力,重新盘点,采取集中退库的方式,冲减卫生材料费用支出。

(2)限购限行

从源头做起,对卫生材料重新梳理,对可用可不用的,对价格偏高的,采取限购限行措施,严格管控。

(3)二级库监控

对于耗材的使用,延伸二级库管理功能,通过信息化建设,采取领用存账目,减少失效、浪费和流失现象。

三、医院“借力”提高精细化管理能力

1.医院大变革时代真的到来

随着医改深入,医院赖以生存的以药养医、以耗材补医的局面必然面临调整,医院大变革时代真的到来。药品、耗材的利益链条逐步被压缩,医务人员的价值正向认可,对医院提出了极大的挑战。

理想的药占比考核=药品收入/(医疗收入+财政补助收入)

在医疗收费价格调整不能到位的前提下,最佳的方法是政府善尽投资责任,增加对医院的投入,放大药占比考核的分母值。

2.医院“借力”提高精细化管理能力

面对新医改新形势,医生的灰色利益空间进一步压缩,而且风险也越来越大,如何规避风险保护医务人员,医生的正向价值如何体现,积极性如何调动,成为摆在医院面前不可逾越的坎,加快绩效改革成为必然。

(1)保护医生核心资源

伴随着打击医疗腐败的高潮必然的到来,赚老百姓医保的保命钱,必然风险越来越高。医院管理者必须提高认识,保护医生核心资源,逐步提高正向收入空间,防范和降低违规收取回扣风险。

(2)内部考核要合理

药占比和耗材比考核,是一个宏观的管理指标,不是医院内部业务管理指标。医院内部考核,切忌大轰大嗡一刀切的粗放管理,需要精细化的分析,药占比考核在医院内部一定要扣除卫生材料,这样计算出来的药占比相对合理,关键还要核算考核医技检查收入占比、医疗技术服务收入占比、卫生材料占比,考核卫生材料占比时候,也要扣除药品收入。更加要关注各科用药目录、基本用药、甲类、乙类结构分析,用药靠前的药品可替代性分析,由于各科情况不同,疾病病种不同,用药多少不同,医院内部药占比考核,要分科室及病种情况,参照临床路径等,对处方进行点评,参考上年的实际情况,对科室用药的前几种进行源头管理。质量安全,同时患者相对满意,医保节省资金,实现多方的和谐共赢。

(3)加快绩效变革回归医疗自然

公立医院回归“公益本色”,让药品回归“治病本色”,医院必然要回归医疗本质属性,成为大势所趋。由于医院薪酬制度改革迟缓,医生群体用药受到限制,新技术带来的耗材考核影响创新,大病种用药较多,等等导致医生承担风险意愿下降的“逆向选择”。伴随着医生社会补偿机制空间被压缩,随着医生自由执业的全面开放,医生从不很关注绩效薪酬,开始对绩效薪酬关注度提高,对医院绩效管理提出了较大的挑战。如果药占比和耗材比考核过于严厉,正向价值补偿不到位,医生的积极性将会受到极大影响,防范医生的外转介绍病人、推诿病人、到药店取药等灰犀牛现象蔓延,必须要在绩效激励方面做文章。必须加快医院薪酬制度改革,打破与收入挂钩,按照量效和质效进行绩效工资核算,充分考虑业务量多少,劳动强度大小,医疗风险高低,充分体现多劳多得,优绩优酬,让医生价值合理体现,回归医疗自然。

(4)提高精细化管理能力

药占比、耗材比的考核,是医改大正方针,医院需要的是与时俱进的适应,不是消极抱怨被动,而是应该借医改大环境之力,提高精细化管理能力才是真谛。

院长,请您把“药占比”和“耗材比”数字,应该上升到政治的高度考虑,要会算数字,提高科学化管理能力,否则真的会影响到自己的“帽子”。

秦永方老师沟通交流方式:

个人微信:yf13917186988

联系电话:13917186988

邮箱:yfck88@163.com

公共微信:yfck6988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本文由“健康号”用户上传、授权发布,以上内容(含文字、图片、视频)不代表健康界立场。“健康号”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转载、侵权等任何问题,请联系健康界(jkh@hmkx.cn)处理。
关键词:
神妙奇,药材,药占比,医院,耗材,医疗,药品

人点赞

收藏

人收藏

打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我有话说

0条评论

0/500

评论字数超出限制

表情
评论

为你推荐

推荐课程


社群

  • 第九季擂台赛官方群 加入
  • 手术室精益管理联盟 加入
  • 健康界VIP专属优惠 加入
  • 健康界药学专业社群 加入
  • 医健企业伴飞计划 加入

精彩视频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5秒后自动关闭

您已认证成功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
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忽略 去看看
×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

打赏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

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领取解决方案 您还可以去留言您想解决的问题
去留言
立即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