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认证 退出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明明你们都在吐槽公立医院 可还是蜂拥而至

2017-08-31 16:45   医途无忧

说到底,还是“信任”二字。

2016年末,全国医疗卫生机构总数达983394个,比上年减少134个。其中:医院29140个。医院中,公立医院12708个,民营医院16432个。

但是接诊人次的数据却显示,公立医院占了28.5亿次,民营医院仅占4.2亿次。


也就是说,民营医院在数量上超过了超过公立医院近4000家,但是在接诊人次上远远落后于公立医院,仅占到了市场总额的约1/8。

对公立医院各种吐槽和不满

深圳卫计委曾经做过一份调查,六成受访者对于公立医院的态度、服务等表示不满,主要原因在于“就医环境、服务态度、等候时间、技术水平、医疗费用”等五大因素。

不少人都有这样的看病经历:为了去三甲医院看病,早上6:30起床,赶个大早来到医院,到了之后先排队交费取号。在你前面排队的,人可能5点钟就起床来排队了,甚至可能是从外省市连夜过来,你能做的只有等。排到你的时候可能已经快到中午了,等你进了诊室,和医生交可能就5分钟,就被安排去做各种检查,各种抽血、B超等等,楼上楼下的跑。查的过程中也要排队,等做完检查,已经下午1、2点了。等拿到结果,再重新见到医生,已经很晚了,一天基本上耗费在医院了,但这还算是顺利,有些项目甚至要提前预约,没办法那就只能重新安排一天再来完成检查。

就是这样长时间的排队与短时间的问诊在患者心中形成强烈对比,使得人们对于公立医院存在吐槽和不满。

即使吐槽,还是扎堆去公立

民营医院最早是于上个世纪80年代在我国开始萌芽的,经过几十年的不断规划和发展,也呈现了不少高端、具有品牌效应的民营医院。但问题在于早年间对于民营医院的管理制度不完善,造成民营医院的广告铺天盖地,街边像是“牛皮藓”一样的电线杆小广告更是数不胜数,再加上前几年魏则西时间闹的人心惶惶,导致人们听到民营医院都下意识联想到这样三无诊所,因此退避三舍。

要发展民营医院,或许有很多条可走。人才引进,吸引大牛医生前来民营医院坐诊;提升服务品质,用服务与公立医院一争高下...但是归根到底,最迫切的应当是民营医院自身品牌的建立。

为何很多医生不愿意离开体制。撇开体制本身存在的优势,有一个因素是因为公立医院本身具有品牌效应,医生在公立医院能够在医院品牌的基础上打造自身品牌。

患者不信任民营医院,一部分原因是不信任民营医院的医疗水平,但是具有良好品牌的医生能够给患者提供这样的信任。

但吸引这样的大牛医生来民营医院全职或多点执业,首先这家民营医院的各方面设施、品牌要与这些大牛医生相匹配,否则他们不必冒着自砸招牌的风险来这坐诊。

因此,民营医院的品牌效应是扩大市场、赢得患者的基础和根本。也就是得患者信任者得天下。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蜂拥而至,医院,吐槽,民营医院,品牌效应,医生,排队,患者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相关阅读

赞+1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海报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

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领取解决方案 您还可以去留言您想解决的问题
去留言
立即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