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坛医院蒋荣猛:去南方旅游首先要防“虫”
去南方旅游,最该小心的是各种“虫”!有个段子说北方膀大腰圆的壮汉,会被南方的又大又黑还会飞的蟑螂吓得半死,而南方小姑娘却不屑一顾地说,北方的蟑螂像瓜子一样大,有什么可怕?
北京地坛医院感染性疾病诊治中心主任医师蒋荣猛介绍,其实南方有着各式各样北方人没见过的虫,在这些虫里面最需要小心的是寄生虫、蚊子、蜱虫。
寄生虫:食物要完全煮熟
寄生虫是肉眼很难看到的,通过污染的水和食物传染。如果食物中有寄生虫,且制作时未经彻底煮熟,那么很容易患病,如肝吸虫病、肝包虫病等等。南方地区喜生食,比如生鱼片、生牛肉、醉虾、醉蟹等,都是寄生虫病的高危因素;有些食品为了保持“鲜”的口感,在开水里焯一下就上桌,同样起不到杀灭寄生虫的作用。特别是云贵地区海拔较高,水沸点不到一百度,消毒效果就会更弱一些,如过桥米线是用热鸡汤瞬间把生肉、贝类烫熟,或者做烤鱼片内部未完全断生,都可能发生寄生虫感染,包括细菌感染。
去南方吃饭,一定要吃彻底煮熟的食物,一般来说,100摄氏度5分钟可以杀灭大多数寄生虫和细菌,10分钟基本能全部杀灭。这里还需补充一点,由于高温高湿,凉菜也很容易变坏,因此点凉菜一定要选择卫生条件过关,《餐饮服务许可证》有凉菜许可的餐馆。
蚊子:花露水防蚊“图样图森破”
北方的蚊子只是吸点血弄一个瘙痒的“小红包”,有的人不加预防会被咬的满腿都是。但去了南方就要小心了,有一种叫埃及伊蚊很危险,它们身上有花斑,会传染各类疾病,如登革热、脑炎,以及东南亚地区常见的疟疾,它们一般在白天外出活动。
蒋荣猛说,去南方、东南亚旅游,一定要做好防蚊工作,长衣长袖,或者将暴露的区域喷上含20%驱蚊胺的驱蚊剂——我们常用的花露水避蚊效果有限,浓度太低。在旅馆住宿时,最好有蚊帐或电蚊香,开空调也是一个好方法,温度较低的条件下蚊子活力也比较低。这些蚊媒传染病没有疫苗,因此预防是非常必要的。
蜱虫:防蜱虫要“全副武装”
蒋荣猛说,除了蚊子,蜱虫也是非常危险的一种虫子,可能身上有上百种病原体。灌木丛、草地中的蜱虫比较多,所以户外游玩,千万不要躺下或是坐下,很容易被虫子咬。穿上高帮的鞋子、收口的裤子,袖口喷上驱蚊剂。把措施做到位,不留一点空隙,得病的可能性也会小得多。
如果被虫子咬了,千万不要像蚊子一样贸然拍死。新闻报道有一种隐翅虫,拍死后体内的毒液可能会导致皮肤发炎、溃烂,蜱虫如果直接用手拽出可能拽断,头部不易取出。我们要定期检查皮肤和衣服是否有蜱虫附着,附着的蜱虫应用镊子除去,不应用手处理,也不应去碾碎或挤压。蜱虫除去后,应用消毒剂清洗皮肤。
蒋荣猛说,如果被传染,潜伏期一般是一两个星期,当然也可能在几个小时内出现腹泻的症状。90%的病人会有发热症状,发烧38度以上,如果肠道菌感染会导致腹泻,登革热感染会有皮疹,蜱虫叮咬后会有局部皮肤的伤口疼痒,还有头疼、浑身不适等等。如果你有去南方的旅行史,那么出现了不明原因的发热、皮疹需及时到医院看病,这些不是吃点退烧药就能控制的小病。
作者|周亦川
来源|搜狐健康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