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科学家10年研究发现长期加班心律失常增加40%
周末时光如何度过?你是有茶有酒有朋友,还是累成一条加班狗?近日南京一个小伙子连续加班3天,在地铁内突发心脏病,幸得及时救援才转危为安。这是个幸运的小伙子,更多时候,一些人没有救回来。因加班而猝死的案例屡见不鲜。
作者|干玎竹
来源|搜狐健康
伦敦大学流行病与公共卫生系最新研究发现,与不加班的(每周工作时间为35—40小时)相比,长期加班的人(每周工作时间≥55小时)房颤风险增加。该研究结果发布在《欧洲心脏杂志》上。
加班
研究共观察了85500名欧洲人,随访10年。研究期间共观察到1061例新发房颤,发生率为12.4‰。在长期加班的4484人中,房颤发病率为17.6‰。与不加班的相比,长期加班发生房颤的概率增加了5.2‰,心律失常的可能性高出40%,而且长期加班的人在未来十年内更容易患上房颤。
据悉,房颤是最常见的一种心律失常,可导致中风、心力衰竭和痴呆。英国约有一百万房颤患者。
伦敦大学的研究研究负责人MikaKivimaki教授说:“长期加班得房颤的风险是不加班的1.4倍。这个系数是我们矫正可能的干扰因子后的得出的,不受年龄、性别、社会经济地位、肥胖、业余时间体力活动、吸烟或饮酒的影响。”
为什么长期加班会容易出现房颤?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副主任医师杨进刚副教授告诉搜狐健康记者,在这项研究中,90%的房颤者之前并没有心脏的基础疾病,也没有高血压、肥胖等危险因素,这就提示,是加班导致了房颤。
主要原因是,人在长时间精神紧张的情况下,会发生心脏电活动的不稳定。
可能每个人都有过这样的感觉:通宵突击复习或长时间加班休息不好时,会出现心慌、早搏的感觉,这就是心脏电活动不稳定的表现。
杨进刚在门诊见到过大量病人都属于这种情况。其实不需要用药治疗,多休息一下就好了。
哪些人群要格外重视长期加班的风险?
杨进刚表示,工作就应该劳逸结合,张弛有度。
如果需要加班,最好能够中间休息一下,比如,出门散散步,聊聊天,或者小睡一会儿。
切忌抽烟提神,或者喝浓茶和咖啡,这样反而加重心脏电活动的紊乱。
打打太极拳、练练瑜伽或者冥想可能有减压的功效。
近年轻人猝死在劳动岗位上的新闻不时见诸报端,尤其是医生和警察等职业,睡眠不规律,压力大,尤其需要注意。
有心血管危险因素的人,比如肥胖、吸烟、有高血压和糖尿病等,肯定需要格外注意,不建议长时间的熬夜加班,这不光是房颤的问题,还有可能发生严重的心脑血管病。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