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医生有多累?你们看看就知道了
救护车一响,牵动着无数家庭的心。急诊医生,就在这狭小的空间为生命护航。
前不久,这张图片刷爆了朋友圈,假期,大多数人在悠闲度假,或与家人朋友团聚,而医院的急诊科医生却处于另一个世界,忙得不可开交,累到病倒。海南省人民医院急诊中心副主任医师祝伟忠,值班24小时,接诊了100多个病号,累到左侧手脚无力,后被确诊为脑梗塞。
祝伟忠说:“在急诊科多数病人处于危重状态,医生护士紧盯着监护仪器上不停闪烁的数字和曲线。门外救护车正准备出诊,里面急救电话还在不停响起,夜间诊室门口仍有多名患者候诊。”从这位医生嘴里说出来这些事情,对他来说已经是家常便饭。
祝伟忠连续值班24小时,从早上8点到早上8点,坐诊、查房、处理紧急情况,仿佛一只高速运转的陀螺,一旦进入工作时间就根本停不下来。繁忙的工作节奏消耗了祝伟中的大部分体力,第二天早上,完成交班后,他突觉左侧肢体无力,口齿不清,当时以为只是太累了所致,于是没有在意,当天下午回到老家时,病情加重说话困难了,随后才紧急送医,被确诊为脑梗塞。
7月12日晚上,一则发生在周口市中心医院的视频在网上广为流传:一个急诊抢救病人抢救成功,自主呼吸已经恢复了,医生却被家属殴打。
急诊科是医院最繁忙的地方,也是最容易发生医疗纠纷的地方,更是伤医事件最集中的地方。
患者闲暇时间与医院休息时间冲突
其实我们算算时间可以发现,患门诊医生上班的时候,大多数患者也是在上班的。很多时候患者选择急诊的原因则是因为医院急诊24小时都开着,这也就代表了在急诊,24小时都能看病,没有了门诊,很多患者自然选择了急诊。
急诊医护人员人数不够
我们观察可以发现,很多急诊室的医护人员人数都不多,有的科室甚至只有一位医生在。这就是因为医疗任务繁重、压力大、医疗暴力、夜班难熬,越来越多的医护离开急诊,而招收新人也面临困难和成长周期延长,急诊医护从业人员稳定性堪忧。
以广州为例子,急诊医生仍需要担负院前急救任务,人力更趋于紧张。当然,多一个人,多一碗饭,而急诊在医院体系里是拖财务后腿、赔钱的科室。加人,就等于降薪。
医院越大、急诊室患者越多
这一因素是急诊室无法避免的,也是难以回避的沉重压力。医院越大,患者越安心,从患者的心理角度来说,他们希望得到最顶尖的治疗,实是人之常情。这也是这个因素难以避免的重要原因之一。而这样做的后果就是医院越大,专科越强,急诊室的患者就越多。随着社会逐渐老年化,急诊老年就诊人群增多,诸多慢性病反复发作需要留观或者住院的增多。大医院专科病房经常一床难求,当这种情况出现的越来越多的时候,那么急诊室患者自然也会越来越多。
患者的忧虑心理
有这样一条新闻,大年初二,急诊室就有80位患者在排队,其中有20位是拉肚子。很多患者都有一种忧虑的心理。再以很多医院的儿科急诊为力,很多孩子发烧都是发热呼吸道感染为主,并不是很大的问题,反而是家长的过度忧虑让人更为头疼
急诊科的医生每天都要轮流值班,确保24小时全天在岗,他们的生活,没有白天和黑夜之分。
当一个急诊科医生真的很难,在抢救生命的短短黄金几分钟内,不仅仅要在一片混乱中做出病情的判断,还要尽快地施行各项抢救措施!一个急诊界的专家说过一句话:能独立处理好一个急性心梗的病人只是内科急诊的入门,而能同时处理几个急危重病人才是真正的急诊技能巅峰。
医患关系紧张的原因之一,在于国人对于看病的期望值太高太高,缺乏对于疾病以及医疗的正确认识,一进医院无论什么病,没治好就责怪于医生,于是,争吵,伤医事件不断。这确实让人很寒心,
也许,当大家彼此了解的更多,医生的环境就不会那么艰难。因为虽然医生做着不平凡的事情,但是他们并不是神,脱下白大褂,也仅仅是一个普通而平凡的人。
作者:中洪博元医学实验帮
微信:zhbybio
在你们的急诊室中又发生什么令你印象深刻的事情吗,欢迎留言。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