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人交往中的报复心理如何缓解

2017
07/10

+
分享
评论
心理专家刘爱民
A-
A+
报复心理是一种不健康的心理状态,它不仅会对报复对象造成这样或那样的威胁,而且有害自己的心理健康。

在社会交往中,有些人以攻击的方式对那些曾给自己带来伤害或不愉快的人发泄不满,这种情绪就是报复。报复心理是一种不健康的心理状态,它不仅会对报复对象造成这样或那样的威胁,而且有害自己的心理健康。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报复心理是本能的一种应对、反抗外部不利因素的自我防御保护机制。但无论如何,报复心理会给人际关系带来不良的影响和后果。让我们先来了解一下报复心理是如何产生的:

1.家庭教养方式

有些人小时候父母待他们严厉和粗暴,教育缺乏耐心,采取棍棒教育,他们没理解打骂的原因,不知道错在哪里,在心里积压下报复情绪,一些人成年后,只要稍稍受到不公正待遇,就会产生不可遏制的愤恨并实施报复。

2.生活事件导致心理压力大

有些人承受了比较大的精神压力,比如总是遭到他人的嘲笑、讽刺、欺负,他们无力反抗,但消极情绪又无法缓解,便会在心里积压下报复情绪。如果找到一个好机会,他就会把之前累积的报复情绪全部发泄出来。

3.不良性格

一些人意志软弱,承受挫折的容忍力比较低,别人一不随他的心意就受不了,从而产生报复行为;也有些人过于敏感多疑,当有人与自己的行为相冲突时,他首先想到的便是对方有意跟自己过不去,于是立即想出报复的方法。在报复的同时,他照样认为自己这样做非常正确,对方是“罪有应得”。

4.不良环境影响

人们的许多报复行为是从社会环境中习得的,其中电影、电视对我们的影响之大常出乎人们的估计,与之相似的报刊也很泛滥,我们身在其中深受其害,谁要是做了对自己不利的事情,必然记仇,并想方设法地报复。

了解了报复心理的产生原因,当我们遇到有报复行为的人或者觉察到我们自己有报复心理和行为的时候,就会减少焦虑,为进一步缓解这种心理提供了有利条件。那么如何化解报复心理呢?

1.学会自我转换

当遭受欺侮,自尊心受到伤害时,愤怒之情会油然而生,甚至怒火中烧。这时,我们可通过自我心理调节加以淡化、转移。如:暂时离开一下让你恼火的人或环境。把注意力集中在会让自己最开心的活动或事情上。也可以找知心朋友倾诉、请教,以渲泄心理压力,听听他人的评论、劝解,经过冷静理智的反思与调节,可能你心中的火会不知不觉地熄了一大半。

2.学会和对方交换意见

合群性格的形成有赖于良好的人际关系,而良好的人际关系始于相互的了解,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了解又要靠彼此在思想上和态度上的沟通。因此,经常找机会与对方谈谈话、聊聊天,讨论某些问题,交换一些意见是十分必要的。

3.学会赞同和认可对方

只有智者和伟人才会发出赞同的声音,尤其当对方犯错误时。人都喜欢赞同他们的人,不喜欢反对他们的人。先找到对方身上值得赞扬的事,然后真诚地赞扬他。久而久之,你会发现,你跟对方的关系在悄然地发生变化。

4.寻找共同话题

如果你了解对方的兴趣爱好、生活经历,对你们的聊天大有帮助。共同话题多了,对方会觉得你就像一个知音,双方的距离也会瞬间拉近。在聊天时不带企图心、轻松、不冒进都会让对方放松戒备,对你产生亲近感。这样的关系,还有报复心理可以产生吗?

5.争论不要急躁

两个人想法不一样,是很正常,即使是再好的朋友,为人处世也会有差别,有争论不奇怪,但与朋友争论不宜急躁。急躁是伤害感情的暗箭。很可能赢得了一场辩论,却输掉了一个朋友。

6.专业心理咨询

以上自我调节不奏效的情况,可以考虑联系专业的心理咨询,由专业人士帮助你分析双方动因和根本冲突所在,并协助你采取针对性的有效措施化解报复心理,开启人际交往新的良性发展之路。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本文由“健康号”用户上传、授权发布,以上内容(含文字、图片、视频)不代表健康界立场。“健康号”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转载、侵权等任何问题,请联系健康界(jkh@hmkx.cn)处理。
关键词:
心理,报复,缓解,情绪,环境,人际

人点赞

收藏

人收藏

打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我有话说

0条评论

0/500

评论字数超出限制

表情
评论

为你推荐

推荐课程


社群

  • 第九季擂台赛官方群 加入
  • 手术室精益管理联盟 加入
  • 健康界VIP专属优惠 加入
  • 健康界药学专业社群 加入
  • 医健企业伴飞计划 加入

精彩视频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5秒后自动关闭

您已认证成功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
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忽略 去看看
×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

打赏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

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领取解决方案 您还可以去留言您想解决的问题
去留言
立即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