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血管介入技术下沉县级医院,是分级诊疗政策实施中心血管学科建设的重头戏。4月,在合肥举行的第二十届全国介入心脏病学论坛(CCIF2017)上,北京大学第一医院霍勇教授、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蒋世良教授和张澍教授等分别发布了2016年全国冠心病、先心病和心律失常介入治疗数据,其中县级医院心血管介入治疗的数据尤为引人注目。
冠心病介入治疗:县级医院PCI能力有待提高
霍勇教授介绍,2016年度我国共计完成冠心病介入666495例,较2015年度增加17.42%。完成1~99例的医院数量较2015年增加15%,这些医院完成的病例数量增加12%,详见表1。
表1 2015及2016年度不同手术量医院数及其病例总数
注:合计为网络直报数据与军队医院数据之和。
在全国上报的1500家医院中,开展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县级医院数占比、病例数占比、医生数、平均医师数占比均低于非县级医院;县级医院平均置入支架数和死亡率低于非县级医院,而STEMI比例和STEMI患者急诊 PCI比例(41.53%)则高于非县级医院(38.34%),详见表2。
表2 县级医院与非县级医院的冠心病介入治疗数据
注:该数据不含行业医院、民营医院,不含北京、上海、天津区县医院。
从22个省级质控中心上报的296家县级医院数据来看,具备急诊PCI能力的县级医院仅有50%。
先心病介入治疗:县级医院开展不足
蒋世良教授公布,2016年度先心病介入治疗29709例,病例数量较去年上升;开展先心病介入治疗的医院共357家,医院数量比去年有所下降。参与先心病介入治疗的医师共计594名。
2016年共有2省4家县级医院开展先心病介入治疗,完成24例。其中,云南罗平县医院、泸西县医院、建水县医院分布完成6例、7例、1例,安徽太和县医院完成10例。
蒋教授指出,当前先心病介入治疗的发展相对稳定,但仍以大型医院为主,县级医院开展不足。对具备设备及人员条件的县级医疗机构,需加强介入医生的培养。
心律失常介入治疗:县级医院开展情况不明
张澍教授报告指出,心律失常介入治疗全国病例数呈增长趋势。不过,二级医院上报数据不全,县级医院心律失常介入情况不明确。
政策回溯
从以上数据看,虽然县级医院和二级医院上报数据不够完全,但确实在心血管介入治疗上存在很大空间。
掌握心血管介入治疗技术是县级医院提升心血管专科能力的目标。2012年6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意见的通知》要求,编制县级医院重点专科发展规划,按规划支持县级医院专科建设。加强以人才、技术、重点专科为核心的能力建设。积极培养或引进县域学科带头人。
2014年8月,国家卫生计生委发布《关于印发全面提升县级医院综合能力工作方案的通知》,明确量化了目标(表3)。要求到2020年,力争使50%的县医院、县中医医院分别达到县医院、县中医医院综合能力建设推荐标准要求。冠心病、先心病和心律失常介入治疗能力正是其中所要求达到的。
表3 第一阶段提升县级医院医疗服务能力要求(心血管内科)
2016年5月,国家卫生计生委再次发布《关于印发县医院医疗服务能力基本标准和推荐标准的通知》,通知要求县医院心血管专科达到的推荐标准如下:
1)经皮冠状动脉造影术、成形术(PTCA)(球囊扩张)及支架置入治疗。
2)经皮球囊肺动脉狭窄成形术、经皮动脉导管未闭封堵术、房间隔缺损封堵术、室间隔缺损封堵术等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
3)急性心肌梗塞的急诊介入治疗。
4)常见心律失常的射频消融治疗。
5)顽固性心律失常的诊治(室性心律失常的介入治疗)。
6)ICD植入术。
由此可见,国家政策已经出台,但在政策和落地执行之间还存在很大的完善空间。无论是医联体、医生集团等外来专家力量的下沉,还是县级医院自身人才送出去进修的方式,都需要有长期扎实的落地机制。县级医院心血管介入人才规范培训已箭在弦上。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
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