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认证 退出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医院正副职遇到观点突破时 只需四步可校正

2017-05-16 11:08

无论你是正职还是副职:正副职之间有观点不一致时,都发生了些什么?

作为医院副职领导,在思路与某些观点上与一把手不一致时,如何处理?如何避免出现敷衍塞责的现象?一定要和谐或被和谐?

这个问题是一个好问题,因为更具普遍性。普遍性的问题,就如环境或地基一样,是底层的问题,一旦解决不好,隐形的效率及渐进的影响,都有可能产生“千里之堤溃于蚁穴”之恨。如正副职之间价值观不一致的问题,在医院创业期问题没有浮上水面,在未来重要的发展期,一旦爆出来,对医院的伤害可能是致命的。

我们先稍加回忆一下,大家也可以对号入座,无论你是正职还是副职:正副职之间有观点不一致时,都发生了些什么?

按时间顺序来依次看看,观点不一致时,首先是对各自观点的强烈维护:

我说的就是对的,这一步之中,吵得不可开交;接下来就是对观点的维护:必须要听我的才行,不听会怎么样怎么样的,然后吵得不可开交;第三,就是:我不认同,要做让他做去做,这样的软抵抗屡屡发生;最后一步,就是展现“胜利者的骄傲”:哼,谁让你不听我的。

管理的复杂性,在于管理者和被管理者,都是人,这就让管理之中充满不可控的变量,所以管理也强调科学化设计,艺术化执行,两者缺一不可。我们顺序来展开一下,文字有限,我们重点放在前两步上。

1.不要着急说:我的观点是对的

“我的是对的!”这是所有沟通争执的起点,所以才有一个词语是:三思,我认为至少有三个维次,自我角度、对方角度与医院角度。

其实,任何观点与思路沟通中,至少有六个角度,对自己观点的“三思”和对对方观点的“三思”。缺失任何“一思”,都会让争执与不认同发生。

我们需要清晰的认识到,任何一个观点的表达都有一定的局限性。如,要快速发展还是稳定发展,要数量还是要质量,要业绩还是要品牌,要不要给员工好的福利,等等诸如此类的争论还有很多。

当我们仔细分析这些问题时会发现:任何的问题都有两面,管理者的能力就在于科学、合理的把握中间的度。

正职说,这个季度要品牌,这不代表一定要放弃门诊量及营业额,不是两种极端二选一。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副职就是要“戴着镣铐跳舞”,就如何来平衡两者之的“度”,实现医院的即快速又稳定的发展。所以争论焦点,不在谁对谁错,而是对两者中间点及方案的明确。

所以在这里给

三点建议:(搜索关注微信公众号“价值元医管”)

1.静下心来,进行“六思”;

2.试着向对方确认自己对其观点的理解,并让对方指出自己思考的不足或问题点;

3.找到一个中间点,并形成方案,与对方达成一致。

需要强调一点,妥协是必须的,也是一个有益的过程。此妥协,不是放弃立场与观点,而是找到一个更合理、更易执行的方案。

2.科学与艺术:按我的说的才行

如果解决了第一步的问题,第二步就是如何达成一致的问题了,这是一个科学与艺术同存的过程。

科学是什么?简单一点说,就是所有的观点要落在具体的执行方案上来,副职需要做一件事:当面对的正职的要求时,要把对方的要求更加明确化:

一是有助于明确对方的要求,让对方能更加清晰具体执行中的问题(此时,对方看到了具体的方案和数据,可自己都会调整方案)

,以取得认同;

二是可以确定以后执行的标准。

我们都需要记住一点:争论如果停留在理念或想法的层面,永远无法停止。

那艺术又是什么呢?沟通如果不需要技巧,这个世界就没有意思了,否则就没有任何差别了,所以艺术化是实现科学化的一个过程与工具。

如果真的是正职的错了,该如何面对?

润物细无声,是一个追求的境界,不是证明谁对谁错,而是要共同推进,明确这一点就好了。如何润物细无声,拿出具体的方案,这是一种最高境界的说服和取得统一的方式。

至于后面两点:“这是他定的,不是我想做的”这是软抵抗,也是副职可能自寻死路的心态,因为一荣俱荣,一损俱损,我们都有自己应该承担的义务与责任。“谁让你当初不听我的”,这是事不关已,高高挂起的心态,也不是合理解决的方式。

最后,摘一句重点出来:从理念和方法,落到方案,这是解决争执的最好方式。这与“拿着方案来请示问题”的原理有异曲同工之妙。

文字有限,具体内容,我们可以群内探讨(搜索微信群《医院运营百问百答》)。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副职,观点,医院,方案,正职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相关阅读

赞+1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海报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

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领取解决方案 您还可以去留言您想解决的问题
去留言
立即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