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人难堪的是,这107篇论文竟然都来自中国,我们学术界有勇气自查吗?
“百文被撤”再掀风波,无须再指责别人“歧视”,也无须叫屈,是撤错了就起诉,是自己错了就得反省。“自己”这个词就难读了。要把学术委员会建成最高学术权力机构……这也将影响到我国学术是否融入国家学术环境,还是在自甘堕落中被边缘化,失去公信力与竞争力的关键点。
比107篇造假论文更可怕的,是SCI论文都能买——真相渐浮水面,冰山一角不再是一角可见。须知,一篇真正的SCI论文需要时间与精力的付出,在临床业务如此繁忙的情况下,一年能写出一篇SCI文章的医生凤毛麟角。有同行曾向他透露,代发论文价格不菲,令人瞠目结舌,而买一篇SCI文章明码标价,基础价1万元一分,最高也有10万元!有的论文高手有单位不去,专门以代写论文为生。
针对学术界、医疗界存在的追求论文发表数甚至不惜造假也要发论文的现象,论文造假的根源土壤是职称与论文狼狈为奸!纠正错误就是维护正义,就是保护老老实实做学问的人权益。环境与土壤的作用固然重要,更重要的是我们有没有自清的能力。如同驾驶员在污染的环境中行驶,没有自清能力强的空气清新机,即使你开着车内内循环系统也无济于事。
而令人痛心的是,主管部门、职称管理部门不是现在才知道论文腐败的现象,用今天的话来说:为官不为!我们是否一定要借助国外媒体来反腐呢?为什么明知道作假带来的危害深重而熟视无睹呢?既然人们都已经知道鱼池与鱼的关系,为什么还乐此不疲呢?说“逼良为娼”是很可悲,也很可怜,假论文贻害后人产生的毒害非常深远!如果伪论文被引用,科学就成为彻头彻尾的伪科学了!人们不断地在问:为什么不对诸多诱良为娼的政策进行审计和追责呢?这是唤起行政伦理与执政良心的最好时机了!是呼唤李达康现身的时候了!
职称,目前已经变得越来越虚幻了,甚至已经成为寻租的招牌,收入的基础,进入大医院甚至社区医疗卫生服务中心的敲门砖。虽然还有部分人认为职称的必要性,可以理解。但是,既然有其必要性,首先就得正本清源,还其本来面目。
这是“百文被撤”事件之后,我与美国行医近30年的老同学交谈,她主动地与我谈起他在一次回国讲课时与一位医院领导的交谈,原话转录,供大家思考:
去年和你会面的原因之一就是想问你这个有关科研作假的问题,结果晚饭桌上还有几位你的朋友,我不敢胡乱问你这个敏感度,或者算是accusation的问题。
我在中国各地讲课,接待的基本是科主任以上的医院领导,一次我提出这个问题:大家都知道中国医生工作忙,所谓科研文章掺水造假,我能知道的中国官员自然知道,为什麽中国的官员继续推行这样“鼓励造假”的政策(以发表文章的书面质量来决定晋升这没错,但是明知道造假却故意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绝对鼓励造假”就大错特错啦!为什麽中国官员会制定大家都知道的错误制度?
医院领导如此解释(请告诉我这位领导的解释是否正确):
我们的医生没有读书看文献的习惯,鼓励也好,规定也好,对他们几乎毫无作用。写论文,就算造假,至少你得读几篇论文来加以引用,观察几个病人,然后书写。这个过程可以提高医生的阅读文献量,最终提高整体医生的水平。
换言之,“读熟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这个制度也许不会培养出唐朝盛世的诗人们,但仍然可以提高普遍民众的文学素养。
我反问道:你的说法不无道理,但是毁掉了人们最基本的诚实,值得吗?
他反问我,现在经济发展几乎以污染为代价,西方世界也走过这条路,等大家水平提高了再来抓造假的问题。
我的问题是:这个说法是医疗界广泛性文献造假的官方基础吗?
廖新波 20:49
不管如何,作为一个尊重科学的群体,不应该屈服于制度!不可有作假的理由。这是基本的科学精神!但,在中国的这片土壤上,确实在考验“科学家们”了。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
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