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认证 退出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种口牙相当于买辆宝马”刷屏背后的思考

2017-04-16 00:14

未来的分配机制应该是这样,按比例分配代理商、医院、医生的利润,但口腔医疗的收费应按医生的个人技术进行价格浮动,让医生的专业技术真正通过个人收入体现出来,这才是口腔医改未来的方向。

前段时间,“种口牙相当于买辆宝马”成为了网络热门话题,持续引发了舆论对于“种牙贵”的关注。

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副院长林野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坦然表示:

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种一颗牙的起步价为1.7万元,是国家备案认可的价格,这个价格标准从2010年以来就开始施行的。” 

很多老百姓听到这个价格都不禁咋舌,几个月工资才能种一颗牙,这价格太过虚高,肯定是医院“太黑”,医生“宰客”。

一些所谓意见领袖趁机裹挟民意,打出“口腔医疗是暴利”“必须降为平价,让人人都消费得起”的口号,带起一波舆论的狂欢。

然而,口腔医疗真的如某些人想当然的暴利吗?

真的是医院太黑?

医生赚得太多吗?

先来看一组数据。

某进口品牌种植牙的植体套装,(为避免打广告的嫌疑,此处隐去品牌名),口腔医院从代理商那里拿到的进货价原价是2500元,折后价1500元,而在国外的标价折合成人民币仅400-800元。

另一种欧美顶级的进口品牌种植牙的植体套装,中国诊所的进货价格大概在5000元左右,也比国外价格至少贵了2-5倍。

为什么中间有这么大的差价?

之前很多先进产品和技术(比如种植牙)刚进入中国,由于一开始市场小,销售数量少,但仍然需要支付庞大的管理成本,所以中间服务商定价往往比较高。

国外的医疗产品要进口,中间有很多严格的审核,都需要费用和成本。即便是拿到准入证之后又必须要经过各级代理商层层加价,到了医院手里,往往成本已经翻了几倍。然而消费者却以为差价全被医院赚了,这锅一般都由医院或医生背了。

也正因为此,当记者问到种植牙为什么这么贵时,林野说:

一是贵在成本。种植牙的生产工艺、技术要求非常高,目前国内大部分种植系统都来自国外进口,从而也导致成本偏高。虽然当前我们国家也生产出一些质量较好的种植系统,但还是比较少,只有大力发展国产材料,提升国产材料的设计能力、精密加工能力、材料表面处理能力,才能有望在不远的将来降低种植牙的材料成本。

(林院长没有直接说明的是,这里的进口成本中,就包括了代理商不菲的加价。)

这不禁让我想起圆珠笔芯这个微不足道的小零件,中国却一直没能掌握相关技术,被国外进口产品垄断多年的现实。

现在民间有一种舆论导向,似乎医疗降价就是顺应民意,人人叫好,而涨价就是反民意,就是政治不正确,而民意的倾向往往会增加主管部门新政出台的困难,在医改方面尤其是重灾区。

对于医改难的问题,不仅主管部门难,医院往往是有苦难言,像种植牙这种按国家标准定的价一样被骂得很惨,这也在无形中进一步加剧了医患矛盾。 

笔者个人以为,医疗定价是个系统的问题,是涉及到未来医疗改革方向的深层问题。

市场经济的药价和计划经济的药价本来就应该有天壤之别

不管是国营药厂,还是民营药厂,或者上市公司药厂,首先它是一家市场经济下的企业,既然是企业,首当其冲的问题,自然是成本核算,因为这涉及到企业的生存问题。至于盈利之后的钱应该干嘛,这才是上面几种不同体制企业的区别。

计划经济时代,为了医疗福利,为了民生,由国家大举投资建药厂,建医疗器械厂,不计成本,不计能耗,不计人工,也不在乎利润,反正国家每年有补贴,反正赚多赚少企业员工工资发的都一样,所以那个时代才会出现几毛几分的廉价药,也是让老百姓无比怀念的平价药时代。

后来到了市场经济时代,药厂的管理者必须考虑每种药的实际利润,考虑企业的生存问题,考虑职工的工资、福利问题,所以不再愿意生产利润微薄(或无利润甚至亏损)的廉价药。于是老百姓大为不满:为什么当年的廉价药都消失了?为什么医院卖的药都贵?为什么一点小病医生却开出一堆药?医院从中收了多少回扣?

每个人都是站在自己的角度看问题。

患者嫌医生态度差,看病买药太贵。

国家为了安抚百姓强令药价下调。

以现在的药价和诊费,医院利润低到没有国家补贴根本无法生存。

医院赚不到钱,医生的工资福利低到令人发指,得不到社会尊重,在高强度工作下,谁有心思整天对患者摆个笑脸。

药厂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廉价药长期没货,变着法地把想卖的稿利润药推销进医院。

最后结果就是,医改说了好多年,还是老样子,人人都有怨言。

事实上,违背市场规律的一些作法,只会让公立医院和民营医院的经营都再一次雪上加霜,也让国内的医患矛盾更加凸显。

至于红包回扣等毒瘤问题,也是上面几种矛盾在政策机制、分配机制没有解决好之前的市场变异病态行为。

中国大陆的种植牙到底贵不贵?

回到种植牙的问题上,1.7万一颗的种植牙倒底贵不贵呢?

国外的种植牙又是什么价格呢?

截至到2015年,美国牙种植体,基牙和牙冠的平均总花费约为4,250美元(约合3万人民币),如果有其它附加程序,如牙齿提取,X射线和骨移植,可能会花费更高。

哦,对了,在英国,牙医光是咨询费就是每小时100欧元。

欧美国家每年公布的年薪最高的行业,医生永远占据前十中的半数以上,而且牙科医生一定榜上有名。发达国家牙医的平均年薪均不低于100万人民币。

所以林野说:

种植牙第二是贵在技术。一般而言,一个人至少学医十年以后才能进入这个专业领域,这样才有可能从资质和技术上保证规范,专业,临床上的长期成功率、稳定性才有可能,才使许多先进技术如即刻种植即刻修复的质量得以保证。

如此高要求的资质与技术标准,所对应的学习成本也必然很高,它包括一个人要接受高等教育,然后要继续接受严格的临床训练,以及要在日常工作中把临床成功率做到90%以上,其中所花费的人力、物力成本非常高。”

都觉得看病太贵,看牙太贵,可谁考虑过一个合格医生的投入成本?

无论在国内还是国外,医生都是投入成本极高的一个行业,也是一个技术要求极高的行业,医生本应得到应得的高薪和社会地位。

但事实国内的情况是,在一颗种植牙的利润分配中,医生分得的是最少的。

所以中国的医生一直在叫穷。

医生该不该赚钱?

那么谁得利最多?

每个国家和地区的分配机制不一样。

在欧美,是医生获得利益最多。

在中国,是代理商。

至于公立医院或者医药和医疗器械审批,是否涉及到国家一直想杜绝的医药腐败问题,这里不展开探讨。

对医生来说,他们本来就只拿了利润中的小部分,如果现在不顾市场规律强行要求降价的话。

以后谁来养医院?

医生靠什么生活?

理想和情怀能当饭吃吗?

能给人以社会尊严吗?

现在有一种误区——医生一赚钱就是伤天害理,最好是无私奉献,吃最多的苦拿最少的钱。

这对老百姓真的是好事吗?

现如今,一些大V和意见领袖为了增加粉丝和点击,一味地讨好网友,提出一些所谓顺应民意的观点,这其实是一种极端自私利己的行为,社会需要理性思考,行业需要理性的声音。

医疗行业如果继续任由民意裹挟,任由一帮不懂医疗的人来制定政策,后果就会象曼德拉治理下的南非一样,赢得了个人声誉,讨好了友邦,却弄垮了自家经济,害苦了自家的百姓。

不要以为一味的把医疗价格打压下来了,把医生的收入打压下来了,对我们自己的健康,以及子孙后代的健康一定是有益的。

在欧美分配机制,是能给予医生最大的尊重和待遇。为什么?是欧美政策制定者傻、完全不顾及民生?当然不是,而是他们更有远见,他们知道生命权、健康权是所有人权的最基础权利。

在政策的制定上,一定要有长远的战略眼光。

从长远来说,一旦医生群体真的被打压了,聪明人都不干医生这个行业、职业了,全是一些中低素质的人来干(一如昨天的南非,医疗水准非常高,经过曼德拉失误的改革之后,今天的南非情况已经完全逆转),当我们真的生病了,需要聪明、厉害的医生来救命的时候,那时候我们再后悔或许来不及了。

是面子重要还是健康重要?

拿一口种植牙和一台宝马车相比,其实等同于拿健康和面子相比。

可能很多人会认为宁可买宝马,不愿换口牙,这也正是当今社会比较主流的金钱至上的价值观。

拥有一台宝马对于很多人来说,主要是面子好看。

而拥有一口可以用一辈子的种植牙,拥有好的健康,对有些人来说,反而不那么重要。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注意到一个细节,在发达国家,那些低调的贵族,开的不一定是宝马,可能是一辆几十年的老爷车,但只要他一开口,你一定会看到他有一口好牙。

面子和健康孰重孰轻?

我想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价值观。

口腔是医疗子行业的先行者

我一直认为口腔是所有医疗子行业的先行者,也是率先实现市场化的模板,对于中国的医疗改革将提供非常有价值的参考。

因为对于大部分口腔的服务,人们已经接受了自费。

而一些收费较高的服务项目,越来越多的中产也开始认可口腔医生技术和服务的价值。

相比其它科室,口腔的投诉也比较的少,客户满意度高。

这种良性的市场化行为和良好的医患关系,是中国医疗子行业中少有的和谐现象,我们应该珍惜这种好的态势,并争取进一步扩大到其他医疗子行业。在这种时候,媒体的引导变得尤为重要。

未来医改的核心应该是合理的分配机制改革

中国的医疗改革,并不是说药价降了,对患者就一定好,药价该升还是该降,该交给市场的应由市场自己调节,该主管部门通过新的医疗改革政策引导的,应该经过充分调查、认真研究论证探讨后,要敢为人先、大胆决策,要敢于顶住外行及普通网民认知不足的压力,才能真正出台经得起历史检验的新医改决策,才能真正造福中国国民,才能长期造福中华民族子孙后代。

健康中国,不应该是一句空话。

健康中国,未来医改的核心应该是合理的分配机制改革。

个人以为,未来医疗服务的分配机制可能是多样化的。

单就口腔医疗服务的分配机制来说,其实比较好设计,医疗器械及耗材厂家、代理商、医院、医生的利润分配,其实如果真的去深入调查和研究,出台相对合理的分配机制并不太难。

对于医疗器械、医疗耗材,加强国内厂家的研发,把成本降下来是对的,然而最终目的不是为了降价医疗价格,而是为了减少国外厂商和代理商对医疗器械、耗材的层层加价,导致患者花费了大价钱来看病,而医生的医疗技术服务却分配最少。

只有改变现有的分配机制,增加医生的医疗技术附加值,这才是中国医疗改革的未来方向。

最后,总结一下我的三点看法。

1.医疗定价现阶段不合理,未来要逐步趋向合理,该降的降,该涨的涨。

2.口腔医疗是个很有前景的行业,应该向国际化靠拢,为未来医疗改革探索出一个发展方向。

3.政府也好,媒体也好,不应该一味被民意所裹挟,为了顺应民意搞揭密这个价格内幕那个暴利,舆论导向很重要,否则很可能会毁了医疗行业。

(黄石头.2017.3.20)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刷屏,种口,宝马,种植牙,医疗,医生,医院,口腔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相关阅读

赞+1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海报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

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领取解决方案 您还可以去留言您想解决的问题
去留言
立即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