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认证 退出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投资人存有认知桎梏 其实核心团队很重要

2017-04-13 17:39

职业化让我们懂得科学思维条理和逻辑,而逻辑让团队懂得如何判断世间万物的因果关系,并由科学思维归纳为常识,从而为团队成员的行为作出正确的指示。

前一段时间,一家自媒体推送了主持人艾诚访谈行业顶级人物阎焱的资讯;标题是:“所谓的创业核心团队都是扯淡”。从标题和内容可以看出,访谈中无不道出投资人“老大比团队更重要”的言不由衷。

可以这样说,阎焱是一位资本运作的高手,是一位讲故事的高手,一位做概念的高手,其能力和优点恰恰是职业化运营管理者最汗颜,最欠缺的,也是我本人需要学习的。

然而,现在每个行业,每个山头,总会有人宣布,自己已握有独一无二的霸权了,都宣称自己是专业操作,其实专业能力也是稀松平常!通常固执的人心存芥蒂,在重组自己偏见之时,总以为自己是客观、中立、在思考。如果想静心创立一份实打实的事业,运营一家健康发展的企业,那么,以自己一个人的个体经验而论,这就不是做实业的方法,而且,所得出的个人经验还经不起推敲。

显然,从标题和访谈内容看,可以很快察觉“老大比团队更重要”的含义有两个明显的明显区别。

其一,投资人依然称谓的老大,比较像是行业江湖中强势霸气的主宰者,简单来说,就是杂耍的能力胜过了真正拥有团队的实力;复杂来说,比较难做到用独立的视角解读团队行为现象,也很难摆脱前期积累的标签带来的影响。倘若自身理念的着重点有着错位的尴尬,就会轻率的判定所谓的核心团队都是扯淡,但至少肯定是不全面的。

人性使然,或许顶级人物出自于自身立场或其它需要,选择性的模糊自己所提出的观点中最重要的那一部分,尤其缺少团队优势理念与观点偏重上的正面碰撞。事实上,反差的视角需要来自第三方。当每个声音都成为了基于形象背书的代言,那么反差就需要交给形象背书更容易被客观接受的第三方来宣告完成。至于顶级人物认知的所谓核心团队都是扯淡,那么,团队则更像是跑龙套的陪衬角色。

其二,从标题亦可看出阎焱对团队意涵与理解,均是在自觉或不自觉之间的坦然批评,在此可以说,这几乎是顶级人物典型的思维意识或认知问题,尽管阎焱对团队定位了然于胸,因而,其回答的问题亦是有备而来;因此,讨论团队问题,不能太依赖某当事人一时一地的说法,而是要从团队价值长期的整体上来细细斟酌。一言以蔽之,投资人或多或少都是从自身的角度来看团队的。

我认为,阎焱理解团队的意涵或意义(meaning)是完全不充分的,应该是掌握住团队的意图(intention)来解读团队,最重要的是找回团队的意图。换句话说,现实平台运营中,绝对没有不知道团队意涵而能知道团队意图的说法,反过来说,仅仅知道团队意涵,不知道团队意图,其实就是知道甚少或根本什么都不知道。在此阎焱对团队意涵所谓的熟稔不值得怀疑吗?

看看成长期公司老板周围的人可想而知,投资人老板所谓的顶级人物那个不是财大气粗、声色俱厉最烦专业人指导他,其身边只剩下一群唯唯诺诺的人,只能说“Yes”,不能说“No”。也就是说,言听计从,少有半点异议。这样来理解的话,是团伙非团队,这不正和顶级人物义正言辞的“所谓的创业核心团队都是扯淡”遥相呼应吗?呵呵。对于业界,需要的不是立场,而是专业。倘若能够抛弃意气用事,再去看各位顶级人物的表述,各有哪些合理的部分,相信大家能一目了然。

比较非常清楚团队的意涵或意义,就不难理解团队,但是光是理解意涵是完全不够的,因为,这个意涵对于理解其实帮助很小。相比实际中投资人老板与团队成员内部的话语权之争、与团队成员的利益拉锯,还有贷债危机、公共形象危机的角力,我更倾向于需从基因方面寻找投资人的做事动机。

所谓资深投资人的确名副其实:论资历,在行业浸淫多年、在公司身居高位;论气场,看上去莫不自信有为、沉稳淡定,胸中有丘壑;论经验,谈起话来都是思路经验兼备,做起事情来有效率有结果。成为资深投资者,显为自己的成功都会添写重重一笔,在组织架构中拥有非同一般的话语权,对组织的未来影响颇深,但高处不胜寒,自信变成自以为是,沉稳变成世故,沟通变成说教,经验变成套路绝不可取。显然,光是理解团队的意涵,几乎等于没有理解。理解任何团队行为的意图,就是要确定脉络(context)与知道规范(convention)。

正是如此,在访谈内容里,阎焱明言并不反对成长期企业所谓“人和商业模式”的说法,他也认为是存在的,我认为从阎焱来看,所谓“人和商业模式”不过就是在政治或社会氛围环境下,比较晦涩或刻意隐藏的意图,就是一种社会行为,一样可以从“脉络”与“规范”找回团队意图,但问题在,如阎焱的说法,并没有提供一套可以找回“人和商业模式”的方法,而往往容易沦于一种基于某种既定诠释架构(如果团队成员跟投资人老板去制衡,就会内耗得一塌糊涂)的哲学解释,而且对所谓“制衡”在何种情况或条件下会发生,并没有很好的说明或界定。

通常具有强势“标签”的顶级投资人,所谓充分笃定的信心完全是建立在其对行业熟稔与职业传统里非常渊博精湛的知识,投资人语境的强势似乎已成为撕不掉的“标签”。倘若是以金毛狮王的标准嫌弃金毛犬的温顺,以二锅头嫌弃温开水没劲道的话,那就牛头不搭马嘴喽!

鉴于在一个普遍缺乏逻辑和常识的环境里,没法给一个缺乏逻辑和常识的人讲道理,且身边不乏这种Low货。所以,在我的眼中职业化团队才是最最重要的,职业化让我们懂得科学思维条理和逻辑,而逻辑让团队懂得如何判断世间万物的因果关系,并由科学思维归纳为常识,从而为团队成员的行为作出正确的指示。

众所周知,成事是需要时间的。一个人不是有能力就能做多少事,而是有什么样的合作模式才能成就多少事。合作背后的本质问题是互补。问题是很少有老板能够珍惜团队专业人才的价值,一经任性使然的裹挟、成为行业精英的身份标志,道德辞令会迅速被其他社会阶层粗鄙地模仿、肆意地放大,变得愈发扭曲、夸张、标新立异、违反人性。原本自然而然的人伦品质,一旦变成堂而皇之的言辞口令,自有聪明人,能一眼看出切实的好处和潜在的收益,蜂拥而上,将原本美好的目标和初衷,糟蹋殆尽。

无可置疑,人才团队最大的机会就是与时代共振,具有合伙人思维。这个思维即合伙人的等量齐观、相互互补。如果还是习惯一个人说了算,另外一个人全方位思考、全方位行动,最终结果还是完蛋。在此,对从事医疗投资的大咖来说,最重要的不要总是把自己扮成是唯一真理,而对除此之外的其他选择都嗤之以鼻。但,鉴于钱是解决问题的钥匙,能否开诚布公地谈钱,则是真正的务实。

人性使然,现实中有一个最粗暴的标准:能毫不掩饰地谈钱,并晓得钱规则,而主动谈钱,不乏具备友情的顶级修养。所谓钱规则的好处:省时省力,甚至更省钱,最重要的是效果好。轻松的相处关系则是“互谈友情,主动谈钱”。谈钱并不尴尬,能够彼此考虑,才有合作动力。钱和友情分开处,就是愉快。

老板想得到长期的有品质的服务,一定要有付费的观念。付费才是良性的运转之道,能用钱解决的事情,一定不要用人情!。在如今这个经验被不确定感取代已是不争事实的职场氛围中,人事信任危机之困,也是任一创始人、创业者基本上都具行业领导力,而发展却受争议的共性。诚然,如今以具有睿智、有趣、理性又特立独行等等综合素养的投资人老板,真的很难再遇上了。不言而喻,专业的事情要交给专业团队去做,这就是现在常说的合作共赢生态圈,其实是由认知了需求方与资源方这种双边市场而知晓的。

双边市场凸显的是合作共赢需要发现需求方的痛点,不要先想着自己来解决,先看看这个市场上有没有人做的比自己更好,更适合做,更愿意做,让他们来做,老板可以帮忙撮合,搭建一个平台,借用资源方非常强的这种积极性专业性,让比自己更专业更积极的人去做,来承担风险责任,来服务你的用户。有了这样一个团队,让需求方跟资源方能够交流、能够交易、能够互动、能够帮助两方各取所需,何乐不为?

一个开宗明义的投资者视野与素养迥然不同:看重的是如何塑造自己的影响力,一个控制欲太强的资本家始终在总结着自己投资盈利性。就好比吃生鱼片是来自芥末的诱惑,吃面包,是为了奶油。

一个具有骄傲实力的投资人,独特的创造力是其的底气,严格细致是其的态度。共性点是:有成就,有才华,并热衷于折腾而不甘于平庸人,给岁月以痕迹,讨厌平淡稳定和按部就班;喜欢顺势而为、做有意思的事。

“您”的积极赞赏、或点赞、评论的确对“我”很重要!

作者:郭俊  原省级三甲医院副院长,主任医师。资深民营医疗行业观察与实践者、民营医疗运营管理职业院长。

本公号提供有温度、有深度、有高度、有态度的实干经验与最新资讯文章。欢迎关注集可读性、专业性、新视角于一体的微信公号《院长说医事》GJ530926

【声明】本文原创文字版权归郭俊所有,转载请后台联系授权注明出处,未经授权许可,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侵权必究!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桎梏,核心,认知,意涵,阎焱,团队,经验,思维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相关阅读

赞+1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海报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

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领取解决方案 您还可以去留言您想解决的问题
去留言
立即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