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国家医学中心具有标杆价值

2017
04/10

+
分享
评论
西安都市医院
A-
A+
由于我国医疗资源的总量不足和分布不均,尤其是在科研、学术、学科建设等方面与国际顶尖水平的差距,使得我国医疗卫生服务存在明显短板,而这也正是未来我国医疗卫生服务供给侧改革的主要方向。

医改又出新举措。国家卫计委近日印发《“十三五”国家医学中心及国家区域医疗中心设置规划》,明确指出通过合理规划、能力建设和结构优化等举措,到2020年,建成若干个综合和专科的国家医学中心,力争每省一个综合性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和各行政大区的专科医疗中心。这一举措,对优化我国优质医疗资源配置,提高医学水平具有重大标杆价值与示范意义。

近年来,全方位全周期维护人们健康,已被放至我国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位置。但由于我国医疗资源的总量不足和分布不均,尤其是在科研、学术、学科建设等方面与国际顶尖水平的差距,使得我国医疗卫生服务存在明显短板,而这也正是未来我国医疗卫生服务供给侧改革的主要方向。

启动国家医学中心和国家区域医疗中心规划设置,就是通过顶层设计、政府引导,发挥主体医院学科优势,建设若干个在疑难危重症诊断与诊疗、高层次医学人才培养、高水平基础医学研究与临床研究成果转化、重大公共卫生和医院管理等方面有一定国际竞争力的国家医学中心;并通过其引领和辐射作用,推动优质资源共享,不断推进临床路径、标准示范等医疗服务同质化,完成多层次医疗服务体系的建设和整体医疗服务水平的提高。

根据标杆管理的系统化、规范化特点,秉承借鉴先进、持续改进的原则,对于国家和区域医学中心规划设置的实施,笔者有以下几条建议。

国家医学中心设置应强调提高专科学术水平和优质资源共享,淡化主体医院的综合实力。国家医学中心建设,应该围绕解决疑难疾病、培养高层次人才、推动高精尖科研来开展,将若干个顶级专科的人才和资源整合,在肿瘤、精神病、传染病、呼吸、心血管等若干专科设立国家医学中心,利用我国丰富的临床资源和体制机制优势,尽快缩短与国际顶尖医学水平差距,提高整体医疗服务水平。反之,如果一味强调国家级综合医疗中心,恐将再次因为盲目追求大而全,而误入新一轮的规模扩张、无序竞争歧途。

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应坚持标准化,科学务实、逐步到位。面对我国地域广大、各地实情不一的现状,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切不能因为利益平衡、照顾“关系”而忘了学科建设的初衷。应强调标准先行,以建设行政大区的专科医学中心、区域标杆医院等条件相对成熟的先行先试为起步,宁缺毋滥。不必强求短期内每省必须有一个医疗中心,而是成熟一个发展一个,使区域医疗中心真正成为我国高水平医疗服务体系的核心。

国家和区域医学中心的设置和评估应力求公平公正,充分发挥第三方和行业专家的作用。在我国现有体制下,国家和区域医学中心的设置必然成为各大型公立医院的竞争目标。要达到理想的建设结果,医学中心的设置、评估必须公平公正,应避免成为新一轮学术腐败的温床。建议政府通过购买服务、公开招标等方式,充分发挥第三方学术评估机构的作用;应用标准制定和评估分离、专家库随机抽样、盲评盲审等方法,发挥专业专家的作用,确保医学中心遴选和评估的科学性与公正性。唯此,国家医学中心的设置规划才能尽快推动实现我国医疗学术水平与国际的并行,真正成为提高我国整体医疗服务水平这一标杆管理的成功抓手。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本文由“健康号”用户上传、授权发布,以上内容(含文字、图片、视频)不代表健康界立场。“健康号”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转载、侵权等任何问题,请联系健康界(jkh@hmkx.cn)处理。
关键词:
国家医学中心,标杆,建设,医学中心,医疗,水平,国家,区域

人点赞

收藏

人收藏

打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我有话说

0条评论

0/500

评论字数超出限制

表情
评论

为你推荐

推荐课程


社群

  • 第九季擂台赛官方群 加入
  • 手术室精益管理联盟 加入
  • 健康界VIP专属优惠 加入
  • 健康界药学专业社群 加入
  • 医健企业伴飞计划 加入

精彩视频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5秒后自动关闭

您已认证成功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
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忽略 去看看
×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

打赏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

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领取解决方案 您还可以去留言您想解决的问题
去留言
立即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