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T从业人员读书进阶
记得有人发过一个有关医疗信息化从业人员读书的段子,叫HIT从业人员读书进阶:
软件工程▶计算机管理▶科室管理▶项目管理▶心理与行为▶联网思维▶信息中心主任的禅▶佛经▶道德▶颈椎病康复指南▶腰椎间盘突出日常护理▶高血压降压宝典▶精神病症状学▶活着
这个段子用调侃的方式讲出了我们医疗信息人的努力和无奈,不过也引起了我写HIT读书进阶这个系列的兴趣。加之近期有几个新入行的同道让我推荐几本医疗信息化相关的书籍,于是就开始动笔。
2009年开始接触医疗信息化时,我就是从读书慢慢了解HIT一步步成长。高尔基曾经说过“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既然是阶梯就要一步一步的走,所以书也要有选择的一本一本来读。因为个人的精力和视野有限,所以推荐的书仅供参考。
我将读书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强内功,打基础这一阶段应该侧重于读一些医疗信息化基础知识类的书籍,比如医疗信息化的发展历程,医院基本信息系统介绍,运维管理相关等。
推荐书籍:《迈向智能医疗》,《浙江省医疗信息安全管理案例集》,《“军字一号”点滴回望》,《医院ITIL服务管理》,《医院信息化应用知识问题与解答》。
第二阶段——熟流程,精专业
通过第一阶段的阅读已经对于医疗信息化有了初步的了解,第二阶段要通过读书来熟悉医院的各种业务和流程(医疗,护理,财务后勤等),熟悉医院信息系统的设计思路,同时还可以读一些理论性较强的书籍来提高自己的专业能力。
推荐书籍:《电子病历系统功能规范与分级评价标准解读及实施》,《中国医院评审实务》,《医疗卫生行业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实施指南》《医院经济运行精细化管理》,《知道做到-从JCI认证到医院评审》,《Oracle数据库性能优化方法论和最佳实践》。
第三阶段——懂管理,开眼界
最后一个阶段要跳出医疗信息化具体应用层面,看一些关于医院管理,医疗产业发展趋势和医疗信息化发展方向之类的书籍,开阔自己的视野,丰富自己的管理经验。
推荐书籍:《解密华西》,《申康维新》,《互联网+医疗健康-迈向5P医学时代》,《首席信息官的崛起》,《移动医疗路线图》,《向世界最好的医院学创新》,《工匠精神》,《颠覆医疗》,《未来医疗》。
最后推荐几本杂志和网站:健康界HIT专家网(记得看俺的专栏哦)中国数字医学,e医疗(俺的第一篇文章就是在这里发表)。
接下来我就按照三个阶段重点推荐几本。
我推荐的第一本就是陈金雄主任主编的《迈向智能医疗——重构数字化医院理论体系》。陈金雄主任可是大名鼎鼎,他在医疗信息化领域深耕多年,不断探索者与实践,主编了《迈向智能医疗——重构数字化医院理论体系》和《互联网医疗健康-迈向5P医学时代》。现为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医疗信息化分会副会长、中国医学装备协会数字医疗技术分会副会长、中国医药信息学会电子病历与电子健康档案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先后先后被《计算机世界》评为推动中国信息化突出贡献奖(2005),被中国医院协会信息管理专业委员会评为全国优秀CIO(2007、2011),被美国《信息周刊》评为全球50个优秀CIO(2009),获得科技成果奖10多项。
这本书可以说是医疗信息化的百科全书,我把它定义为工具书。在工作中遇到不懂不熟的就查就看,通过阅读这本书使我从一个医疗信息化小白得以快速成长。
简单介绍一下这本书的内容,该书共有17个章节,开头用两个章节介绍了医院数字化发展历程与趋势,并对智能型医院进行了简单的概述,中间部分介绍医院业务所涉及的各个信息系统如电子病历与电子病历系统,临床医生工作站,临床护理工作站,临床路径与决策支持等。书的最后介绍了集成与融合,知识库与知识管理,新技术的应用,项目规划和建设管理。
下面分章节介绍一下此书
第一章:医院数字化发展历程与趋势分析
从医院数字化发展历程入手,重点分析了我国数字化医院建设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智能化是数字化医院发展的高级阶段。本章对比了美国,英国,日本和我国医疗信息化发展现状,使读者了解了医疗信息化的简要历史对于自己从事的行业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在章节的最后重点对“军字一号”做了介绍,“军字一号”之所以有强大的生命力主要得益于系统设计时的6个特点:①病人主索引的概念;②基于临床诊断的医嘱概念;③功能比较齐全;④建立数据中心的雏形;⑤数据结构设计合理;⑥系统可适应性较强。
第二章:智能型医院概述
本章从智能型医院的基本概念,基本条件,信息模型,主要建设内容四个方面对智能型医院进行了详细的论述,提出了智能型医院的六大系统(以电子病历为核心的临床信息系统,以病人全程关怀为中心的患者关系服务管理系统,以医院运营保障为目标的资源计划系统,以医嘱执行为依据的收费管理系统,以组织管理协调为方向的管理与服务系统,以医院科学评价为目标的决策支持系统),五大索引(患者主索引,医嘱主索引,员工主索引,资产主索引,科室主索引)和四大数据中心(临床数据中心,管理数据中心,影像数据中心,区域数据中心)。
第三章:电子病历与电子病历系统
开篇介绍了电子病历与电子病历系统的基本概念,发展历史,功能定位和建设目标,然后论述了电子病历的系统构成,其中包括病人主索引,受控医学术语,临床数据中心。本章中用了一个小节对电子病历系统功能应用水平分级评价进行了介绍,并对中美电子病历系统评价方法进行了比较,有助于读者了解HIMSS评级和我国电子病历系统功能评级的区别。最后介绍了实现电子病历无纸化存储的基本条件和实现步骤。
第四章:临床医生工作站
本章对住院医生工作站和门诊医生工作站的主要系统功能与目前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方法进行了详细的论述。重点介绍了计算机医嘱录入系统和病历文档编辑器。
第五章:临床护理工作站
首先从现状分析和问题入手对临床护理工作站的建设目标进行了阐述,然后分别介绍了临床护理系统的系统构成,即临床护士工作站,移动护士工作站,门诊输液信息系统,重症监护护理管理系统,智能护理呼叫系统,输液监控管理系统。
第六章:临床路径与决策支持
第一小节介绍了临床路径的相关知识和临床路径电子化的必然性以及临床路径软件诞生的背景。然后介绍临床路径管理软件的主要功能模块和发展趋势。
第二小节对临床决策支持进行了概述,进而论述该系统的架构和关键技术,并提出将临床决策支持系统与电子病历集成以便发挥更大价值。最后讲了临床决策支持系统的临床评估,以及如何利用临床评估使该系统更客观更有效的为医护人员提供帮助。
第七章:医嘱闭环管理系统
首先也是基本概念和特征,然后从药物医嘱闭环管理,等级护理医嘱闭环管理,检查医嘱闭环管理,检验医嘱闭环管理,手术医嘱闭环管理,输血医嘱闭环管理,物资,收费与医嘱管理的关系这七个方面对医嘱闭环管理系统进行了全面介绍。最后用福州总院的案例给读者讲了做好医嘱闭环管理的几个关键,第一要有完善的临床信息系统,第二要有规范标准的医嘱项目,第三要建立医嘱主索引,第四要有相应的移动信息系统,第五要有完善的临床知识库。
第八章:临床信息系统
本书将临床信息系统归类为,临床医生工作站,临床护理工作站,电子化临床路径,医嘱闭环管理系统,临床知识库和临床辅助决策支持系统,放射信息及PACS系统,心电与神经电生理系统,数字化手术室和院前急救。由于前面已经对其中的几个系统进行了介绍,所以这一章节分五个小节对pacs系统,lis系统,心电与神经电生理系统数字化手术室和院前急救五个系统,从目标内容,系统构成,系统选型,关键技术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论述。
第九章:患者智能服务系统
现在说起患者智能服务系统大家感觉已经不新鲜了,但在2014年提出这样的概念不得不佩服陈金雄主任的眼光。本章中首先提出建立统一的服务中心为患者来院就诊进行“诊前,诊中,诊后”全程服务,强调了呼叫中心的重要作用,最后介绍了门户网站,自助服务和评价分析系统在患者智能服务中的定位和作用。
第十章:收费管理信息系统
先介绍了世界各国医疗收费的主要模式和我国按服务收费模式的特点,接着用五个小节分别论述收费系统的目标内容。文中对医院就诊“一卡通”的三种支付方式-实时支付,转账模式,预授权模式做了详细介绍和对比,很有借鉴意义。
第十一章:资源保障系统
资源保障系统也就是我们所说的“HRP”,分为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物资管理三部分。每一小节按照目前医院现状及问题,建设目标和内容,系统实现的功能进行论述。物资管理小节分为药品信息管理,医用耗材管理,消毒供应管理和固定资产管理五部分,其中药品管理中详细介绍了住院全自动发药系统,门诊发药系统和静脉药物配置中心管理系统,可操作性强对于医院引入这些系统有很好的指导意义。
第十二章:管理与服务信息系统
为了保证医疗业务顺利开展,必须有相应部门进行管理和质量控制,本章从医疗质量管理,护理质量管理,教学管理和科研管理四个方面论述了医院管理与服务系统的建设理念,目标和功能。
书中提出四个转变即从“终末管理”向“环节管理”转变;从“事后提醒”向“即时反馈”转变;从“事务管理”向“智能管理”转变;从“经验管理”向“标准化管理”转变,对于医院各级管理者很有启发。
第十三章:医院决策支持与绩效管理系统
医院数字化建设从系统功能上可以分为三个层次,首先建设业务信息系统然后完善管理信息系统,最后建立基于数据仓库的决策支持系统,利用数据挖掘分析提升科学决策的能力。本章首先就医院决策分析的现状与问题进行分析,提出系统建设的目标和架构以及系统的主要功能,最后把系统中的关键技术如数据仓库,信息仪表盘等做了一一介绍。
第十四章:集成与融合
“天下大事,合久必分分久必合”,医院信息系统从单机版到部门级到全院级应用各子系统众多,并且涉及多个供应商,多个数据库,集成与融合是必由之路。本章从互操作性,集成模式,集成方案几个方面介绍了医院建设集成平台的过程,提出医院信息集成应该从系统集成,界面集成到最终的数据融合。
第十五章:知识库与知识管理
本书名叫《迈向智能医疗》但在书的最后几个章节才涉及到智能化,原因是如果没有数字化医院建设打下坚实基础,信息的收集和整理还存在问题,那么智慧就将“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本章提出以知识库为核心建立智能医疗体系,实现临床业务智能化,管理决策智能化,患者服务智能化,医院物流智能化,资产管理智能化,楼宇建筑智能化。最后介绍了医学辅助诊断系统,合理用药和处方监测,智能电子病历和质控,智能临床路径,医学知识智能检索等几个基于知识库的典型应用。
第十六章:新技术的应用
因为该书于2014年出版,本章提到的“云计算”,“医疗物联网”,“移动互联网”,“医疗大数据”以及“社交网络”在医疗上的应用现在已经很深入,但是现在来看本书对于新技术在医疗行业的应用和展望还是很有启发。
第十七章:项目规划和建设管理
这是本书的最后一章,之所以写项目规划和建设管理是因为不少医院的信息化建设缺乏顶层设计和整体规划。医院在制定信息化建设中长期规划时,没有对自身信息化建设现状进行评估,没有充分调研和挖掘信息系统使用者的需求,“重项目,轻管理”年度计划内容空洞与需求脱节造成可操作性不强,执行力差……。究其原因是因为方法论的缺失。本章开篇提出用系统工程学的理论进行信息化项目的顶层设计和整体规划,接下来用两个小节详细介绍了制定项目整体规划和做好项目建设管理的步骤和注意事项。特别是书中给出的项目管理者的十项任务对于我们信息主管有很强的指导意义,学习并熟练运用可以保证信息化项目上线的成功。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