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认证 退出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聚焦】权威解读:北京医改新政 告别“以药养医”

2017-03-28 09:16   我爱问医生

2017年,北京告别“以药养医”,同城3600多家医疗机构参与改革。患者医疗费用负担会有什么变化?医务人员的技术劳务价值如何提升?

2017年,北京告别“以药养医”,同城3600多家医疗机构参与改革。患者医疗费用负担会有什么变化?医务人员的技术劳务价值如何提升?医改进入“深水区”,如何让百姓看病就医有更多获得感?北京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与北京城市广播联合推出系列访谈--《医改路上》。

3月27号做客节目的嘉宾是:北京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委员新闻发言人高小俊、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研究员江宇为您解读:北京医改新政,告别“以药养医”

在医改政策发布前就预约了检查的时间,有的还交了费,但实际就诊是在政策实施后。这样一来,已调整的医疗服务价格该怎么缴费?

在改革政策发布之日(3月22日)24时前已预约并缴费且诊疗行为发生时间在改革实施(4月8日)之日零点后的服务项目,诊疗当日实际收费按照改革实施前后价格中较低的价格标准执行;此外凡是在4月8日零点后的服务项目均按新政策收费。

第一,无论患者何时预约,实际诊疗行为发生在改革实施后的,按照改革实施后的价格标准进行缴费。

第二,对于在改革政策发布前已预约且缴费的患者,本着让利于民的原则,不要求患者补费用差价。

同城3600多家医疗机构参与改革。这个步子是不是迈的太大了?

北京是这次医药分开综合改革,是经市政府颁发同意的一项制度改革。第一个重点叫做“取消-设立”,第二个重点叫做“规范-调整”,第三个重点叫做“阳光采购”。第一个特点叫做“同城同价”,第二个特点叫做“改革改善”,第三个特点叫做“三医联动”。

北京医疗卫生体系非常复杂,集中了央属、市属、区属不同隶属关系的医院,被称作“八路大军”。经过总结和分析,觉得试点经验可行、可复制,同时向国家卫计委、国务院医改办进行多次专题汇报,并和中央军委后勤保障部、武警部队后勤部等做了大量沟通,最后决定同城同步推进医改。

医改本身是一个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以这次北京医改新政为例,《方案》确立的三大项改革内容,各省都有相应的单体试点,有些地方试点的突破程度和创造的经验也是可圈可点。北京就三大项改革内容,在全市范围进行全覆盖实施,在阶段性新推进方面,比其他很多省市都走得更快更远,北京医改的经验,对其他地方将发挥现实的示范带动作用。

改革实施后,三级医院的挂号费最低50,知名专家要100元。这是挂号费改个名,涨价吗?

医事服务费的本质,是医疗机构取消药品加成及挂号费诊疗费后,对其运行成本,和向患者提供诊疗服务的医务团队的补偿。

医药分开改革的目标,是切断医院、医生靠“开药”赚钱的补偿模式,引导医疗机构、医务人员,通过提供更多更好的诊疗服务,获得合理的补偿。

医事服务费的设立,加上同步实施的医疗服务价格规范调整,旨在取消药品加成后,为公立医院建立医疗服务价格形成机制及科学合理的诊疗服务补偿机制。

患者就医最关心的是价格,目前调整的这435项医疗服务,价格有升有降,哪些升、哪些降低,怎么考虑的?

2015年全市医疗机构医疗服务项目收入中,检查、化验和卫生材料收入占到66%,而诊查、手术、治疗、护理等与医务人员诊疗服务质量密切相关的项目收入仅占34%。因此,改革的重点是降低以物耗为主的服务项目价格,提高与医务人员技术劳务付出密切相关的服务价格,以充分体现医务人员的技术劳务价值,调动医务人员提高医疗服务水平的积极性,更好地为患者服务。目前本市75%的服务项目价格低于成本,因此现行的价格体系对医疗资源的合理配置带来不利的影响。

通过降低药品耗材费用、取消药品加成、降低大型设备检查等措施,腾移空间,用于提高技术劳务性服务价格,同时配套医保、医疗救助以及综合监管等政策,控制医疗费用的不合理增长,确保医院可持续、医保可承受、患者费用负担水平总体不增加。

药品不加成,会不会演变成多让患者做检查、不该手术的也手术?

单独设立医事服务费,跟具体服务项目是分开的。一来,不希望项目收费诱导医疗行为,不希望医生让你做某个项目,不是出于诊疗需要,而是因项目收费高。二来,也体现了医务人员劳动价值。从5家试点医院看,这条路是走得通的。

阳光采购有多阳光?通过哪些措施来降低药品价格的?老百姓能否从中感受到药价降低的实惠?

动态联动全国省级采购最低价格和全市公立医疗机构采购价格,引导我市同类药品价格始终处于全国较低水平。在采购结果正式执行后,实时关注全国其他省级药品集中采购的结果,按流程动态调整药品的最低参考价格,并在采购平台中设置价格预警功能,实时预警过高价格。

通过药品阳光采购降低药品价格,利润低的药品,会不会出现短缺、断供?

市食品药品监管、卫生计生、发展改革、经济信息委等部门建立协作机制,一方面建立短缺药品储备制度,通过部门之间的信息沟通,掌握短缺药品信息,及时调整药品储备目录,做好药品储备工作,保障供应。另一方面协调我市具有合法资质的企业排产以满足临床需求,如前期心脏手术必须的鱼精蛋白就通过紧急排产予以解决。如断供药品涉及我市生产企业,将采取鼓励企业恢复生产等措施保障供应。

改革后,一级医院普通号,自付部分1元,跟三级医院比,便宜得多。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脑血管病等四类慢性疾病患者还可以享受两个月“长处方”政策,但是慢性病常用药品都能在社区拿到吗?

此次医药分开改革,社区与大医院在可采购品种上实现了统一,社区能够采购到大医院的所有药品,加之前期市人力社保局也出台了社区与大医院的医保报销目录统一的利好政策,相信这两项政策能够极大的推进我市分级诊疗工作,会有越来越多的患者前往社区就医。

但是,这并不等同于所有药品均能在社区使用。在满足患者的基础上,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用药必须坚持医疗质量与安全原则、坚持结合功能定位合理配备药物原则、坚持基本药物优先原则、坚持四类慢病(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脑血管病等四类慢性疾病)药物优先原则。

三级医院药品配备数量平均在800种左右,二级医院药品配备数量平均在600种左右,社区一般在300种左右,所以社区有可能不会将全部药品配备齐全。但为方便患者,特别是慢性病患者在社区取药,我们要求社区机构建立用药缺货登记制度,对患者反映的品种进行缺货登记,并根据登记情况调整药品采购品种,方便群众。

医药分开综合改革后,患者得到的医疗服务会有明显改善吗?怎么来衡量?

新的政策实施后,患者根据自己的病情合理选择就医机构,以往可去可不去看三级医院专家的患者会有所减少,这样会让专家有更多的时间仔细认真的接待和诊治疑难复杂患者,在病房,床位费、护理费的提高也要求医护人员应该更加关注住院患者的病情,加强巡视和查房,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让患者有更多的获得感。

改善医疗服务,从预约挂号到知名专家团队服务、优化诊疗程序等,各区及各医疗机构会制定更细致具体的服务举措。另一方面是加强监督管理,开展住院服务的DRG(疾病诊断相关组)评价;开展医药分开综合改革监测工作,将社会关注度高、服务量大、有代表性的医疗机构纳入监测范围,监测指标包括医疗资源、服务量等92项。

医药分开综合改革后,如果看病就医时有问题需要咨询或举报问题有哪些途径?

为方便群众咨询、举报,政府将畅通4条热线服务电话。医事服务费问题和医疗行为规范问题,可拨打12320卫生服务热线;价格违法问题,可以通过12358价格举报电话、网络等形式咨询、举报,并注意保留好证据材料;医保报销问题,可拨打12333医疗保险服务热线;综合问题可通过12345市民热线反映。

从来也没有绝对完美的政策。检验医改新政成效的一个重要标准,就是看百姓的切身感受。北京医改新政从下月8日全面实施。欢迎大家及时反应问题和建议,请市卫计委和相关部门给予回应。

医改在试点探索中会发现一些新问题,通过解决新问题不断巩固新成效,医改是一个庞大的工程,目前推行的并不是全部,在政策落实过程中,肯定会有不少问题,但卫生部门一直在努力,北京的医疗服务会更好。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医改,新政,聚焦,药品,医疗,价格,患者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相关阅读

相关推荐

  • 如何对抗光老化?
    打开APP 我爱问医生
  • 不是所有的槐花都可以入药
    打开APP 我爱问医生
  • 赞+1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海报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

    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领取解决方案 您还可以去留言您想解决的问题
    去留言
    立即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