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 取消药品加成 药企何去何从
(药品加成的全部取消,医院少了15%的药品加成补贴,药占比从46%下降到40%)两会召开,国务院医改办王贺胜说:2017年要全面推开公立医院的综合改革,全部取消药品加成。这意味着我国公立医疗机构将彻底告别“以药补医”的时代。
传统的医药联合渠道
传统渠道:公立医院是通过服务收费、药品加成收入和政府补贴这三个补助渠道。现行渠道:服务收费和政府补助两个渠道。
不难看出,传统渠道里,药品补贴医生,医生靠开出更多的医嘱处方划药来获得收益,这是一个双赢的闭环。但是2016年底,全国接近6各省份医保告急,医保基金可支持不足半年,为保证基金库存,全国多地采取了上调缴费标准的措施,北京、上海、重庆、安徽等多地调整了社保缴费基数仍然是远水解决不了近渴,破局势在必发,刻不容缓。
医院的困局
“手术费,服务费还停留在上世纪90年代,人工成本却已经上涨了10倍,国家不让公立医院自行定价,取消药品加成完全运营不下去了啊”这是笔者最近在和某三甲医院消化内科主任闲谈听到的原话。三级医院盘子大,人员多,病人种类复杂经营成本持续攀高,在一些经济欠发达省份,财政补贴差强人意的情况下,只能减少医务人员的合法劳动所得,势必会打消医务人员的积极性,造成人才大量流失。在分级诊疗,医联体,社区医院医保比例增加的大背景下,三级医院面对的是前有豺狼后有猛虎进退两难的境地,大量门诊被社区分流,慢性病管理病人被剥离,不得不说,举步维艰。
药企的困局
“小病大病治,大病往死了治,大药小药套着用,不行还有中成药,保健品,敷料药,轻轻松松达目标”这是医改以前中国药企黄金10年的现状,而今销声匿迹,医院入不敷出持续性给药企施压分摊成本,在政策紧箍咒层层剥离下,很多能够变相补贴医生医院的方式已经无路可走,药企只有提高招标价格来弥补因此带来的损失,孤注一掷,却事与愿违。从最近甘肃约谈涨价药商就能看出,国家正在打压抑制,不留任何反扑空间。
转变经营理念势在必行
市场变幻风起云涌,传统老式打法已经适应不了这个新的运营方式了,守旧只能废企业的发展带来更多的局限性,大数据,互联网+,CSO(第三方支持平台),物流入局等各类颠覆传统行业的冲击下,作为一个医药人,要转变经营思路,尝试不同的改变,才能立于不败之地。在大环境里逆势生存,让企业全方位发展。笔者和一位做CSO平台(麦斯康莱)的经营者关于辅共生还是彻底颠覆探讨,他的看法值得与你分享:
“现在的企业动不动就说颠覆,什么是颠覆,不是所有的企业都能颠覆,医药企业进行商业模式转型,眼睛不要单纯的盯着产品,而是看消费者需要什么,真正的需求是什么,现在的移动医疗、智慧医疗、远程医疗、互联网+、CSO等平台,都是在为消费者提供各种类型关于消费诊疗,健康的整体解决方案。可以说,整个医药、医疗、保健、养生、等大健康案最终目的也是为了更好的服务消费者。”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