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医学院的学生,都曾经用《希波克拉底誓言》洗涤过心灵:我愿尽余之能力与判断力所及,遵守为病家谋利益之信条,并检束一切堕落及害人行为,我不得将危害药品给与他人,并不作此项之指导,虽然人请求亦必不与之。而2016年底,央视曝光有医生拿回扣占药价的30%-40%,将已经陷入道德困境中的医生群体,再次抛进了波涛汹涌的漩涡之中。
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通过调查网,对全国12575名公众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74.2%的人认为医生是失去职业操守最严重的群体,其后依次是公安干警、教师、法律工作者、公务员、新闻工作者。近年来伤医事件层出不穷,医生已然成为高危职业,更可悲的是,每次伤医事件发生之后,周围吃瓜的群众一片欢呼。
站在医生的角度,抛开职业的神圣不说,医生应该能够通过自身的劳动获得体面的生活,但现实太过骨感。调查表明,在九类事业单位中,医生的收入列倒数第三。从5(本科)+3(培训)开始,才算跨进门槛,至少还要经过十年的打磨,才能成为一名相对合格的医生。这么漫长的周期,伴随高强度的劳动,无休止的加班,同时要忍受贫穷的折磨。而在当前我们的体制设计中,自动将医生纳入了一个销售的环节,体制的漏洞、现实的不公和利益的诱惑一起将医生向邪恶的方向驱赶,医生群体性大幅度滑坡也就不可避免。
成为商业链上的一个环节,是医生的悲哀,得不到本应通过劳动获得的阳光收入,只能通过灰色收入弥补,更为严重的是,将自己置入了一种有罪的状态,随时有牢狱之灾,同时授人以柄。由此打开潘多拉魔盒,释放出一系列邪恶……医生非法获取收入,充当商人的角色,陷入逐利的冲动,失去患者的信任;患者本来就不信任医生,而一旦发生医疗事故,又是老子给儿子鉴定(现在医疗纠纷大多走司法鉴定的程序而非医疗事故鉴定),解决医患矛盾的正当渠道被堵死,一哭二闹三上吊都没什么用,只能上法院或者砍医生;公安干警心理上同情患者,认为医生既收了黑钱又害了人命,由是作壁上观,名曰不能把医患矛盾转化为警民矛盾;作为另一个沦丧的弱势群体的新闻工作者敢说的话、惹得起的人已经不多了,而打压同为弱势群体的医疗界既无风险,又有快感,关键的是能引起全社会的共鸣,由此胡编乱造、狗屁不通、违反基本常识的各类报道充斥各类媒体的版面,媒体工作者扯下底裤,进行各式各样的裸奔。
在英国国家卫生服务体系(NHS)中,诊所和医院都不卖药。医生开了处方,患者要到独立于医院的药店买药。诊所或医院的处方上列明患者可享受免费取药的13项条件:如16岁以下、16岁至18岁的全日制学生、60岁以上等,符合任何一项条件者到药店取药可以免费。不符合条件者需要支付药费。如果病人需要住院医治,病人的诊治费、药费、住院费则全免,就连膳食也由医院免费提供。这种医药分开的做法可以避免医生给病人多开药或开高价药,因为医生无法知道病人到哪个药店买药,医生和药店串通的可能性较小。
医患之间,陷入了最终不会有赢家的囚徒困境。医改的核心问题之一,应该是建立一种机制,让医生通过技术劳动,过上体面的生活;让患者通过正常的方式,保障其合法权益,满足其合理诉求,从而使医生和患者在一个战壕里对付共同的敌人—疾病。
注:图片来自网络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
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