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认证 退出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大王叫我来巡医 我到医院走一走

2017-01-18 16:18   医节课

从2015年提出,3年时间,全国医疗卫生系统实施“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实现人民群众便捷就医、安全就医,促进医疗服务水平明显提升,人民群众看病就医感受明显改善。

17日,由国家卫生计生委医政医管局和健康报社联合举办的2016年度“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典型经验宣传推广会在北京举行。国内多家在这方面表现优异的样板医院分享了在践行这一行动计划时的经验和思考。

国家在2015年起提出,利用3年时间,在全国医疗卫生系统实施“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通过改善环境、优化流程、提升质量、保障安全、促进沟通、建立机制、科技支撑等措施,实现人民群众便捷就医、安全就医、有效就医、明白就医,促进医疗服务水平明显提升,人民群众看病就医感受明显改善,社会满意度明显提高,构建和谐医患关系,走过两年的“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已悄然成为全国各级医院一种行动上的默契。

回头看看医改进行的这些年,从一开始的概念模糊到现在的分级诊疗、医药分离、建立和完善医院法人治理结构,医改已经进入深水区,即使仍然困难重重,阻碍多多,但社会的飞速发展容不得医院游离于社会管理职能外。反过来看,来自各方面的压力,也同时逼迫着每一家医院去改变,无论是形变还是质变,都要贴合当前的社会生态。

走进国内一些医院,以前的印象无非是,空气中弥漫着来苏水的味道,挂号窗口和取药前永远是长长的排队等候队伍,住院都得排号。反正,只要进到医院,就俩字“等”“跑”,何为“跑”,一楼挂号,二楼看病,一楼缴费,三楼做检查,四楼查血,注定你要一直穿梭在人群中。这样的就医体验,成了很多人对医院的固有印象。

医改进行了这么多年,医院的变化有目共睹,医院的核心生产过程就是高水平医疗服务的提供过程,激烈的竞争让医院开始注重患者就医体验,硬件设施的升级改造,周到热情的服务,专家团队的能力等等,都成为医院吸引患者的条件。

作为移动互联时代的新生事物,“互联网+医疗”引起了医院的高度关注和应用。国内大部分医院已经开始了远程就诊、网上预约、挂号、支付、复诊等功能,方便患者预约就诊、查询结果,减少患者排队次数,缩短排队时间。

山东省立医院在首推“团队阶梯式”预约,即针对患者易扎堆的热门专业、知名专家,经与科主任充分沟通后,建立预约专家团队,一旦目标专家号满,自动跳转推荐同专业其他专家,依次跳转,有效解决了患者盲目跟风致挂号难问题。山东大学第二医院建设的“无围墙”医院更是独树一帜,“无围墙”医院的构建主要是借助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物联网等新兴信息技术手段,将传统意义上局限在医院内部的医疗服务推送至患者,实现患者与专业医疗资源的零距离对接。

这些将互联网融入医疗改善医疗服务的行为,目的是提升患者就医获得感,在驱逐旧沉珂的同时,迎来了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只要医院管理者目光不短浅,我国卫生事业将会迎来新的机遇。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巡医,医院,大王,互联网,医疗,患者,专家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相关阅读

赞+1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海报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

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领取解决方案 您还可以去留言您想解决的问题
去留言
立即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