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篇海外研修报告《德国比勒菲尔德培训》
德国比勒菲尔德EvKB医院研修体会
延安大学附属医院心内科冠心病一病区 李飞
专科医生赴德国研修项目 第十一期
弹指一挥间,三个月的德国研修即将圆满结束,在这里提笔开始书写我的学习体会时,突然感觉到在这里度过的每一天、发生的每一件事、遇到的每一个人都变得如此的清晰,历历在目!今年我有幸参加了由国际应急管理学会医学委员会(TEMC)组织的中德研修项目选拔,在经过激烈的层层竞争考核和医院的推荐,最终成为了“第十一期德国研修项目”学员之一,同时也得到TEMC的信任与重托,肩负着本期研修团团长一职。在秋高气爽的九月带着无限的渴求和忐忑的心情来到了美丽的德国西部城市------比勒菲尔德(Bielefeld),比勒菲尔德市是德国西部的一座中等大小的城市,隶属于北莱茵-威斯特法伦州,该州人口超过1800万,是德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比勒菲尔德市始建于1214年,以食品加工、信息技术和制造业为主。城市生活环境十分整洁优美,是一座公园般的城市。而我所学习、工作、生活的比勒菲尔德基督医院(Evangelisches Krankenhaus Bielefeld,EVKB)正是位于这座城市的中心地带。现将我在这里的点点滴滴,通过我的所见所闻所学与大家一起分享。
Sparrenburge古堡
整洁的医院环境
一、医院环境和构成
比勒菲尔德基督医院(Evangelisches Krankenhaus Bielefeld,EVKB)位于比勒菲尔德市标志性建筑-Sparrenburge古堡的下方,依靠托伊托堡森林而建,历史悠久,始建于1867年,在二战时受到盟军的轰炸,后重新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了修复与扩建,目前是一所集临床、教学、科研、预防为一体的综合性医院,也是该地区最大的临床医院,医院的设计采用了开放式的理念,十几座古老而又崭新的哥特式建筑的行政、病房等大楼掩映在郁郁葱葱的树林之中,并且分布着大大小小的各式花园,令人心旷神怡!该院是明斯特医学院和佩琪大学的教学医院,有一个总院和2个分院,医院有4100多名医务人员,设有1800张床位,有30多个临床科室和研究治疗中心,其中以神经中心、心脏中心、泌尿抑制中心、腹腔中心、乳腺治疗中心和心理医学中心专业最为突出。
二、科室概况
我所在的心脏中心设有M1、M2、IMC和ICU4个病区,90多张床位,23名医生,科室主要收治冠心病、各种复杂心律失常、各种先天性心脏病、高血压病、心力衰竭等病种。我所师从的导师是心脏中心主任Dr.med.Carsten W.Israel教授,他曾担任欧洲心脏节律协会主席要职,在起搏器治疗快慢型心律失常、心衰和左心耳封堵方面有很深的造诣。
科室每周一中午进行一次科室例行的病例讨论,讨论会有主任亲自主持,病历摘要由科室秘书负责整理打印好后,发给每一位上级医师,先由住院医师汇报病历后,再由每一位上级医师负责本组的住院医师的病例分析,并提出问题和住院医师共同讨论,最后由主任总结,在我参加的每次讨论会,都会被他们浓厚的平等的学术气氛所感染,不由得心生钦佩之感;
科室每周一至周五早晨进行查房,查房时,除了主治医生外,还会有主管护师一同参与,并且对治疗和护理共同制定方案,真正做到了全方位的诊治。查房也很有讲究,参加保险的种类不一样,所接受的查房医生级别和周期也会有所区别,比如参加了公立保险,你的查房主要由主治医师来进行,当然主任医师也会一周查一次,如果你有额外的商业保险,那么主任查房就会有一定的次数要求,保证你能享受到商业保险带来的额外待遇。
与导师Dr.Israel一起
二、高效的合作团队
心内科的手术分别在两个导管室进行,第一导管室除了本院医生使用外,院外的医生也可以使用,而且每天的手术基本在7点钟开始,这样在大大增加工作效率的同时,也减少了不必要的浪费,因此每天的工作很早就要开始,手术程序安排也非常科学合理,每一位患者在手术前后,均有护士操作心电图检查,并交给手术医生阅读签字,术前的准备工作由2个护士完成,包括监护、消毒、铺单、麻醉、器械的冲洗、安装,等待医生手术,术中有可能护士要进行气管插管、配合医生完成部分手术操作,比如打压力泵扩张球囊、心脏超声探查、血管内超声(IVUS)等,另外一个护士则在操作间观察血压、记录压力和术中用药。复杂的手术比如左心耳封堵术(LAA),则需要两位主刀医生、一位食道超声医师和麻醉护士共同来完成,记得在一次LAA的手术中,手术没开始多久,患者便出现了呼吸困难,动脉血氧迅速下降,护士通过准确的判断,及时的给患者进行了气管插管,患者生命体征逐渐转稳,为成功手术赢得了时间,我深深被他们护士的高专业水平所触动。
门诊一角
CRT-D植入术
LAA手术
三、分级诊疗体系
与国内的医院相比,德国的大医院并不多,只有重大疾病和急诊才去公立医院,一般看病都到各个街区的诊所就诊,这样就分流了患者人群,大医院并不拥挤,这跟国内有很大区别。不过德国的诊所非常发达,水平也很高,一般来讲,都是由2-3个医生组成,普通性的治疗诊所都能完成,如果患者的确需要做手术,只要诊所医生有资质,就可以在大医院的导管室进行介入手术,也可以转至上级医院治疗。德国人选择诊所就诊,第一是就近原则,因为每个德国人都有相对固定的诊所,不会随便就诊,这样,固定的医生对病人情况相对比较了解和熟悉,就诊程序也相对就比较简单;第二是根据诊所专业特长。德国诊所的医生一般来讲都相对在某一专业上有特长,医生会根据自己专业特长来确定这个诊所的重点诊疗方向,一般不会超过5个科目,大都以一个科目为主。
四、全民免费医疗
德国的医疗体制非常完善,原因在于西医诞生于德国,因此德国的医疗从业人员的经验丰富、素质很高、医疗设备和条件等各方面实力都比较强。其次是德国相对完善的医疗保障体系,这个体系对德国人的日常生活有着重大的影响,而且这个体系全世界都在借鉴。众所周知,现代社会保险发源地是德国,1883年德国首先颁发了医疗保险法,这个法律的颁布,开创了现代社会保险的先河。德国的医疗保险,涵盖了每一位公民,不分身份、地位、职业等,换句话说,德国人只要交了保险,就能享受到免费医疗。德国的保险也分为两种,一种是公立性的,一种是私立性的。公立性的是法律规定的,由专职机构来管理。第二种是补充性保险,也叫私立保险,其作用是在公立保险的基础上增加了保险服务项目,相当于国内的商业保险。因此,在进行好多手术时,医生并不会从经济层面考虑诊治,而是选择如何能够更合理的治疗。
五、先进的信息管理系统
医院的患者信息管理系统非常先进。每一个患者每次住院及门诊的诊治经过均输入电脑长期保存。在门诊的旁边就是医院的病案室,由专科医生的秘书完成病历的整理。接诊时可以随时调出患者之前的病历资料做参考,也便于长期随访及临床研究,保证了信息的真实性和完整性;每一个手术患者的手术操作及使用器械、药物、参数,均由导管室的护士详细记录,保证了介入操作高质量完成,同时有利于监控手术过程和临床研究资料的收集,这与国内非常不同。
六、人文关怀与和谐的医患关系
医院的所有楼房都有密闭的走廊相连,中央空调和全年可用的暖气保证了整个医院24小时维持恒温;随处可见的洗手液和消毒液放置在了医院走廊、门厅、病房、手术间、餐厅等各个角落,医护人员每接触一个患者均会前后消毒洗手,保证了医患双方的安全;各个检查室的旁边全部设有四通八达的电梯,便于不能行走的患者可以躺在病床上完成各项检查,同时也发现了在每一个推送患者的轮椅后边均配备有小型氧气瓶,便于患者吸氧;随处可见的简单而又温馨的候诊休息处,配有电视机、咖啡、杂志等,常常会有病人在那里安静的翻阅着杂志,手术室的设计也非常注重人性化,布局合理,每一个手术室都会安排有休息区,会为手术医生提供休息的沙发及咖啡、水果和甜点,在紧张的手术间隙能够得到一定的放松;在术前的准备工作中,手术室的护士均会与患者进行交流,并且用铅围裙遮住患者的隐私及非手术区,减少了患者的X线辐射,起搏器术后会仔细向患者交代注意事项,无不体现着人文关怀。德国的医患关系也非常和谐,我想这是因为建立在成熟的国家医保制度和良好的国民素养之上吧!
防护措施
医生休息区
候诊区
配备有氧气瓶的推车
七、先进的医疗设备
医院的门均设有电子密码锁,只有输入密码才会自动打开,所有的区域均设有感应灯照明,更衣间的拖鞋架就是一个自动消毒机,所以会保证你每天更换到干净的鞋子,手术间的无影灯,也可以由术者用脚来调节亮度,手术室内配备的超大显示器,能够与所有的电子设备兼容,可以将手术影像、心电监护、程控仪、超声影像同时显示出来,非常有利于术者手术的操作。同时配备了mini超声仪、IVUS、FFR等先进设备,为成功完成冠脉左主干病变、分叉和CTO病变提供了保障;另外,德国急救体系也相当完善先进,在医院的大草坪中央和住院大楼的屋顶分别有两个直升机的停机坪,如果遇有急危重患者,112急救会直接派出直升机与地面救援相互配合。
先进的急救系统
IVUS设备
总之,短暂的三个月海外学习就要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了,但是我的学习之路才刚刚开始,还有许多的知识需要我去学习、涉取、提炼,我将会把我在德学习到的先进医疗技术与德国人严谨的工作态度,运用到以后的临床和科研工作中,不断完善自我,为祖国和医院的发展、人民的健康尽自己的绵薄之力!在我即将完成我的学习报告时,恰逢西方的感恩节!值此节日,我要感谢TEMC及医院给我提供这样宝贵的学习机会,Thank you for everthing!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