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认证 退出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人文精神是医学的温度

2017-01-10 15:19   医节课

有时是治愈,常常是帮助,却总是抚慰。

“技术落地,思想悬空;技术裸奔,人文丢失”。

近些年来,我国医疗技术突飞猛进,突破性科研成果屡屡曝光,然而,医患矛盾却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紧张局面。究其原因,人在快速发展的社会中,对利益盲目的追逐,让其丢了自己的本性!

我们身边发生的这些伤医、仇医、杀医事件,把医生与患者的关系搞得不像鱼与水,倒像矛和盾,人们不禁要问,医患关系到底怎么了?八个字:医务人员“职业倦怠”;患者“心浮气躁”。这种现象的出现早有迹象,只是医院管理者在追求政绩的过程中忽略不计了。

现实的严酷让医院管理者不得不思考医院管理改革的方向与路径。“科学主义和技术至上是现代医学的一块致命伤,也是现代医学的一块‘心病’,它使我们的医疗队伍离人文越来越远,使医患关系到了剑拔弩张的地步。”山东省医师协会会长、山东省千佛山医院院长孙洪军感慨。

现阶段,国内医院人文管理的水平不够完善,人员工作安排与分配不合理,不能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更无法实现"人尽其才",阻碍了医院管理工作的科学性,不利于医院的良好运转。针对这一现象,公立医院改革迫在眉睫。医改不仅需要改变体制和机制,更需要提升医院管理者的水平和医务人员的医学人文素质。不仅要加大投入改变硬件建设,更需要打造彰显人文关怀、营造和谐医患关系的软环境。

“人文是‘道’,技术是‘术’。医学的本质属性是社会性和人文性,医院人文环境是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是医院的软件因素,包括医院人际环境、医院与社会公共关系的环境状况及心理状况。它具有引导、凝聚、激励、协调、辐射等功能。

人文建设其实就是医院医德的体现形式,一位美国医生留在自己墓碑上的墓志铭这样写道“有时是治愈,常常是帮助,却总是抚慰”。美国作为世界上的发达国家,在医院管理上有自己的独特的方式,急诊、家庭医生、分级诊疗制度相对完善,这点我们国家一直在学习中,但是我们学习的往往只是技术,是表面,患者找到医生是就医,但是仅仅是让你医治他吗,不是,白岩松老师说过一句话记忆尤深:患者找医生除了看病,主要还是想从医生这找到希望……

这就是人文,不是刻意而建的人文,是作为一个医生骨子里流露,面对病人时首先给病人的感觉是看到这个医生就有了信心,有了活下去的希望,但是我们国家的医生目前还没达到这种让病人看到他就等于看到了生的希望的状态,所以,我们提倡建设人文医院,形上的东西我们可以去打造,我们缺乏的是对这个专业神圣性的尊重,是对自己拯救者定位的缺失。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医学,人文,温度,医患关系,医院,医生,技术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相关阅读

赞+1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海报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

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领取解决方案 您还可以去留言您想解决的问题
去留言
立即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