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认证 退出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当戒权欲——由李立国被查想到一篇旧作

2017-01-10 14:33

利欲熏心必然会权欲熏心,到头只能来落个身败名裂的下场,也算是咎由自取,自作孽不可活吧?作为公立医院管理者,当以此为反面教材,戒之,戒之!

日前有媒体披露,原民政部部长李立国在被免职70多天后被中纪委审查,同被审查的还有原第一副部长窦玉沛。由此,笔者联想到3年前就李立国在国家民政部部长岗位上“屈尊”担纲中国慈善联合会会长一事所写的一个言论稿,此文写成后发表在笔者所主编的2013年第5期《医界》上。在这篇题为《由民政部长兼任慈善联合会会长产生的联想》的言论中,笔者就李立国把手伸向社会组织的行为,以“联想”的方式坦率地表明了反对的立场。好在文字不长,现原文照抄如下:

“联想之一:民政部这一举措,是否体现了对中国慈善行业健康发展的高度重视?按照惯常的官场思维,答案笃定是“yes"!直到现在,用“一把手”兼任某些衍生机构的头头脑脑来证明对某件事情之“高度重视”的做法,不依然屡见不鲜?但仔细想想,不对了:这一认定岂非从反面证明了社会组织自身存在的可有可无?试想,如果一个社会组织既然连自己的法人代表自己产生不了也要“借”政府主管部门负责人来担任,这个组织还有存在的价值和必要?但如果举国都来效法民政部是不是就万事大吉?比如让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主任兼任医学会会长和医院协会会长,让商业部长兼任商业联合会会长,甚至还可以索性来个“一套人马两块牌子”,如此一来固然极简便极整齐极便于运作,但总让人觉得有些滑稽有些黑色幽默的味道:伏蛰伏于政府的羽翼之下,吸吮着权力的乳汁,这样的社会组织能够一飞冲天、翱翔万里?

联想之二:政府主管部门该如何从行动上与党中央保持一致?我国新的中央领导体制形成后,一个令世人曙目且好评如潮的举措就是将改革的矛头直指政府职能的转变,在遏制公共权力的非公共运用、防止公共管理甚至借公共管理之名行侵害公共利益之实方面打出了前所未有的“组合拳”。这不仅回应了国人此前的殷切期盼,且给人们带来了新的希望——中国的社会管理终于有希望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了,喊了多少年的“小政府大社会”管理格局终于有希望从口号走向现实了,诸多有识之士关于“把权力关进笼子”的呼吁终于得到富有实质意义的回应了。在这种大环境下,民政部上述举措却让人怎么想都觉得是在逆势而为,借用赵本山和范伟小品中的语言——让人怎么“捋”也觉得有点“乱”。其实即使不用刻意去“捋”即使按照常识去判断,一个现任政府部长去兼任一个社会组织的牵头人,且这个社会组织恰在其所主持的政府部门的监管范围内,纵然有千个理由万套说辞,也难以让人信服。汪洋曾经指出,政府要退,政府退了多少,社会就长出多少。但如果政府部门不但不退,反而用权力嫁接的方式大踏步前进呢?那样社会改革的结局将会如何?总之,同许多领域的改革一样,中国社会管理领域的改革也呈现“两头热中间冷”的状态,这一改革实质上也是一个有关各方利益博弈的过程。作为社会组织主管部门的民政部门,对这一领域的改革无疑比其他政府部门负有直接更重大的责任,理应发挥树立好形象,发挥正能量,做好领头羊。

联想之三:如何从遏制敛权游戏由官场向社会组织延伸入手来促进社会组织的健康发展?从历史上看,我们对社会组织的重视有一个渐进的过程。与此相对应,在社会组织的培育和发展方面所采取的相关措施特别是组织架构的搭建方式,也有一个逐步调整的过程。从社会组织主要负责人的选用角度来说,如果说在社会转型初期,由退出一线领导岗位的政府部门负责人担纲还有其正当性、必要性与合理性的话,那么随着社会管理领域改革的深化,这一做法将自然而然地淡出。作为清醒的有担当意识有历史使命感的政府部门负责人,完全应该与时俱进、顺势而为,完全应该把中央领导的决策化为本部门的实际行动,如果不仅把手中的权力揽紧不放,还体制内外通吃且吃相难看——“我的就是我的,你的还是我的”,岂不令人瞠其目而结其舌?”

现在看来,上文中关于李立国窦玉沛等人“吃相难看”的原因已然露出端倪,那就贪腐的欲望在从中作祟。利欲熏心必然会权欲熏心,到头只能来落个身败名裂的下场,也算是咎由自取,自作孽不可活吧?作为公立医院管理者,当以此为反面教材,戒之,戒之!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李立国,戒权,旧作,政府部门,组织,社会,权力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相关阅读

赞+1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海报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

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领取解决方案 您还可以去留言您想解决的问题
去留言
立即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