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医院幕僚看公立医院去行政化
2013年十八届三中全会,公布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开启了医院去行政化的大门。
医院去行政化实施了三年多,主要实施的是去除医院行政级别、建立医院法人治理制度,将医院推向市场,也意味着医院获得行政拨款的路径,越来越难走。但是医院推向市场,参与自由竞争时,要去的行政化不仅仅是去除行政层级就能完成的。
医院法人治理制度,不仅仅是一张证书的变化,而是牵扯到医院管理各方面,对于临床科室来讲,这种变化的影响较小,但是对于医院行政管理部门而言,这种变化应是渗透到整个工作流程之中的。
法人、级别等问题都属于上层设计的考量,在这样的政策之下,吃了几十年大锅饭之后,如何面对医疗市场踏入资本化,如何面对市场?如何应对去行政化?作为医院的行政人员需要做什么?怎么做?这可能影响到医院的生死。
医院的法人治理之路,刚刚开始,经验不足、人员缺失是大家都遇到的问题,变革该如何变?都有摸着石头过河的感觉,美国经验、欧洲经验,对于医保这类大课题有效,但对于医院管理的细致工作,却有些摸不着头脑,梅奥的历史背景、人文环境,这些在医院管理上都不可复制,怎么办?我们不妨将眼光放在周围,看看台湾长庚医院是如何做的。
长庚医院建成于1976年,当时台湾面临医院服务态度不佳、医师收入比照公务员实行固定薪资合同制,且无成本资源控制观念[1]的环境,现在经过几十年的摸索,长庚医院现在不仅遍布台湾各地,还在大陆建立了多个分院,而且还建成了两所大学、一个养生文化村、两所护理之家,使长庚体系覆盖医疗、护理、养老全范围。
“医管分工合治”、“责任经营制度”、“医院幕僚”……都是长庚通过多年管理所摸索出的经验,但切题而论,对于去行政化,我想仅从医院幕僚模式进行管理方面的讨论。
幕僚制度源于春秋战国,专指在幕府中辅助幕主进行决策或处理事务的人。说到“医院幕僚”就不得不说到一个人,那就是长庚医院的创始人——王永庆先生,幕僚制度并不是最先运用于医院的,而是王永庆先生在其创办的台塑企业中所推行的一套管理制度,台塑总管理处由专业管理幕僚与共同事务幕僚两大类部门构成[2],而在长庚医院,也形成了一套以医院行政中心为主导的幕僚制度。
对于医院幕僚制不再进行过多介绍,只是简单的介绍一下,去行政化下,借助于长庚的经验,我们该如何做?
一、转变思想
人“管理型”转向“服务型”对于现代医院管理制度是一项极大的挑战,在原有公立医院系统中,临床科室处于整个系统的最下层,但是对于医院而言,整个收入的主要产出机构就是临床,所以“管理型”医院往往导致临床科室怨声载道,要么让不懂的人管懂的,事倍功半,要么让懂的人管懂的,医疗专家被大量行政事务纠缠,大有高射炮打蚊子的架势。
体制的最低端和产出的最前沿之间的悖论,使改革走向死胡同,无论怎么做都难获得支持。过多的行政色彩,使所有的后勤科室,都为管理所累,权力向上集中,即影响了临床的积极性,又增加管理的责任。
将权利下放,让科室主任管理好科室,后勤行政部门,做好服务工作,让临床科室更好的运转,这是现代医院管理制度的核心。
仍以长庚为例,整个医院由两个平行机构组成,一是专业委员会,即由各行业的专家评估医疗作业程序、医疗方案、护理质量等内容,二是医院行政幕僚,在整个医院层面设立行政中心,作为医院的“共享管理服务中心”,负责医院的各类行政事务。在各科室,科主任被赋予经营医疗服务的权力和责任,而行政中心派驻专科经营助理,科室主作负责医疗服务、教育训练、学术研究、医务行政等事务,经营助理负责科室制度拟定、经营分析、设备使用分析及管理、项目改善等工作。
二、精细化管理
医院庞大的行政机构工作人员做什么?我想不应是去监督临床科室,而是通过各自的专业协助临床科室进行数据分析、路径改革等,提高医疗质量、提供医疗效率,以更好的实现医疗的合理利润。
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这句话并不陌生,但到了医院中,这句话似乎却很难执行。在医院管理中,这句话要从两方面理解,一是在医疗层次,在所有的医疗问题上,最专业的人当然就是临床上的医疗专家,医疗问题不应成为行政工作的一部分,医疗专家十几年的学习经历和几十年的行医经验,无论多老资格的行政人员都无法获得的。二是管理层次,管理是一个系统学科,是研究在现有的条件下,如何通过合理的组织和配置人、财、物等因素,提高生产力的水平,是许多知识的综合运用,医学专家将精力投身于此将造成大量的浪费,而应将管理交由专业的幕僚或职业经理人完成。
人员缺口是现在医疗职业经理人制度的短板,但这个问题也并不是不可解。以医疗设备利用率为例,通过数据收集得出设备利用率,通过更优的工作流程方案、绩效方案,将设备利用率提高,这是使用医院原有的设备科、财务科、审计科人员工作就能完成的事宜。在原有的人员框架下,类似的工作还有很多。通过精细化管理,让临床科室取得更高的收入,无可厚非。
公立医院去行政化,不是去掉几个编制,少拿多少补贴,而是内外兼治的过程,在市场经济下,医院去行政化,对于医院是机遇,也是挑战,这是所有医疗管理者需要思索的。如何更好的建立现代医院法人制度,随着医改的大潮,不是做与不做的问题,而是如何做好的问题。
参考资料
[1]《向长庚医院学管理》,王冬、黄德海著,化学工业出版社,2016年版,第二页
[2]《济世有道——解析台湾长庚医院“合理化”管理》,李荣融等主编,清华大学出版社,2015年版,第69页。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