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常说,医学是有局限性的,但追求科学进步的脚步却永不停歇。2016年,北医三院又有一批新的医疗技术,经过严格的审批和长期观察,转为常规技术普及应用。新技术带来新的希望,让我们来看看这些技术都有哪些吧~
项目团队
北医三院心脏中心
项目负责人:凌云鹏(右三)
团队成员:
郭丽君、王贵松、牛杰、崔鸣、张永珍、韩江莉、张喆、崔仲奇、吴松、杨航、宫一辰、付元豪等
从1名患者的救治经历谈起...
五十六岁的冯先生是一名土生土长的北京人,从2015年初开始,便时常觉得胸前总有一阵阵紧缩的感觉......在孩子的陪同下,冯先生来到了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做了冠脉造影检查。
检查结果让他大吃一惊!心内科医生遗憾地告诉他:“心脏的冠状动脉三根血管均存在严重狭窄,尤其是前降支钙化严重,已经不适合放支架了,需要做搭桥手术。”
时值电影《老炮儿》热播,本该接受搭桥手术的六爷最后倒在冰面上的场景时不时的萦绕在冯先生脑海,他接受了医生的建议。但是,一想到搭桥手术不仅留有20cm长的刀疤,还需要锯断胸骨,冯先生就直觉得头皮发麻......
针对冯先生的顾虑,心脏中心凌云鹏教授和郭丽君教授经过详细术前讨论和病情分析,为冯先生制定了最合适他的手术方案:分站式杂交手术。这种手术既能解决全部的冠状动脉血管病变,还能免受断胸骨之苦。
2016年4月下旬,冯先生接受了小切口冠状动脉搭桥手术,仅仅通过一个6cm的肋间切口,出血不到50毫升,凌云鹏教授就将前降支重新恢复了血液供应。四天后,郭丽君教授通过介入的手段为冯先生的回旋支和右冠状动脉植入了两枚支架。
术后,冯先生顺利康复出院,再没出现过胸部不适的症状,萦绕在他心头的阴霾也随之消散了。
技术名称
分站式杂交手术治疗冠心病多支病变
技术内容
近年来,冠心病的治疗技术总体上向微创方向发展,但对于多支血管病变而言,单纯介入支架或者冠脉外科搭桥各有利弊。
杂交手术同时结合了介入和外科治疗的优势,改变单打独斗的传统格局,实现了外科手术和介入治疗的多兵种联合作战。
对于冠脉多支病变的患者,小切口冠脉搭桥能微创解决前降支的血液供应,并同时具有良好的远期通畅率,而介入治疗则能在开通回旋支、右冠状动脉方面大展拳脚。最终,杂交技术在不停跳,不断胸骨,创伤最小的前提下完全解决了三根冠状动脉的血液供应。
与传统治疗方法的区别?
传统冠脉搭桥
能解决全部冠脉三支血管病变,做到完全再血管化,同时前降支使用乳内动脉桥进行吻合,能够大大提高桥血管远期通畅率,十年通畅率能够达到90%。但手术创伤较大,同时对于升主动脉多发斑块的患者,升主动脉吻合操作容易导致重要脏器栓塞。
冠脉介入支架
创伤小,不需要开胸手术,但对于复杂多支冠脉病变无法凑效,且支架的远期通畅率低于乳内动脉桥,术后出现再狭窄的风险相对较高。
杂交技术
结合冠脉搭桥与冠脉介入支架的优点,既能通过微创手术将乳内动脉与前降支进行吻合,达到良好的远期通畅率,避免了升主动脉操作,同时通过支架技术开通非前降支血管,做到完全再血管化。
此项技术适合哪些患者?
适用于冠脉多支病变需要搭桥手术,但同时回旋支和右冠状动脉病变较为局限,可以行冠脉介入支架治疗的患者。
本项技术在有效和安全的前提下为患者提供更加微创的治疗方案,有效的消除了部分需要进行搭桥手术的患者对于搭桥手术的恐惧心理,使得老炮儿的悲剧不再重演!
文 | 北医三院心脏外科 杨航
编辑 | 孙静
摄 | 苏天是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
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