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杨杰孚教授从小有两个梦想,做一名救死扶伤的白衣战士,抑或做一位教书育人的灵魂工程师。如今,已年过半百的他却将两个职业融合在了一起,一边治病救人,一边授业解惑,为心血管疾病临床、科研及教学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在他看来,能够使患者摆脱病痛的折磨,能够带出更多优秀的医学人才,是他一生最幸福的事情。
起搏器植入术 让生命之光重放光彩
杨杰孚是中央保健委员会保健医,2016年获中央保健委员会及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颁发的“中央保健委员会突出贡献奖”,同时2016年增补为“中央保健委员会专家组成员”。他也是北京医院心血管内科及心脏中心的学科及学术带头人,他迄今独立完成心律失常介入治疗手术4000多例,其中植入器械平均年龄85岁,最高年龄99岁,成功率100%,并发症发生率仅0.4%,均低于国内外文献报道。他主持的国家科技重大事项“心脑血管疾病新药临床评价技术平台”研究,为我国构建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国家级心脑血管疾病新药临床评价平台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除了自己搞科研外,杨杰孚还带研究生。作为北京大学医学部教授、四川大学博士生导师,他将国内外心血管领域的最新进展报告给大家,同时结合自己的临床经验讲授课程。杨杰孚认为,只有将自己研习来的经验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学生们,才能让更多的患者受益。
海外深造归来 把先进技术带给祖国人民
天资聪颖的杨杰孚在大学里学习成绩优异,由于表现突出,被北京医院选中,使年轻的杨杰孚踏上了人生的重要台阶。
在北京大学学习期间,杨杰孚想要了解更多国际顶尖的医疗技术,造福百姓,自己主动联系了澳大利亚阿德莱德伊丽莎白女皇医院做访问学者,并且两次赴澳大利亚学习,主要从事心血管疾病、冠心病发生机制、药物治疗的研究,也做临床工作。由于杨杰孚出色的表现和一丝不苟的精神使他很快掌握了国际顶尖的医疗技术,获得了国外医师和患者的一致好评!甚至在杨杰孚准备带着学到手的技术和记在心里的经验,再次回国时,其所在的皇家佩斯医院提出给他加倍的工资来留下这个罕见的人才。然而杨杰孚一天都没有多待,义无反顾地回到了祖国的怀抱。他说:“在别人的国家,只能获得那些虚空的名誉。除了祖国,世界上没有任何地方能够带给中国人最大的机遇和价值。”
心系大众百姓 病患心中的好大夫
杨杰孚医生迄今为止为患者进行心律失常介入手术4000多例。每台手术时杨杰孚医生和他的团队都会穿着一袭铅衣,忍受着三四十斤重的铅衣重量和相当于拍200多张胸片的辐射,且这样的手术一做就是二十多年,杨杰孚医生及他的团队始终任劳任怨!
杨杰孚始终把医生的本职看成是自己最重要的工作。他理解病人对医生急切的期望,知道自己肩上担负着沉重而神圣的生命的希望。并且他并不盲目给患者制定手术方案或者进行药物治疗,而是从各个角度分析病患的致病原因。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就是,“我很反对一生病就盲目用药。”
积极参政议政 关注医疗改革
作为致公党北京市副主委、北京市政协常委及北京市东城区人大常委,杨杰孚在完成本职工作的同时,还挤出时间积极参加社会活动及参政议政工作。为医疗卫生改革,缓解人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等问题积极建言献策。
并且杨杰孚医生也十分关注现在的“互联网医疗”的建设,并且为了推动“互联网医疗”的建设,积极加入互联网医生集团联盟,“心脑血管互联网医院O2O平台”就是其在长期的调研建设中加入的。
杨杰孚认为当今世界,互联网日益成为创新驱动发展的先导力量,深刻改变着人们的生产生活,有力推动着社会发展。如今,互联网加速渗透到各行各业,成为产业升级、服务惠民的活力之源。“互联网+医疗健康”将成为未来中国医疗健康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医疗健康服务模式也将产生巨大变革。
杨杰孚谈到,加强资源共享和行业交流,为在线服务平台提供丰富的专家资源和技术支持、规范服务标准,探索和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远程医疗创新发展模式,将有助于为广大患者提供优化医疗服务,进而推动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
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