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公民器官捐献进入互联网+时代

2016
12/29

+
分享
评论
潘昌明
A-
A+
近期,国家卫计委下属的中国器官移植发展基金会22日在支付宝医疗服务平台上线了“器官捐赠登记”功能,支付宝实名用户可一键完成登记,过程不超过10秒,中国器官捐献登记工作由此进入了“互联网+”时代。

器官捐献的概念在中国离绝大多数老百姓的生活较远,笔者第一次对器官捐献的感性认知来源于大型医疗纪录片《人间世》。

在第三集中,讲述了焦俞年仅25岁的生命结束时,年届花甲的父母在极度悲伤中,将心比心,希望别的家庭不要承受他们的痛苦,清晰而坚定地提出了捐献儿子器官的请求。华山医院 OPO(器官获取组织) 团队为完成捐献肝脏、肺脏、两个肾脏和个角膜的整个过程,真实、震撼。第三集取名《团圆》寓意着焦俞的大爱,舍弃了自家的团圆,让更多濒于绝望的家庭重享团圆。《人间世》感动了无数的观众,因每一个生命的个体都承载着对生命的敬畏和尊重。

近期,国家卫计委下属的中国器官移植发展基金会22日在支付宝医疗服务平台上线了“器官捐赠登记”功能,支付宝实名用户可一键完成登记,过程不超过10秒,中国器官捐献登记工作由此进入了“互联网+”时代。支付宝用户在APP首页搜索“医疗服务”进入医疗服务平台后,可通过“器官捐献登记”的应用进入登记页面,该页面由中国器官移植发展基金会管理。

作为医学科技领域取得的重大进展之一,人体器官移植技术为许多终末期脏器衰竭患者带来了重生的希望。据估算,我国每年因终末期器官衰竭等待器官移植的患者约有30万人,而每年器官移植数量仅约1万例。往往医学技术的发展会比社会机制的建立更超前,器官移植的需求量远远超过器官捐献的供应量,在中国公民捐献机制未建立之前,器官从何而来?

中国死囚器官的灰色阶段

1984年,内地司法部门通过一项名为《六部委共同发布的关于利用死刑罪犯尸体或者尸体器官的暂行规定》,允许有移植技术的医院在一定的制约条件下,可以利用死刑罪犯尸体或者尸体器官。这是关于尸体和尸体器官利用之最直接、最重要和最权威依据。《暂行条例》中没有严密的法律条文,没有严格执行法律,这项规定便捅出了以后众多的死刑犯器官被偷摘或买卖传闻的漏洞。

在器官移植过程中,器官移植术的专业性、移植供体的稀缺性、器官移植供体来源的不透明,都决定了从事器官移植的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居于决定和主导地位,器官移植供体方和受体方只能处于配合和接受的地位。死刑犯器官移植捐献中,法官、医生、政府等已经构成坚实稳健的产业链条,轻易难以打破。

2005年,黄洁夫在世界卫生组织西太平洋地区的卫生高层会议上,面对西方媒体和代表的攻击和质疑,坦诚“中国使用死囚器官作为移植主要来源”的事实,这是中国首次就这一问题向国际社会正面回应。

2007年1月1日开始,最高人民法院从省级高级法院收回死刑核准权,导致死刑犯案例下降。内地各大移植中心器官一度出现短缺,但这也促使亲属间的活体移植被更多的人接受,反而使捐赠人数慢慢增加,如人民网报道,天津东方器官移植中心在2007年完成了84例亲体肝脏移植手术。

历经十年的努力,在2015年1月1日,黄洁夫终于向全世界宣布:中国全面停止使用死囚器官作为移植供体来源,公民逝世后自愿器官捐献将成为器官移植使用的唯一渠道。

中国公民器官捐献的探索和发展

2007年国务院颁布了《人体器官移植条例》,明确了“人体器官捐献应当遵循自愿、无偿的原则,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强迫、欺骗或者利诱他人捐献人体器官,公民捐献其人体器官应当有书面形式的捐献意愿”。

与此同时,2010年3月,中国红十字总会和卫生部共同启动了人体器官捐献试点工作;同年12月,组织研发了人体器官分配与共享系统。人体器官分配与共享系统将严格遵循器官分配政策,实行自动化器官匹配,以患者病情的紧急程度和供受体器官匹配的程度等国际公认医学需要、指标对患者进行排序,通过技术手段最大限度地排除和监控人为因素的干扰。

2011年通过的刑法修正案(八)规定:未经本人同意摘取其器官,或者强迫、欺骗他人捐献器官;违背本人生前意愿摘取其尸体器官,或者本人生前未表示同意,违反国家规定,违背其近亲属意愿摘取其尸体器官的,都要作为犯罪行为来加以惩处。

2014年,《中国人体器官捐献志愿登记管理办法(试行)》发布,对人体器官捐献志愿登记者的权利和义务、登记流程等进行了明确。

从2010年启动试点工作以来,先后有25个省、区、直辖市开展了人体器官捐献工作。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9月30日,我国累计实现公民逝世后器官捐献8866例,捐献大器官近2.5万个。其中,截至2016年9月30日,2016年捐献2950例,与2015年同期相比增加50%,超过2015年全年捐献总数。

黄洁夫说,中国用了六到七年的时间完成了其他发达国家用了几十年才完成的器官捐献和移植体系的框架性建设,中国走在正确的道路上。有了自己的器官捐献体系,中国就能扬眉吐气,光明正大地在世界器官移植的舞台上发言,这也是中国器官移植医生的梦。

中国公民器官捐献意愿的表达

一项纳入606位武汉和广州大学生的调查发现,34%的人愿意捐赠器官,类似的调查在英国是42%,对刚起步的中国器官捐献,差距并不明显。日前,由世界卫生组织支持,中国器官移植发展基金会、春雨医生和蚂蚁金服等机构公益联合发起的《器官捐献公众意愿调查》显示,83%的参与调查者愿意成为器官捐献志愿者。

“随着我国器官捐献与移植改革工作的推进,器官捐献本身在社会中逐渐得到认可。但中国人的捐献意愿的表达与国际差距依然很大,美国有1.3亿人登记捐献器官,而我国不到8万人。”中国器官移植发展基金会理事长黄洁夫认为,除了有效的器官捐献体制机制建设较晚之外,宣传工作不到位也影响了人们捐献意愿的表达。“很多人还不清楚器官捐献志愿者的概念,也不知道器官捐献意愿可以通过网站登记来表达。”

黄洁夫表示,把器官捐献志愿登记工作与民众生活相关的互联网服务结合,是超常规的、有效的社会动员方式,其广泛性和便捷性将推动中国器官捐献意愿的表达进入新阶段。

中国红十字会中国人体器官捐献管理中心网上公布数据,截止12月10日,已登记器官捐献志愿者80780,已见证成功捐献9685例,已救治器官衰竭患者27073名。自12月22日在支付宝医疗服务平台上线了“器官捐赠登记”功能,短短一个星期的时间,登记人数已突破11万人。正如黄洁夫预料,互联网的广泛和便捷将推动中国器官捐献意愿的表达进入新阶段。

(欢迎关注“话医脉”微信公众号:huayimai66)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本文由“健康号”用户上传、授权发布,以上内容(含文字、图片、视频)不代表健康界立场。“健康号”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转载、侵权等任何问题,请联系健康界(jkh@hmkx.cn)处理。
关键词:
器官,公民,捐献,移植,人体,尸体

人点赞

收藏

人收藏

打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我有话说

0条评论

0/500

评论字数超出限制

表情
评论

为你推荐

推荐课程


社群

  • 第九季擂台赛官方群 加入
  • 手术室精益管理联盟 加入
  • 健康界VIP专属优惠 加入
  • 健康界药学专业社群 加入
  • 医健企业伴飞计划 加入

精彩视频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5秒后自动关闭

您已认证成功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
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忽略 去看看
×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

打赏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

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领取解决方案 您还可以去留言您想解决的问题
去留言
立即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