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让制度沉疴成为医生的职业污点

2016
12/25

+
分享
评论
马恩祥
A-
A+
12月24日,中午央视的《新闻30分》栏目报道了“高回扣下的高药价”新闻,相信很多医生们今年的平安夜心理不会再平安,因为预示着来年的医疗反腐败再起高潮,而医生作为拿回扣的一个群体,也会首当其冲。

2016年12月24日,中午央视的《新闻30分》栏目报道了“高回扣下的高药价”新闻,相信很多医生们今年的平安夜心理不会再平安,因为预示着来年的医疗反腐败再起高潮,而医生作为拿回扣的一个群体,也会首当其冲。

如今电视人的新闻观点都反映在标题和字幕上了。“高回扣下的高药价”下面还有的精心设计的字幕:神秘!“特殊患者”频现医生诊室。这一看就是冲着宣传医生形象的新闻,其后的镜头、画面无不是与医生形象有关的。其实高药价本身不是医生的问题,即使有医生拿回扣,也是“不拿白不拿,拿了也白拿”,因为民营医院的医生也开着同样价格的药给患者,但民营医院的医生大多就不会有回扣。这说明这些高药价的药的确是大家都认可治病的药。药价高的根本原因在于公立医院的招标制度抬高了药价,而不是医生的道德首先出现了问题。央视《新闻30分》的编导与记者们作为国家第一大媒体的一个权威栏目,需要有公正的新闻价值观,不能就事论事,不能将矛头对准患者最为信赖的医生群体,而应该对准高回扣与高药价的始作俑者公立医院、医药公司和价格及招标管理部门。《新闻30分》的报道不分清红皂白,把全国所有的医院一棒打了,而医生拿高回扣至少在民营医院是不存在的,相信在公立医院的许多医生也是没有的。

央视《新闻30分》主持人在节目中自己说的,这个新闻是记者历时8月完成的对上海、湖南6家大医院的调查。但这样一个长的周期,新闻策划一定是系统而周密的,必然要在新闻中把高回扣高药价的各主要原因逐一剖析。然而通篇只涉及医生的拿回扣。新闻后段尽管有药价的某些调查,记者也似乎要证明医生心肠有多“黑”,把原本低药价的药高价开给病人,而便于自己拿高回扣,甚至把专家门诊也调查出来跟普通门诊医生一样的“黑”。至于医生为何要拿高回扣,通篇没有调查。一个关于医生声誉的调查,居然没有医生当事者的解释与正面公开调查,栏目的记者对于医生不知是持有观点还是没有持观点?高药价和高回扣的管理者——医院都不在新闻中被点名,还刻意被保护和掩盖。所以笔者猜想这六家医院一定是公立医院,而不是民营医院。此事要发生在民营医院,恐怕医院的名称早就要大写特写了。

感觉现在的媒体报道医疗行业的负面新闻,不论是公立还是民营,都喜欢揭露不良医生。但在报道的过程中,不是特指某个医生,而是刻意让观众或读者自觉去联想到所有医生。有过文革经历的人,总会让人感觉到医生就黑五类似的。民营医院就像文革中的“地主”和“富家”阶级成分,而公立医院的许多医生就像“反、坏、右”分子。不然,这样持久与大型的调查后的新闻,如何不让医生们有表白与解释的余地,通篇新闻也没有公开正面的新闻采访,而新闻主持人还刻意说是特殊设备摄录!

大医院的医生不会是脑残,采访的记者们也别自作聪明,损人必终损害自己,一个将整体医生置于道德与法律审判的大环境,将最终损害的医疗事业的发展,而最终将损害每个人的健康权益。新闻记者的职业道德是建设社会,记者群体的职业技能与观念更应该看到现象后的本质,高药价的本质不是高回扣。一个社会如果要找一只替罪的“羔羊”,势必会让他道德沦丧,高回扣是社会沦丧医生道德的“毒药”,包括拿回扣的医生也都是药价高回扣的受害者而不是得益者。

笔者呼吁,为了医患和谐,也为了健康中国战略的实现,加快与深化医疗体制改革才是关键,不要让制度沉疴成为医生的职业污点,建设一个医务人员秉持道德初心的职业环境才是社会最应该做到的责任,大力批判医德沦丧的社会环境,而不是污名化善良的医生群体。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本文由“健康号”用户上传、授权发布,以上内容(含文字、图片、视频)不代表健康界立场。“健康号”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转载、侵权等任何问题,请联系健康界(jkh@hmkx.cn)处理。
关键词:
污点,沉疴,职业,民营医院,医生,药价,回扣,道德

人点赞

收藏

人收藏

打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我有话说

0条评论

0/500

评论字数超出限制

表情
评论

为你推荐

推荐课程


社群

  • 医生交流群 加入
  • 医院运营群 加入
  • 医技交流群 加入
  • 护士交流群 加入
  • 大健康行业交流群 加入

精彩视频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剩余5
×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

打赏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