援外好医生宋柏杉:不惧艰难,我们都是最可爱的人
马里共和国,一个非洲西部的内陆国家,发展落后,是联合国确定的48个“最不发达国家”之一。2015年7月,以浙江医院副院长宋柏杉为总队长的中国第24批援马里医疗队来到首都巴马科的马里医院,执行援外医疗任务。一年半来,队员们精湛的医术和认真负责的态度得到当地病人和医院同行的交口称赞。
△中国第24批援马里医疗队合影
宋柏杉介绍,医疗队共有31名队员,其中27名医务人员基本覆盖各个科室,每天要接待门诊患者百余人,完成各类检验、检查和治疗200多人次,中国医生主刀或参与的手术每周都有近10台。身为骨科专家的宋柏杉,有时候忙到夜里做完手术,白天还坚持着坐门诊。不少来看病的百姓都主动提出要找中国医生、用中国的药物。队员们成了患者心中最可爱的人。
△宋柏杉(图中右三)冒着被感染的危险,为一名患有艾滋病的马里骨折患者做手术
提起最初对马里的印象,宋柏杉这样描述:“黄土漫漫,热浪滚滚,枯草凄凄,烈日炎炎……”。当地不仅自然资源贫乏,医疗水平也十分落后,公共卫生基础薄弱,医疗从业人员短缺明显,加上常年高温,蚊虫滋生,疟疾、黄热病、伤寒、艾滋病等传染病肆虐、高发,即便是国家级医院——马里医院,医疗环境也十分差:门诊大厅没有空调,门诊诊室内就一张桌子、一张检查床,没有电脑,人工叫号,手工开处方,工作日志手工登记,病房设施十分简陋……援非的队员们面临严峻考验。
然而,他们没有退怯,在宋柏杉的带领下,他们克服重重困难,凭借过硬的技术,救治了一位又一位来自马里,甚至是周边国家慕名而来的患者;不畏艰险,积极承担突发恐怖袭击时的前线救援工作;以实际行动增进中马交流,在马里卡地医院进行义诊和学术交流;大爱无疆,为家境困难的马里患者进行爱心救助;团结友爱、互帮互助,共同破解工作生活中的难题、平复思想上的波动……

△宋柏杉在马里的工作日常
听到患者们一声声的“Merci!Merci(谢谢)!”,看到队员们因患者康复而露出的欣慰笑容,回忆起一幕幕难忘的医患真情,宋柏杉说:我们医疗队全体队员当时选择到马里来参加援外任务,大家都是抱着一份同样的工作热情,希望用我们的一技之长,帮助马里人民,帮助非洲人民。
宋柏杉日记摘选
这次的援外任务对于我自己来说是一种难得的人生经历,一种难得的工作和精神历练,这次的锤炼能使我视野更开阔、眼光看的更远,使我的管理能力提升有非常大的帮助。
卫生援外是我国外交战略上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份重要力量,不仅在政治上可以提高我国在世界上地位,赢得更多的国家支持,而且也展示了我国日益强盛的国力、高超的医疗技术水平。
习近平总书记回忆到梁家河插队时说过的一段话很贴切地说明我们现在的工作和生活,他说“初到时确实遇到很多苦难,适应了也就不觉得那么苦了……,选择吃苦也就选择了收获,选择奉献也就选择了高尚……”作为一名共产党人,我们的选择必然是无怨无悔、积极地完成任务,决不退缩。
编辑:菲 审核:婷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