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会有孕妇拿着“帆状胎盘”的超声诊断报告来问我怎么办?说超声医生告诉她很危险,产科医生也建议她剖宫产,上网查一查很多人都说危险,于是一下子没了主意,不知道该怎么办。
为了解答患者的疑惑,我专门上网了解了一下,发现网上的确是有很多的讨论,不仅仅是患者对“帆状胎盘”有误解,不少医生对患者的回答和建议也是错误的,这些“砖家”的误导使得很多孕妇非常担心。
其实“帆状胎盘”并不像大家想象的那么可怕,多数人也根本不需要做剖宫产手术。
“帆状胎盘”还是“帆状脐带插入”?
其实“帆状胎盘”这个说法是不准确的,正确的说法应该是“帆状脐带,velamentous umbilical cord”或者是“帆状脐带插入,velamentous umbilical cord insertion”,这个定义的主角是脐带,不是胎盘。因为胎盘还是圆的,不是帆状的,不过是脐带在插入胎盘的那一段没有了华通氏胶的保护,只剩下附着在羊膜上的血管。
麻烦我们的超声医生们以后尽量把这种不准确的描述和诊断改过来。
“帆状脐带插入”有那么可怕吗?
在单胎妊娠中,“帆状脐带插入”的发生率大约为1%左右,但是在单绒毛膜双胎中,发生率会高达15%,在前置胎盘中的发生率会高于正常位置的胎盘。
由于血管附着在羊膜上面,如果发生胎膜的破裂的话,就会导致血管的破裂和出血,这会导致胎儿在数分钟内死亡。但是这种情况并不常见,其发生的两个前提条件是:有帆状附着的血管,血管位于或靠近宫颈口,这就是所谓的“血管前置”。如果只有帆状附着的血管,但是并不存在“血管前置”,一般情况下发生血管破裂的概率很小。
虽然“帆状脐带插入”并不像大家想象的那么可怕,但是还是要引起重视。这种附着在膜上的血管还会容易扭结和受压,导致胎儿的血供减少,胎心变化,如果这种情况持续存在,可能会导致胎儿的死亡。
在单绒毛膜双胎中,帆状附着被认为和胎儿生长受限和胎儿生长不一致有一定的关系,所以要定期随访。
临床上并不推荐常规对脐带的胎盘插入部位进行检查和评估,因为在低风险孕妇中进行筛查会额外消耗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并没有证据显示这样做有更多的益处,反而会增加孕妇的焦虑,导致过度的产前监测和不必要的干预。
也没有证据显示早一点引产或选择性剖宫产会改善围产儿结局,多数的专家意见是自然临产和阴道分娩。但是一般不建议期待至40周以上,因为孕40周以后羊水量会减少,这样附着在胎膜上的血管更容易受压。
“帆状脐带插入”的临床处理原则
如果发现脐带帆状附着,临床的处理建议是:
对胎儿的结构进行详细的超声检查,包括评估是否有前置血管存在,如果存在前置血管,需要择期行剖宫产。
每4-6周评估一次胎儿的生长发育情况,及时发现胎儿生长受限和胎儿生长不一致。
36周以后每周进行至少一次的胎心监护检查,了解是否存在因为血管扭结或压迫而导致的胎心率的变化。
一旦临产,及时入院观察,持续行电子胎心监护,发现可能存在的胎儿宫内缺血缺氧的情况。
如果没有自然临产,在40周引产。
总结一下:绝大多数的帆状脐带并不可怕,也不需要常规做剖宫产,但是需要在临产以后密切观察。
微信公号:段涛大夫
新浪微博:@段涛医生
腾讯微博:@段涛医生
微官网:段涛大夫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
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