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认证 退出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被热议的儿童“急性应激障碍”是什么

2016-12-19 10:57   首都医疗集团

针对急性应激反应,在提供心理援助时,要鼓励孩子清晰具体地表达自己在亲历刺激事件前后的内心感受。只有在彻底搞清楚原因的情况下,对孩子的心理干预、对施暴者的心理干预,才能有效开展。

近日,一篇题为《每对母子都是生死之交,我要陪他向校园霸凌说NO》的文章在网上广泛传播。据撰文的母亲所述,孩子在经历“霸凌”事件后,精神状态一直处于抑郁期。经医院初诊,孩子患有急性应激障碍。

这一事件,让“急性应激障碍”得以进入公众视野,并伴随着事件的发酵引发关注。

什么是急性应激障碍?

急性应激障碍是由剧烈的、异乎寻常的精神刺激、生活事件或持续困境的作用下引发的精神障碍。多数病人发病在时间上与精神刺激有关,症状与精神刺激的内容有关。可发生在各年龄期,多见于青壮年,男女发病率无明显差异。

急性应激障碍有哪些表现?

急性应激反应的主要特点是“急”,通常表现在意识改变、行为改变、情绪改变3个方面。

最早出现的是意识改变,脑海会陷入“茫然”状态,表现为意识范围局限,注意狭窄,不知自己身在何处,对时间、地点、人物和周围事物不能清晰感知。

为改变主要表现为行为明显减少或增多,并带有盲目性。行为减少表现为说话少,不主动与他人交流,对别人的问话也不愿回答,行动能力也减弱,不能正常料理个人日常生活,喝水、吃饭、睡觉等都需要家人督促,个人生活陷入混乱状态。行为增多则可能表现为表情紧张、恐怖,话多,常常自言自语,且言语内容零乱、没有逻辑性,动作无目的性,甚至冲动毁物。

情绪的改变主要表现为对刺激事件的强烈恐惧,特别是对再次发生相似刺激事件的恐惧。由于警觉性过分增高,周围环境的一响一动都会诱发其情绪反应,使之感到恐惧、焦虑、悲伤、无助、绝望,甚至出现心动过速、出汗、面赤、坐立不安等植物神经症状,并可能伴有持续的生理不适,如心率加快、血压升高、多梦易醒等,经常在梦中惊醒、惊叫等。

急性应激反应会持续多久?

急性应激反应通常在受刺激后数分钟至数小时出现,一般持续两天到一周,通常在一个月以内缓解,大多恢复良好。

对于大多数孩子来说,因为一般性质的刺激事件而导致的急性应激反应,其恢复的程度和速度,与事后的处理方式有很大关系。不恰当的渲染很可能对孩子造成二次伤害。

专家建议:针对急性应激反应,在提供心理援助时,要鼓励孩子清晰具体地表达自己在亲历刺激事件前后的内心感受。只有在彻底搞清楚原因的情况下,对孩子的心理干预、对施暴者的心理干预,才能有效开展。要给予足够的心理支持,帮助孩子在认知上与情绪上消化创伤体验,并积极采取各种方法和资源解决现实问题,使之回归正常生活。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急性应激障碍,热议,儿童,应激,孩子,情绪,心理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相关阅读

赞+1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海报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

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领取解决方案 您还可以去留言您想解决的问题
去留言
立即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