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认证 退出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县医院历时15年打造甲级专科

2016-11-24 09:35   简阳市人民医院

简阳市人民医院消化内科历时15年打造四川省唯一的县级临床甲级重点消化内科,主任杜志强当选四川省消化专委会委员、四川省消化内科质控县级医院专家。中国工程院副院长樊代明院士给予科室建设高度评价。

2004年成为全省首批开展无痛内镜技术的科室,2005年开展大肠息肉EMR、食管静脉曲张硬化剂治疗等技术填补资阳空白。

2010年,率先引进笑气舒适无痛内镜诊疗术,成为四川省首家开展此项技术的医院。同年,在省内率先开展平坦型大肠病变的内镜治疗研究,至今成功开展近千例。

2015年成为省内县级医院率先使用内镜数字化清洗消毒和管理诊疗系统的科室,并成为了四川省县级医院中唯一的临床甲级重点消化内科。

科室坚持15年利用晨间读书会、工休会学习,收到患者锦旗和感谢信上百件,被称为不可复制的科室……

这就是简阳市人民医院消化内科。

不断推新,每年近3万门诊量

12月7日,简阳市简城街道68岁的胡大爷康复出院,连连感叹,没想到这么快就可以出院了,没想到没怎么折腾就把病治好了,更没想到花钱还不多。

胡大爷腹部不舒服被家人送到消化内科,经肠镜检查发现横结肠部有癌前病变,综合各方面情况后,消化内科医师在疼痛科麻醉师及内镜室专业护理人员的配合下耗时一个小时为患者实施了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治疗大肠侧向发育型肿瘤,术中无活动性出血,术后无并发症,于一周后康复出院,避免了开腹切除的痛苦。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是国际先进的治疗方法。不断提高技术水平,努力为患者提供更好的精准服务,消化内科今年开始实施此治疗方法,经过前期动物实验,积累了经验,目前已经成功实施了多例,极大地解除了患者的痛苦。

消化内科自2001年创建以来,与时俱进,不断地推新:2005年,开展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检查及治疗,是四川省县级医院中第一家。

2004年,无痛电子胃、肠镜检查,是当时在全省最早开展无痛内镜技术的科室,同时还开展了食管静脉曲张和消化道狭窄的内镜治疗,该技术在省内处于先进行列。

2006年,经鼻内镜,该技术为在省内少数三级医院开展的项目之一。

2008年,胶囊内镜(又称医用无线内镜),不需任何麻醉,患者只要服下一粒小小的“胶囊”,就能代替小肠镜进行检查,为本地区唯一一家开展的小肠检查项目,已成功为300余例患者进行了检查。

2010年,不仅率先引进了笑气舒适无痛内镜诊疗术,填补了四川省该项技术的空白,还在省内率先开展自平坦型大肠病变的内镜(EMR)治疗研究,至今成功开展近千例,无一例出现并发症,更开展了色素内镜+放大内镜检查大大提高了消化道早期癌的诊断率,以及消化道肿瘤的内镜下治疗……不但开展病种治疗多,还获得了科技创新报告10余篇,成为了我省县级医院中唯一的四川省临床甲级重点消化内科,创造了年近3万人次的门诊量。

培养专科人才,建立学科团队

简阳市平武镇的杨某,高龄84岁,因为消化道出血在成都某大型医院医治没有效果后,听说简阳人民医院医术高,包车从成都赶到简阳人民医院,经过胃镜检查,确定了病变,正确治疗康复了。

他在感谢信中写道:“高兴,高兴,太高兴了。12月16日出院了,我们认为消化内科的所有医护人员做的工作对得起许多病员,你们为医院树立了很好的榜样,我们永远不会忘记你们为我们治病工作上的付出。”

在消化内科的意见簿上,记者看到了上百篇类似的感谢信,感受到患者对这里医护人员的信任。

为了赢得这份信任,消化内科的医护人员们在孜孜不倦地学习探索,提高医疗技术水平。科室自费订阅专业学术刊物。

坚持15年每周利用晨会学习一次;有了人才才有学科进步,在人员十分紧张的情况下,科室主任都参与值班,周一至星期天吃住在医院,于2007年、2008年、2009年集中地选派科室医生到北京、上海、成都、广州、重庆等大学附属医院消化内科进修学习。

主治医师周祥荣告诉记者,科室会根据个人的特点,有规划地送到国内最好的医学院校附属医院去培训,这样既了解行业发展趋势,也真切提高了技术水平,培养了专业方向人才,通过引进人才和独立培养,目前的消化内科初步形成了医疗职称梯队合理,在医、教、研上具有一定规模的学科团队。

为了适应科室发展,护理也在专科化。护士长樊芳对记者说,护士在常人眼里就是打针输液,但我们科室的护士不太一样,为确保医疗质量,每周培训1~2小时,还选派护士外出学习优质护理及专科护理知识,科室开展新技术,护士必须做到能够服务新技术发展,一种技术一个护士懂还不行,还得轮训,发挥每个人的优势,掌握健康教育、护理要点等知识。 

目前,科室多项临床技术和研究处于四川省内先进行列,创新了复杂异物取出术等多项技术,承担内科住院医师培训基地的管理和教学,已发表核心期刊学术论文3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2本。

2014年1月,消化内科主持研究的《内镜下治疗平坦型大肠病变的关键技术研究》课题研究荣获四川省医学科技奖三等奖。另外,《内镜下治疗平坦型大肠病变的关键技术研究》和《笑气清醒镇静在消化内镜中的应用》课题研究荣获资阳市科技进步三等奖。

申报省科研课题1项,科室主任杜志强2015年被评选为资阳市第四批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并当选四川省消化专委会委员、唯一的四川省消化内科质控县级医院专家。

中国工程院副院长樊代明院士来科室交流,给予科室建设高度评价。在四川省卫计委组织专家进行的临床重点专科评审中,评审专家就说“作为一家县级医院,简阳市人民医院消化内科不可复制。”

用心服务,精细化管理

14岁的欧阳(化名)是一位初三的学生,2013年因胃溃疡住进消化内科。初三学业繁重,欧阳为此焦虑不已,了解到这一情况后,护士黄正容在工作之余,主动帮助其辅导功课。欧阳在感谢信中就感慨道:“护士黄正容让我感受到白衣天使的另一种温柔。欧伯英姐姐的笑容让本是家妹的我,更加亲切,让我感觉到家的感受。我的主治医生杨小东叔叔,对工作认真付(负)责,感谢!感谢!!感谢!!!”

而退休干部李大爷更是有感于科室的服务写诗总结道:“消化内科好,秩序井然妙,医护很负责,到处展微笑。”

在医疗方面,临床路径已经成为科室的常态化管理,促进了科室精细化管理和学术进步,更为患者积极探索少花钱治好病的路径,保持着连续5年无医疗事故和纠纷。记者在“消化道息肉”临床路径报告上就看到平均住院天数减少了2.3天,同比降低14.2%,住院费用减少了121.06元,同比降低1.3%。

在护理方面,患者入院时,护士们便会从小到厕所呼叫器的使用,大到疾病的护理知识,事无巨细地讲解,将患者视为一家人。患者出院后,医疗、护理一周内回访,发现问题及时改进,患者有问题给护士讲,矛盾没有走出科室。

有微笑的员工,才有微笑的服务。医护人员压力很大,为缓解压力,科室每年都会组织丰富多彩的活动,工作中有什么问题也可以在微信群里交流沟通,科室领导也会不时发红包活跃气氛。

“以一当十并不难,最大限度发挥个人的潜力,难的是‘以十当一’,十个人一条心最大限度发挥十个人的潜力,十个人的潜能朝一个方向使劲。”科室整体实力提高,靠的的是团队力量而不是个人能力,学科带头人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简阳人民医院院务委员、内科部主任杜志强主任医师在谈到科室建设时说道。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县医院,专科,打造,科室,内镜,内科,护士,消化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相关阅读

相关推荐

赞+1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海报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

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领取解决方案 您还可以去留言您想解决的问题
去留言
立即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