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涛:政府为什么要支持民营医疗机构的发展?
最近几年,政府在大力推进民间资本或外资进入医疗机构的投资,有些地方政府甚至明确声明,未来新增的医院床位主要留给民营或外资医疗机构,原则上公立医疗机构不再增加新的床位数。
很多人到现在还不明白其中的道理,今天我就假装自己是ZF,试着从ZF的角度来给大家解释一下Why。
三甲公立医院不听话
公立医院,特别是三甲公立医院办了这么多,大家还是抱怨看病难,看病贵。如果继续加大投入,再去造更多的公立医院依然还是老套路,无法从根本上解决矛盾。而且公立医院的规模越来越大,费用快速上涨的趋势也控制不住。
医改口号喊了这么多年,三甲公立医院基本上不为所动,该干嘛还是干嘛,很多的医改措施无法很好地在三甲公立医院落地。
虽然三甲公立医院是政府的亲生儿子,但是这个亲生儿子不听话,技术虽然好,但是服务态度不咋地,费用始终难以控制。老百姓天天喊看病难,看病贵,这亲生儿子和自己的爹说收费太低,医务人员待遇太低,你再让我降低费用,可就真的快要破产关门了。
政府这亲爹也拿三甲公立医院这亲生儿子没办法。
既然亲儿子不听话,那就多弄一些干儿子来和亲儿子竞争,让民营医疗机构或外资医疗机构来和你竞争。竞争可以改变公立医院的心态,竞争会给公立医院带来压力,竞争会让公立医院主动改善管理和服务。
减少政府的直接财政投入
要想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的难题,就应该造更多的医院培养更多的好医生。医院多了,看病就不会那么难了,医院多了,市场充分竞争就会让看病的费用更趋于合理化。
但是,不要以为投资公立医院是很简单的事情,想一次性投入就根本解决问题的想法是很天真的。投资公立医院不仅仅是要花钱造硬件,还得给开办费购置医疗设备,还得给钱招人,还得给钱维持医院的运营,还得给编制,还得给医保额度,这都是要花钱的,而且是要持续花大钱的。
所以,从财政的角度来讲,办公立医院就像个无底洞,扔多少钱进去都不见底。
如果民营资本和外资都来投资医疗机构,政府就不需要再投资那么多来新建更多的公立医疗机构了。
减少政府医疗保险的支出
民营医疗机构能用医保的不多,患者去看病的话得自己掏钱或者是用商业保险。所以民营医疗机构发展得越好,不仅仅会给公立医院带来竞争的压力让其不断地去想办法改进,还可以减少医保费用的压力。
支持民营医疗机构的发展是一石二鸟
支持民营资本或外资进入医疗领域是政府开明的表现,如果办得好,患者满意,投资者满意,亲儿子也会乖乖地听话了,大家会赞扬政府的英明决策。
政府的开明形象有了,支持的态度也有了,监管的措施也到位了,如果你民营或外资医疗机构再办不好,大家就没有理由可以去骂政府了,只会骂老板坏,骂资本家心黑!
支持民营医疗机构或外资医疗机构的发展有这么多的潜在好处,何乐而不为呢?
以上仅仅是三甲公立医院这个亲生儿子对政府这个亲爹政策的揣摩,角度有点不同,心理有点阴暗,并不代表亲爹的立场。
猜对了,是亲爹教育得好;猜错了,是亲儿子智商低,和亲爹无关。
微信公号:段涛大夫
新浪微博:@段涛医生
腾讯微博:@段涛医生
微官网:段涛大夫
如需转发,需得到作者同意后,并注明出处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