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入3D打印技术打造个性化精准医疗
8月11日,来自广东康沃森医疗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的张少钦董事长、庄永锋总经理前来广东威尔医院,与威尔医院、联合医生集团创始人林子洪医生共商合作事宜,计划将智能3D打印技术引入威尔医院,一场基于3D打印技术的医疗改革风暴即将掀起。
3D打印技术虽然已经出现多年,但主要还是应用于制造业,这一类型的打印,也被称为立体光刻,可通过融合不同的材料,一层一层地打印各类东西,将数码3D图像转变成真实的物体。
在过去的15年里,3D打印技术已经逐渐应用到医疗领域,比如按用户需求打印假肢或牙齿等等。而现在,3D打印技术发展迅速,涉及到的领域也越来越广泛,这种技术以其多品种、小批量、个性化的特点,将很有可能应用于个性化医疗中去。
广东威尔医院、联合医生集团专注于为用户提供一对一,个性化精准医疗。同时,医院内设的骨科、运动医学、康复科等重点科室,可通过3D打印技术为该行业注入新的活力。以康复辅具-夹板为例,为了打造完全贴合的夹板,3D身体扫描仪首先会对患者受损区域进行扫描,然后将数据传送至制模软件中。接着,制模软件根据所接收的数据,决定夹板的尺寸与形状,并打印出夹板。夹板的结构、尺寸,完全符合患者独特的生理结构与需求,既增强了佩戴舒适性,又能确保辅助效果可靠,真正做到个性化精准医疗。
除此之外,利用3D打印技术,直接打印出手术“方案”——手术导板来。医生在影像学检查和打印出来的伤口模型的基础上,提前在模型上设计好手术方案。标注好需要进行骨移植、骨修补、上钢钉钢板固定材料的地方,考虑好厚度,一条预留了这些在实际手术中需要填充物的树脂手术导板就能打印出来了。
这里不得不提这一领域的最新技术——3d生物打印,这种技术首先读入由医学影像数据重建或设计的三维模型,将模型离散成多个片层,计算机控制打印喷头逐层“打印”,打印由生物材料或细胞组成的“生物墨水”,不断重复这一过程,直至打印完成三维组织前体。随后,细胞开始重新组织、熔合,形成新的血管等组织结构。此项技术虽然还处试验阶段,但相信这项技术能在威尔医院的努力研究下取得重要突破与发展。
据统计,中国有8000万残疾人,涉及2.6亿家庭人口,其中康复辅具占据了治疗手段的重要地位。广东威尔医院、联合医生集团将与康沃森科展开更深层次的战略合作,利用3D打印技术联合开发更多个性化的医疗产品,同时,在广州市威尔医学科普中心的辅助下科普3D技术知识,造福广大病患,真正将个性化精准医疗服务推向顶点。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