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认证 退出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分诊护士——架起医患真情之桥梁

2016-08-12 01:01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

说到医院,大家首先想到的是诊病开药的医生和打针输液的护士。可还有这样一群人,你跟她可能只有一两句话的接触,你记不住她的脸,却能在她的帮助下解决问题……这就是医院咨询台和分诊台的工作人员。

说到医院,大家首先想到的是诊病开药的医生和打针输液的护士。可还有这样一群人,你跟她可能只有一两句话的接触,你记不住她的脸,却能在她的帮助下解决问题……这就是医院咨询台和分诊台的工作人员。
如果将医院比作一辆汽车,医生是发动机,那么这些服务窗口就像是润滑剂。她们绝大多数都是女性,正是有了她们的存在,医院这辆车才得以正常运转。我就是这其中一员。接下来和您说说我们一天的工作。

8月8日星期一
7:10
 
我踏进了北京佑安医院的门诊大楼,数不清的人影在大厅内晃动,让人联想起了春运时的火车站。我一边踏着滚梯上楼一边想今天人不少啊,上班前一定多喝点水。去往更衣室的路上,路过我的工作岗位,内科分诊台。分诊台前早就排起了50人的长龙,人们手里攥着病历本和就诊号,紧紧跟着前面的人,唯恐被人插队。
7:20
 
我和一名护士已经站在分诊台前,我俩都是7点30分的班,门诊护士已经习惯了提前上岗。吴童是今天的注射室护士,负责门诊病人注射工作。8点之前她会在分诊台协助我工作,我打开电脑,输入医生出诊信息及分诊大屏幕患者信息,并让大家排好队,不要着急。护士小吴开始接过病人递过来的就诊号,她恨不得长出“三头六臂”,通常是接过这个患者递过来的号,后面两三个患者的手就同时伸了过来,手上忙着,嘴里还要不停嘱咐着,比如“您是3诊室,往里面走,诊室门口有凳子坐着等着医生叫您。”还得回答其他病人的问题,“李大夫来了吗”,“能加号不”……这时护士长黄玉华和副护士长张勇勇也来协助分诊,我俩顿时松了口气。
7:50
 
出诊的医生们陆陆续续来了,晚班护士陆梅也来了。护士们的工作量又到了一个小高峰:将焦急等待的患者分诊,“送”进各个诊室。一批病人刚分流完,后面的又一拥而上,把分诊台围了个水泄不通。挂上号不容易,每个病人都担心自己错过了,宁愿站着守在分诊台,看看自己的号排到哪儿了,护士们必须花大量精力安抚病人。小陆就不停地劝着一位耳朵不太好使的老先生:“大爷,您去那边坐着,你听着叫号就行。”有位外地来的中年妇女说:“早上我白排了俩小时的队,消化科的号没了,怎么办?”护士解释道,您得早点来,或者预约。一位年轻女士问:“我光开药怎么挂号呀?”护士告诉她,去挂号处挂一个相对病人少的的号就行,她却说,我开药还挂号啊。我们要和她解释。还有位小伙子匆匆忙忙跑来说把号给弄丢了,不知道挂的什么科室,护士只能14个诊室一个个找他的名字……
 10:00
 
候诊区的人终于少点了。黄玉华护士长和张勇勇副护士长一直在各楼层巡视,一层导医台,二层内科分诊台,三层采血室,实话实说哪里都不轻松。她俩边走边擦着额头上的汗。从一大早到现在,她和同事们就没挨过凳子,更别说喝水、上厕所了。我院门诊每天有近2000名患者就诊,全靠2位护士分诊。这里涵盖了内科专业组的60位医生,共有14个诊室,比2006年的诊室数翻了一番,护士数量却没增加,每个人的工作量都非常大。
12:00
 
已经中午时分了,还有病人在等待就诊,就问护士:“护士,快吃饭了,大夫还能给我看嘛”?我说:“请您放心,医生会给所有患者看完病才会去吃饭,下午一两点吃午饭都是常事儿”。患者微笑的点点头。


17:00
 
就这样,忙碌的门诊工作一直持续着……
时间过得很快,不知不觉已经忙碌了一天,时针已经指向17:00,可是诊室外还有许多候诊的病人。我能理解他们的心情是复杂的,一方面希望快点到自己就诊,一方面又希望医生耐心诊疗,回答他们的问题。我理解他们并对这些患者说,:“请大家放心,医生会把最后一名患者诊疗完才会离开的。”说完这些患者才踏实了。
其实在分诊台工作以后,六七点下班我已经习以为常了,还记得有一个冬天的晚上,出了门诊大楼天都黑了,我一看表已经20点30分了。
我们每天都一如既往的工作,虽然一般人不能理解我们的辛苦,但是我们在分诊台前努力的工作着,服务着。真心希望每一位患者都能顺利完成就诊,希望我们架起的桥梁能传递医患真情。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医患,护士,桥梁,分诊,患者,医生,诊室,门诊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相关阅读

相关推荐

赞+1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海报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

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领取解决方案 您还可以去留言您想解决的问题
去留言
立即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