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认证 退出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老照片|西安交大一附院人永远不变“医者仁心”

2016-07-08 11:01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回眸历史的每一个瞬间,无论是在八百里的秦川大地,还是在巍巍秦岭山水之间,每一个为人民健康谋福祉的发展印记中,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总能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回眸历史的每一个瞬间,在每一个为人民健康谋福祉的发展印记中,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总能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无论是在八百里的秦川大地,还是在巍巍秦岭山水之间,历经60年岁月的激荡,“一附院人”始终屹立在“悬壶济世、救死扶伤”的庄严使命的前沿……从初创至今,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身上的社会担当和公益色彩始终没有改变。在国家需要的时候,“一附院人”总是挺身而出,担当起为国为民的责任……

20世纪70-80年代一附院为我省地方病防治做了突出的贡献

一附院骨科殷培濮教授在我省大骨节病地区开展义诊

20世纪70年代一附院医务人员深入农村开展医疗工作

20世纪70年代一附院医务人员深入农村开展医疗工作

20世纪70年代一附院派出医疗队前往苏丹参加援外医疗工作

医疗队与苏丹工作人员合影

医疗队在苏丹与苏丹医务人员一起开展各类手术

1976年唐山大地震,一附院接收部分伤员,医务人员正在转运伤员

一附院医务人员在医院东阶梯教室演出节目慰问唐山地震伤员

20世纪80年代,一附院开展社会服务义诊活动,图为刘绍诰教授在义诊

20世纪80年代,一附院开展社会服务义诊活动,图为刘茂甫教授在义诊

20世纪80年代,一附院开展社会服务义诊活动,图为崔守信教授在义诊

1982年,一附院派医疗队由陈开俊副院长带队前往延长油田开展医疗服务工作

20世纪80年代,一附院在周至县镇东镇医院开展医疗帮扶工作,赵洪勋教授在指导查房

20世纪90年代,一附院张蕴璟教授深入农村开展妇幼保健调研工作

20世纪90年代,一附院积极开展服务社会义诊活动,图为张哲芳教授在义诊

20世纪90年代,一附院积极开展服务社会义诊活动,图为刘维良教授在义诊

1991年,一附院抗洪医疗队赴河南参加抗洪救灾工作,图为陈世明副院长和岳金声教授在救治伤员

2003年,陕西渭南遭遇洪水,一附院派医疗队前往灾区参加医疗救援,图为陈小燕教授在为灾区孩子看病

2008年汶川地震,一附院受国家卫生派遣派出医疗队前往地震灾区四川广元参加伤员医疗救治工作,图为医疗队队长吕毅教授在照护伤员

2008年汶川地震,西安震感强烈,正在参加5.12护士节的一附院医护人员迅速投入到转移病人的紧张战斗中

2012年玉树地震,一附院接收了部分地震灾区的藏族伤员,一位藏族大娘竖起拇指赞扬医护人员

2012年玉树地震,一附院接收了部分地震灾区的藏族伤员,医院护士在给藏族伤员进行查体

2015年一附院开展精准扶贫,走进平利义诊活动

2015年一附院开展精准扶贫,走进平利活动,眼科张琳教授在为患者检查

一附院儿科走进福利院,黄燕萍教授为患儿检查

2015年一附院派出心内科谢小鲁教授、普外科陈进才教授参加为期一年的援藏工作

2015年,一附院派出国家对口巡回医疗队赴新疆参加援疆医疗工作

2015年4月20日,一附院成为雁塔区医联体牵头单位

一附院多名专家深入雁塔区社区开展多种医疗服务,内分泌科姚孝礼教授在为社区居民讲座

一附院多名专家深入雁塔区社区开展多种医疗服务,心内科田刚教授到社区居民家中为患者诊治疾病

今天的成绩不是一天得来的,影响力也不是一朝一夕炼成的。它是“一附院人”开拓创新、敢为人先可贵的精神展示,是他们攻坚克难、守护人民健康的崇高信念,更是他们厚德怀仁、以人为本的责任坚守。

昨日的成绩,是镌刻在前行者身后的丰碑;今日的辉煌,是历史赋予后继者的责任。力争把医院建设成人文氛围浓厚、医疗特色鲜明、服务质量一流、文化内涵丰富的世界高水平大学附属医院的蓝图终将成为现实!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交大一附院人,医者,仁心,医疗队,义诊,教授,伤员,地震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相关阅读

赞+1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海报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

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领取解决方案 您还可以去留言您想解决的问题
去留言
立即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