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心梗看心血管专科在大病医疗市场的优势
无论是投资新建医院还是公立医院的科室建设,选择什么专科进行投资/打造都是重中之重的问题。而发病率高、病死率高、业务量增速快的心血管疾病,使得心血管专科一直是各类专科群中的一颗耀眼明星。
本文正是从急性心肌梗死的治疗作为切入口,比较了心血管专科在大病医疗市场上的差异化优势,作为医院建设、运营的一个参考。
疾病构成
2014 年,“循环系统疾病”占全国医院出院病人的比例最高,占 15.6%,其中心血管疾病占总出院人次数的6.63%,达到 932.81 万人次。
病死率
2014 年中国居民主要疾病死亡率,占比前三的分别为:恶性肿瘤(28%),心脏病(23%),脑血管病(21%)。
增长速度
1980-2014 年间,中国心脑血管病患者出院人次数年均增速为 10.10%,远高于同期出院总人次数的年均增速(6.63%),而其中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以下简称 AMI)的增速为(8.12%)。
医疗结余
心血管病医院的平均结余率(结余/总收入)仅为 2.4%,这一表现低于大多数的专科医院,可以说是心血管专科市场的一大劣势,相对而言,肿瘤医院平均 6.3%的结余率就显得优势很大。
在重大疾病中,心脑血管疾病及肿瘤无疑是市场最大的病种,但为什么说 AMI 治疗可以成为心血管专科的差异化优势呢?
医药费用高
从 2014 年各大疾病的医药费用数据看出,AMI 的人均医药费(24706 元)远高于脑血管疾病,如脑出血(15930元)、脑梗死(8841 元)以及肿瘤,如急性白血病(16937 元)、胃恶性肿瘤(19300 元)、食管恶性肿瘤(17177 元)、肺恶性肿瘤(14934 元)。
时间紧迫性高
熟悉医疗行业的人都知道医院的竞争有很强的区域性,一个普通河南人不会因为感冒就跑去北京看病,河北的救护车也不会贸然把病人送去北京的医院。然而这种区域性在慢性重症上表现的不那么明显,典型代表就是肿瘤。
时间是非顶尖肿瘤科/医院发展的最大威胁,因为肿瘤更接近于慢性病,在时间、病情允许的情况下,中国患者普遍信任顶尖大医院,大多数肿瘤患者在确诊后纷纷前往最近的医疗中心(北京、上海、广州、武汉、成都、长沙、重庆等)的顶尖大医院进行治疗是当今医疗市场的普遍现象,这导致绝大多数地级、县级医院的肿瘤科仅留下临终病人进行治疗,技术发展难度大,医疗费用相对低。
而AMI治疗的关键就是时间,再灌注(恢复血液供应)时间是衡量 AMI,尤其是急性 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 以下简称STEMI)早期救治能力和水平的主要指标。
《急性 ST 段提高型心肌梗死诊断和治疗指南》明确提出“缩短发病至 FMC(first medical contact)的时间、在医疗保护下到达医院可明显改善 STEMI 的预后”,建议优先将发病 12h 内的 STEMI 患者送至可行直接 PCI(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医院(特别是 FMC 后 90min 内能实施直接 PCI 者),并尽可能直接绕过急诊室和冠心病监护病房或普通心脏病房直接将患者送入心导管室行直接 PCI。
也就是说,AMI 患者,尤其是 STEMI 患者,时间就是生命,必须就近治疗。这点与脑出血、脑梗死等有相似之处,都属于急危重症,刻不容缓,所以此类心脑血管疾病的治疗(而非心脏外科)能较大程度的避免距离来自区域医疗中心(如北上广)的直接竞争。
介入技术成熟
近年来,伴随着 STEMI 的诊断和治疗的重要进展,PCI 的数量逐年保持 10%以上的增长率,在 2014 年全国已超过50 万例,远超全国心脏外科手术量(30 万例),所以虽然心外科技术难度大、治疗费用高,但总量相对较小(如心肌梗死冠状动脉搭桥平均医药费接近 6 万,2013 年全国手术量不足 4 万),所以总体市场相对较小。
同样是缺血性急症,PCI 技术的成熟使得 AMI 治疗费用(24706 元)能远高于类似的脑梗死(8841 元),目前对于急性脑梗死患者的治疗指南仍然是 rtPA(recombinant tissue plasminogen activator,重组组织型纤维蛋白酶原激活剂)静脉溶栓治疗,主要因为脑血管内实施介入治疗的难度远高于心脏血管,综合医院中能有一名有资质的脑血管介入技术骨干已经是很优质的医院,绝大多数的医院无法实施,所以虽然介入治疗的费用很高,但业务量极小(AMI 人均医药费中的手术费为 2816 元,而脑梗死人均医药费中的手术费仅为 360 元,几乎没有手术)。
虽然上文提到的几大病种的医药总费用较高,然而高收入不代表高收益,对于公立医院,药品、耗材的高占比可能会让大病医疗只是看上去很美。
药品零加成
药品零加成逐渐在全国铺开,使得内科为主(药占比偏高)的科室/医院叫苦不迭。从 2014 年的全国数据可以看出,脑梗死的药占比达到53%,几大高发肿瘤的药占比均在 40%以上(胃癌药占比43%,肺癌药占比 43%,食管癌药占比 41%),全国顶尖的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测算得出,零差率改革将使之年收入减少 1.2 亿元。相对而言,介入治疗量更大的 AMI,虽然同属于内科治疗,其药占比仅为 22%。
耗材零加成
但即使躲过了药品零加成的重压,一脉相承的耗材零加成也会给 AMI 市场带来巨大压力。黑龙家、江西、广东各地已经开始在招标上大力打压耗材价格,珠海、东莞已经于今年开始实行耗材零加成,既然破除以药养医已经成为中央力推的医改方向,那么耗材走上药品的老路也只是时间问题。2014 年 AMI 卫生材料费占比达到 50%,从这点上看,未来的前景变数很大。
对于民营医院,虽然医疗服务及药品、医用耗材价格实际上还是会参考公立医院,但是大多数民营医院跟药品生产厂商建立了畅通的采购渠道,药品、耗材等的成本价格必然更低,这其中能拿到多少利润就得看各家医院/企业的本事了。
总结
心血管专科有着庞大的患者群,囊括各类常见病、急危重病,而急性心肌梗死又是其中占比相当大的一种急重症,其治疗的紧迫性大大缩小了竞争半径,其介入治疗的成熟度和医药费用较高,若发展得当,对于公立、民营医院都是一种实力的大大强化。
但是整体利润率偏低、医药政策的改变对未来收支结构的影响也是专科发展的重要挑战。
数据来源:2015 中国卫生和计划生育统计年鉴,中国心血管病报告 2015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