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护士都有一个独一无二的“纹身”
纹身是现代年轻人流行的个性身体艺术,每个人都有自己喜欢的个性纹身,作为一名年轻的小护士,我也来说几个护士的“纹身”。
纹身一——茧
下至实习一年的小护生,上至工作数十年的老护士,每个人手上或多或少,或薄或厚都有几个茧。这茧是手握注射器配药一天天一年年的磨出来。
记得常常在打针的时候,病人夸赞“哇,你的手好白啊!”也许同行们看到这句都会不约而同的在心里感慨一句“洗白的”自己翻转手掌,白嫩的手背另一面是一个或者几个硬邦邦的老茧。曾经家里十指不沾阳春水的“公主”也有今天,每每摸到手掌的茧总不自觉的感慨,不过并不觉得难过,因为这是骄傲的象征,救死扶伤的见证。
纹身二——疤痕
“呀,好疼。”
“小心点,你先消毒处理一下。”
这样的话语护理姐妹们不陌生吧!这在护士站配药台随处可闻。
临床使用的药液大多使用玻璃安瓿,需要用手直接掰断才能抽取药液,这样的安瓿瓶膨胀系数小,耐热性好,有足够的物理强度以耐受在热压灭菌时所产生较高的压力差,化学稳定性高,不改变溶液的PH值,而且熔点较低、易于熔封,但是有缺陷的安瓿或错误操作可导致的在开启安瓿时将乳头甚至瓶体弄碎,导致医务人员受伤。
看到这里,相信不少姐妹都会摊开手掌数数自己的伤痕,形状各异。月牙形,蜈蚣形,梭子形的已经普通,我曾经见过一个带教老师的手上有一个佐罗的标志“z”形。
这些“纹身”同护理姐妹们一起见证病患与病魔斗争,生命的奇迹,这是作为护士的标志,作为白衣天使的骄傲。
为此,聪明的大伙也想出了不少小妙招:
1、用输液贴贴住食指防止受伤。
2、无菌纱布包裹安瓿,再掰开。这是教科书上教授的玻璃安瓿瓶开启的传统正规的开启法。
3、用砂轮割好之后,一手尽量拿瓶底,另一手拿笔敲,动作要快。(但这样做,很不规范,会产生玻璃屑,造成药液微粒污染,会增加患者发生输液反应的几率。)
但我觉得,目前最好的方法莫过于用莫非氏滴管套在已经用砂轮划过的安瓿上直接掰开。将莫非氏滴管套套在安瓿尖端,对小的安瓿不容易敲碎的更为适用。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