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移动医疗的流量大战

2016
06/15

+
分享
评论
贝壳社
A-
A+
这几天,青苹果创始人徐嘉子认为熟人医患医生数量不重要的观点,引发了Dr.2和独角兽一场欢乐的撕逼大战。本着看热闹不嫌事儿多的原则,锐哥也来谈谈看法。

文|陈奇锐


这几天,青苹果创始人徐嘉子认为熟人医患医生数量不重要的观点,引发了Dr.2和独角兽一场欢乐的撕逼大战。本着看热闹不嫌事儿多的原则,锐哥也来谈谈看法。

流量是互联网的黄金法则

首先,用户量并不是越多越好,有效用户量才是越多越好。有效用户量即是活跃用户量(个人认为可以用月活用户量作参考),本质上反映业务逻辑是否成立。如果业务逻辑成立,用户量肯定是越多越好;现在熟人医患APP用户活跃度不高,背后的实质是,大多数医生不需要这个服务。在这种情况下,用户量大未必是优势——因为唤醒一个沉默用户、培养他们使用新功能的成本要比新装机还要高。

其次,流量仍然是黄金法则。做互联网的都明白,有了流量就能干很多事情,正如地产商买入了地皮,可以建商场、可以建办公楼、可以建住宅楼,一切尽在掌握;如果用户活跃率太低,即使有很大的用户群也没有流量;而没有流量,就称不上是互联网项目。这也是当前很多移动医疗公司的困境,本来发展逻辑是按照互联网项目玩的,结果却变成了地推公司——互联网公司搞地推,又有什么优势呢?支付宝、美团等巨量投入地推的逻辑是发展出来的用户是有效用户,用户获取成本只是一次性投入,只有线上有大流量,才能支持线下的高成本地推。

对于移动医疗公司来说,线上无优势,则线下无效率。一个互联网打法的公司,做线下服务是毫无成功的可能性——因为他们的效率和管理远远不如做传统行业的地面团队,这样的团队,让他们学会向精益管理,几乎是不可能的任务。

谈完了流量和用户,下面谈谈我们正在做的项目:医生社区。

医生社区就是要覆盖率和活跃度

大怪的文章说了,对于医生社区,流量是极其重要的,我个人完全认同。医生社区未来商业转化主要做医疗产业链服务,其效率提升的关键点就在于:医生群体的覆盖率、活跃度这两个核心指标。有了医生群体的高覆盖率、高活跃度,就意味着有了规模流量。

商业竞争的本质就是效率之争,互联网公司为什么能够提高效率?基于低成本的流量。比如春雨轻问诊的流量成本可能远低于百度关键字推广成本,这样它才能讲一个好故事。如果没有低成本的流量,就谈不上效率提升,一切商业故事都是无本之木。

有了规模流量,作为互联网项目才能发挥连接作用,才能有效率的为行业提供服务。医生社区的商业变现通路,决定了医生社区是要搞规模效应、是要拼流量的。

医生社区的覆盖率临界点在哪里?我们分析了美国和日本领先的公司,认为医生社区需要把用户覆盖到60%,是个临界点。但是光有覆盖率还不够,行业内的一些老资格公司,用户覆盖率是达到了上述标准的(或者接近上述标准),但用户活跃度不行,没有流量。而如果没有流量,所谓的用户只是数据库而已,连接作用无从谈起,做起服务来,一样没效率。

医生社区跑道上,医生站已经领先

现在做医生社区的项目不少,也有不少家拿到了融资,但几年下来,发现大多数只有用户量,没有活跃度、没有规模流量。目前从注册用户量上看,医生站是应该医生用户量最多的医学APP。但我估算,其实占有率还不到医生群体的20%——离60%的临界点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在关键的用户活跃度上,我们的注册用户活跃率超过10%,每天打开3.2次,日均用户时长是14分钟。一些不太了解情况的互联网投资人,觉得我们的8万日活太少,日均时间太短——但实际上这些数据,在行业内已经是最好的了。

好到什么程度?自从我们医生站2015年8月12日开始公测,半年的时间就搞到了行业第一。这个情况,让搞医生社区的一些同行只能变换故事,积极转型搞地推医生服务了。

未来医生社区的竞争怎么走?

目前医生社区的竞争过了第一个阶段讲故事的阶段;已经到了拼内功的阶段。要说清楚医生社区的未来走向,就要把竞争逻辑说清楚:

·用户覆盖一定要过临界点60%,才有规模效应;

·活跃度要尽可能高,我们希望医生站未来两年能够提高到30万日活;

·有了广覆盖和高活跃率,则居高临下,一切用流量能提高效率的商业模式皆可尝试。

我认为,医生站有很好的机会。我们只有同行5%的用户获取成本、半年多的时间领先了这个跑道。但是目前也有很大的挑战,就是Dr.2说得,内容厚度还不够。怎么解决?就是要把内容做得更好,要把用户关系沉淀在社区里。我一直和我们的团队说:我们只是100里路走了50里,后面我们的微信用户和流量红利,逐渐减弱了,低成本获取用户的难度上升了——但好在是,目前这个跑道上,竞争对手们正在逐步退出或者转移方向。

医生站的优势是什么?挑战在哪里?

我们在微信端有超过400万粉丝,覆盖率130万以上医生,每天有120万人看我们的内容,超过150万篇文章被阅读(估算每天有60万医生在阅读我们的内容)。这样宽广的流量护城河,保证了我们有行业最低的装机成本、用户教育成本,有最高的用户获取效率。现在医生站的新装机速度下滑了,但仍然每天有2500个以上的装机,近2000个新注册用户——说老实话,对于要花几百元装机成本的同行来说,也许换跑道是更明智的选择。

未来2年,我们将会加大在优质医学内容上的投入,我们将建设一个国内最大的医学原创团队,同时以开放心态去整合各方的优质医学内容,呈现给国的医生们;

与此同时,我们将在产品上继续突破。很多人认为医生站做得好只是流量有优势。但是同期做订阅号的那么多,为什么《医学界》能跑出来?因为我们一直在把内容当产品在做。我们的流量优势能解释我们装机快,但解释不了我们活跃度高、留存高。在过去的1年里,我们做医生站的成绩,证明了我们具备一定的产品能力。但是我们的产品能力并没有遭遇考验。现在产品的挑战来了!

我认为,在医生社区这个跑道上,我们真正的对手是我们自己,我们的能力、雄心、耐力,能否将我们带到医生社区从未到过的境地?从未达到的高度?我们将做出来给大家看。

文|陈奇锐

本文为作者授权贝壳社发布

仅为作者观点,不代表贝壳社立场

转载请注明来源:贝壳社(微信号:iBio4P)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本文由“健康号”用户上传、授权发布,以上内容(含文字、图片、视频)不代表健康界立场。“健康号”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转载、侵权等任何问题,请联系健康界(jkh@hmkx.cn)处理。
关键词:
大战,医疗,流量,活跃度,医生,用户,社区

人点赞

收藏

人收藏

打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我有话说

0条评论

0/500

评论字数超出限制

表情
评论

为你推荐

推荐课程


社群

  • 第九季擂台赛官方群 加入
  • 手术室精益管理联盟 加入
  • 健康界VIP专属优惠 加入
  • 健康界药学专业社群 加入
  • 医健企业伴飞计划 加入

精彩视频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5秒后自动关闭

您已认证成功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
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忽略 去看看
×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

打赏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

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领取解决方案 您还可以去留言您想解决的问题
去留言
立即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