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医疗的角色

2016
06/12

+
分享
评论
张清
A-
A+
医疗的最终目标是没有病人,预防医学是一个必然的趋势。

我们有一系列的“如何”需要回答:如何还原医疗本质、改变不可持续发展的经营模式、减少浪费和冗余、平均分布资源、让医疗过程更加透明和简单——如何降低医疗花销。

目标很简单:医院里的病人越少越好。

未来的大医院只应接诊严重的病人,如肿瘤、心梗等。这也是ACO倡导的核心。重头戏放在社区和初级保健的阶段,通过按人数付费,让医生拥有动力和责任感,需要为“我的病人”安排检查并且协调专科的治疗。

传统模式里,如果一个中年女性被诊断出疑似乳腺癌,那么首先可能转诊到三级医院,要看放射科的医生与病理科的医生,拍片子、取病理,转诊乳腺外科医生做手术, 转诊放疗和化疗的医生安排下一步治疗方案。有些医院会有特色专科的服务,例如“多学科会诊”,但局限于某几个病种。这个病人在每一个环节都需要付费,单纯安排和协调门诊时间就已经让人焦头烂额,更不用说这还是一个刚刚被诊断出肿瘤的患者。这些能否仰仗自己的初级医师呢?

有了电子病历,全部信息都可以共享。会诊也无需病人一次一次的奔波于各个专科之间。这必将节省大量的医疗资源,提高医患双方的满意度。

对于初级医生,有了盈利动力,也会有更多心思来设计如何更好地帮“客户”预防疾病,而不是如何开更多的检查和药物却不问效果如何。

新的医疗网络和大医院里会有更多的医师助理、高级培训护士和护工,代替初级医生。也可以减少人力成本。把繁冗、重复的工作尽可能多的自动化。未来的组织结构是“专家-护士-患者”。结构也可以更加灵活,不局限于占地面积几栋楼的复杂医院。根据切实所需,成立移动的医疗服务梯队,也是可行的;降低住院人数,降低往来医院的交通花费。

目前已经有不少模式在试水:例如,位于达拉斯的Christus医疗系统,以及Christus医生集团(CPG),过去的五年内,他们的工作重心是去中心化的医疗服务以及预防+急诊的模式。被称为“第三代医生组织”。现在,这个组织已经扩张到拉丁美洲。

新的模式营造了更精巧的集体,把传统概念里迂腐、木讷、循规蹈矩的医生变身为创业家,共同为自己的小集团负责。学术上、管理模式上的讨论会更加高效,“船小好调头”,在探索初期尤为珍贵。利用新的指标体系——病人满意度、医疗质量、花费、医生满意度——来分析该集团的运作是否健康。当然,电子病历的普及程度以及质量是一个基础,病人数据的共享有效的降低了就诊次数。实现了一个一站式的诊断和治疗中心。

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的普及,让这一个构想变得越来越现实。

一个互联网的医疗平台,可以作为保存、共享医疗数据的仓库,也可以是个体化、不断更新、动态变化的。最终支付方是政府(公立医保)和保险公司(私立医保),他们都有极大的动力来预防疾病发生。利用这个大本营的平台,可以去追踪一个病人的动态,进行预防干预,金钱的刺激也会使大多数人有了行为习惯改变的动力。例如Oscar health就是通过搭建这样一个“云端家庭医生”,为会员提供一站式的初级保健预防的服务。

相比于前几十年漫长的医疗保险制度的变更、政策的修改,互联网时代,一切都要重新定义。 不难看出,之前各种法案的颁布和实施,免不了掺杂了太多的政治成分。从本质上并没有质的飞跃。也没有强调预防重于治疗。

医疗的最终目标是没有病人,预防医学是一个必然的趋势。而在实施过程中,如何让看起来“不治疗,不开药”这样的模式持续发展,如何让人们主动改变自己不良的生活习惯,我们离这个答案已经不远了。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本文由“健康号”用户上传、授权发布,以上内容(含文字、图片、视频)不代表健康界立场。“健康号”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转载、侵权等任何问题,请联系健康界(jkh@hmkx.cn)处理。
关键词:
互联网,医疗,角色,医生,医院,模式

人点赞

收藏

人收藏

打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我有话说

0条评论

0/500

评论字数超出限制

表情
评论

为你推荐

推荐课程


社群

  • 医生交流群 加入
  • 医院运营群 加入
  • 医技交流群 加入
  • 护士交流群 加入
  • 大健康行业交流群 加入

精彩视频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剩余5
×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

打赏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