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自由执业:为何任重道远?
从目前医生自由执业的整体态势来看,自由的本质,是作为文化最核心理念意义上的自由,而非政治自由或社会自由,是从根源上依赖于对“什么是自己”这个问题的回答。自由是对必然的认识。 当然,医生自由执业在如今还没有任何的天降标志,还没有任何普遍的道德准则情况下,怎么走出来一条中国式的医生自由执业道路,也不是不可能的。关键是谁来指点医生应当怎样做?
当下可以这样设想,医生在微观技术层面走出自己的特色,比如发展社区医疗服务,并且在此基础上形成一套独特诊疗模式,去处理和解决面临的医疗服务问题,那是极有可能的。但是,在大规模、深入系统地渲染利用西方理念、技术的同时,又希望维护中国传统医疗作为执业主体,很有难度。我越来越倾向于认为,医生自由执业是品质与诚信重建的必由之路。
医生自由执业三个基础条件:具有辨识度高的形象,有一个互补性的团队,还有对市场快速变化的反应能力。这就是说,医生是自由的,选择执业去体现价值,是靠本身的技术优势资质、市场影响力、团队能力。问题是,医生自由执业标准化的难点首先在于稀缺的优秀知名医生资源,尤其是重视经验曲线与学习曲线的医生群体。
对于向职业化发展的医生集团来说,采用现有服务在前期或许会造成一定市场影响,吸引来消费者。长期来看,这并不是好的发展方向。唯有专业化能够更好地解决医疗服务产品通用性和个性的问题,能否解决好这个医疗服务需求问题,是体现医生集团市场核心价值的关键。有专业技术、行业背景、服务产品都十分优秀的团队,在不需要改进医疗服务产品的前提下,便捷地满足个性化需求,对消费者产生吸引力,这将会是决定医生集团未来的胜负手。在未来或许会有更强的生命力,对于普通医生团队来说,则是一道门槛。
作为医生集团创始人,一定要明白:最初主导医生集团的战略和外部事务,但在融资、招人、技术和运营管理等宏观层面,存在有判断力明显不足。出问题也是出在战略、团队、管理等方面。团队里缺少同舟共济的合伙人,以打工心态的职业医生也往往靠不住,就会有劣币驱逐良币现象出现,内控和管理工作一刻不可松懈,否则涸泽而渔,医生集团会死在内耗上。
作为医生集团市场运营的公司,必须具备制定市场运作规则的能力。在力所能及范畴开展诊疗服务过程中,确保五公开”,向患者公开有关医疗信息,让患者及其家属明白以下五方面内容:(1)所患何种类型的疾病及预后情况;(2)实施检查或治疗项目的名称及并发症;(3)进行特殊检查和手术前应该完成的手续;(4)检查或治疗项目的收费价格,并区分医保或自费项目;(5)如发生医疗纠纷应当依法解决。
这些诊疗服务能力必定是医生自由执业的热点也是夺客户眼球的看点。具体到运营市场方面,必须找到医疗和市场结合点,做有效结合。要走到客户中间去,走到市场中间去,将健康理念放到医疗和客户的中间,让市场变得更加成熟。不能以美国和西方标准衡量来国内的市场,如果市场始终无法做起来,那么就无从谈起中国医生集团市场的商业模式。因为医疗服务的核心价值观以及顺畅高效的管理是无价的,究竟能否解决消费者不同于公立医院医疗服务需求的痛点,才是医生自由执业所追求的。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