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认证 退出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磁性护理”对感控文化建设的启发

2016-04-12 09:45

不管是借鉴CQC认证,还是借鉴磁性医院认证,或者是“绿色-安全感控”的构建,都是借鉴管理方法,感控寻求突破必须在管理上找办法,在宏观管理层面找方法。

某朋友发在朋友圈的一篇“磁性护理”的微信,引起朋友们的热议,在讨论与热议中,个人提出“磁性护理”的理念能否理论移植到感控文化建设中呢?现把笔者的一些思考与启发分享如下。

何谓“磁性护理”?

磁性医院的发展已有30多年的历史,是由美国学者McClure在二十世纪80年代提出的。磁性医院的概念,其发展大体上可分为4个时期:①1983-1989年为原始磁性医院时期;②1989-1993年为磁性金标准时期;③1993年至今为护理质量的发展期;④1994年至今为美国护士认证中心(American Nurses Credentialing Center,ANCC)的磁性认证项目时期。

1994年,华盛顿医学中心获得第一个磁铁奖章;2000年,磁铁奖章颁发对象由美国国内的卫生健康组织扩展到国际上的卫生健康组织,成为国际认证。获得磁性认证后,每位护士都被授予磁铁徽章,极大提升了全体护士的士气,医院能够像磁铁一样吸引高素质专业护士的加入,提供一个能体现职业和个人双重价值的工作环境,取得最好的临床效果,以此提高护理质量,从而为患者提供高质量的优质护理服务,使患者和护士都达到最高满意度。

对医院感染现状的思考

国内医院感染管理的现状,可以用这样几个关键词或句子描述:30年历程;不均衡;学术活动繁荣;时有医院感染暴发发生。这四个词句即可以立体的描绘出医院感染的现状,现对四个词句进行解读。

30年历程。自1986年原卫生部成立医院感染监控研究协调小组开始,拉开了我国医院感染管理的序幕。2003年SARS后是拐点,2006年原卫生部颁发《医院感染管理办法》,此后感染管理进入快速发展阶段。目前已经有160余个标准、指南、规范等与感控直接或相关联的文件。

不均衡。三级医院同基层医疗机构发展不均衡,东西部发展不均衡,不同医疗机构的感控人员素质发展不均衡,由医院感染暴发的演变趋势可见一斑,医院感染暴发正在由三级医院向二级及基层医疗机构下沉。感控人对自我学科评价与其他专业的评价不对等,感控仍旧是其他专业眼中“没有技术含量”的工作。

学术活动繁荣。近10年国内医院感染管理学术活动空前繁荣,国际交流不断增多,各个层级的专业委员会建设不断丰富。但部分感控人自嘲“感控人在自己玩,玩自己”“召开的不是会议是寂寞”,医疗机构及其他专业的认可度有待提高,“感控虚火”表象背后仍是不重视,仍是学科建设的嬴弱。

时有医院感染暴发发生。仅省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发布处罚通报的医院感染暴发事件,近10年来基本从未间断过,基本每年均有1起或多起感染暴发发生。仅近5年来的血透丙肝暴发、不安全注射丙肝暴发就多达10余起,感染例数超过500余人。

这种现状下,感控学科究竟该如何建设?如何夯实安全底线的根基呢?这种大任仅仅感控人员是否可以担当的起呢?又是否仅仅是感控人的责任呢?

对感控文化构建及发展的启示

1.构建“绿色-安全”的大感控理念

学科要发展,必须要有理念、信仰,有信仰-理念-文化,才能师出有名,一个没有信仰,没有文化的学科无论如何也难以称之为学科,也难以有久远的发展。首先必须要感控人自己认同,广大发扬之医疗机构内的全员认同,构建大感控理念文化。大感控文化及责任绝不仅仅是感控人的责任,事关医疗机构安全的大任一定是医疗机构法人的第一责任,一定是医疗机构全员的责任,一定是国家顶层设计的社会责任,这才是名副其实的大感控!如何构建大感控文化及理念呢?首先培育-发酵-酝酿文化,继之再宣传-认同-同化,直至实现最后的文化从众。

但目前较多的感控人仅停留在微观管理阶段,很难有跳出感控并构建宏观感控的理论及能力,缺乏系统管理理论及哲学思考,对感控管理理论创新的自信度低,通过在SIFIC会员的讨论跟帖中已经可以管中窥豹。即使目前尚无构建磁性感控的环境,但遵循并用“预防-干预”的安全管理原理打造“绿色-安全感控”是务实及必须的。否则,感染管理工作仍旧走不出“奶酪-漏洞感控”,“ 破窗-危险感控”的现状及历程。

最基本的医院感染“预防-干预模式”,是最经济低碳的管理模式。预防-干预,是通用的安全管理原则,国内医院管理中,事前控制是最不受重视的,但也是最事半功倍的做法。预防理念自古即未被重视,所以有扁鹊三兄弟谁医术最高之论,扁鹊大哥擅治未病(预防),但却名不出乡里。感染管理的措施,规章制度的落实,均是事前控制-预防干预的措施。某些医院管理者的眼光仅看眼前,仅仅重视事后控制,是管理上的近视眼,管理者的近视眼不是小疾,是没有战略眼光及长远眼光的体现。即使普通医务人员看不到,医疗机构的管理者则必须具有前瞻眼光,看到及重视感控的预防价值。

无论是梅奥诊所,还是《清单革命》中无不把安全视为第一要务,尊重生命敬畏生命。安全是病人的第一需求,安全是医疗机构发展及医疗质量的头等大事,尽管医疗机构的高层管理者无不动辄开口闭口的重视安全及以病人为中心,也动辄强调医院感染管理是医院安全的重要内容,但面对一起起的医院感染暴发事件,如果仍毫不戒惧,不能引起自省、反思与真正的重视,甚至仍忽视医院感染管理,这种现象只能说是对医院安全的“叶公好龙”,只能是口头上的重视。如果不是高层管理者价值观的颠倒,只关注经济效益忽视社会效益与安全, 不重视感控工作,只能说是院长的管理思想不成熟,存在显然的管理盲点与漏洞。如果是价值观及理念上的问题,则必须补上“医院伦理经营”这一课。

2.强化行政干预及顶层设计

事关安全,事关民生的事情是最大的政治,也是执政党的首要职责,紧靠技术层面的力量不可企及时,则必须由顶层设计来进行行政干预。

欧美等国家已经建立病人权利及医院感染的职业遵守,从立法的角度起到对医院感染的保障作用,1994年WHO在欧洲会议上批准病人的权利,之后欧美各国相继出台病人权利规定,美国医学协会医学伦理守则包括了病人的权益,澳大利亚安全和医疗质量委员会的医疗权利宪章,英国卫生和社会保健法对预防和控制感染及相关的指导守则,规定了医疗机构登记注册时遵守清洁及感染控制护理质量委员会(CQC)要求,通过CQC认证,是法律登记的基本程序。规定了医院感染的专业守则,规定了医务人员的感染控制和公共卫生道德及问责制等。我国需借鉴欧美等伦理守则及磁性医院认证手段,构建我国感控底线。

美国通过磁性医院认证后,构建了“磁性护理”团队,打造了磁铁般的凝聚力。护士是感控措施落地的主要群体,借鉴美国磁性医院的认证办法,尝试启动国内的磁性医院认证,并将感控纳入磁性护理评价体系中的重要内容,用磁性医院这块他山之石来破“形式化感控”的顽疾。

总之,不管是借鉴CQC认证,还是借鉴磁性医院认证,或者是“绿色-安全感控”的构建,都是借鉴管理方法,感控寻求突破必须在管理上找办法,在宏观管理层面找方法。


参考文献

1. 孙桂兰 李然. 美国磁性护理对我国优质护理发展的启示[J]. 中国护理管理,             2015,15 (5):623-625.

2.M. Millar.Patient rights and healthcare-associated infection. Journal of Hospital Infection. 79 (2011) 99-102.

3.The Health and Social Care Act 2008 .Code of Practice for health and adult social care on th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infections and related guidance.

4.王炳花,任玉芹,魏冰玉等. 我国感控文化建设的SWOT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3,23(7):1635-1637.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相关阅读

赞+1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海报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

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领取解决方案 您还可以去留言您想解决的问题
去留言
立即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