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前总统比尔·克林顿也曾遭遇医疗失误夺取至亲好友生命的悲痛
就在上个月,“北医三院纠纷”闹得沸沸扬扬,各方莫衷一是。其实差不多同期,美国Medcitynews网站曾刊发过一篇报道,讲的是美国前总统克林顿也曾遭遇过至亲好友因为医疗失误而丢掉性命的经历。让我们看一下,比尔·克林顿是怎么说、怎么做的。以下是报道编译:
有时候,甚至金钱和关系也无济于事。
美国前总统比尔·克林顿最近发声,称他“最亲近的表姐”死于误诊,而他的一位有钱的密友遭遇致命感染,却到死也没有被给出明确诊断。
克林顿是在美国加州达纳波因特举行的第四届“世界患者安全:科技峰会”年会上作主旨发言时,讲到患者安全对他自己而言变得“非常个人化”。
克林顿讲述了在阿肯色州一家“条件很棒”的诊所,他“最亲近的表姐”因误诊而命丧医院的故事。“她被诊断为患上流感,并按照医嘱服用了非处方药Theraflu。48小时之后,她的健康状况明显变得更加糟糕。诊所医护人员紧急将她送到一家医院。最终诊断出她患的是脓毒病。36小时候她不治身亡。”
这件事唤醒了克林顿,他开始关注患者安全。此次峰会的组织者是“患者安全运动基金会”,系一家非营利机构,其奋斗目标是到2020年在美国医院可预防死亡病例下降为零。克林顿自该机构成立以来,每年年会都会参加。
克林顿表示,“一天,她(表姐)因为完全可预防的误诊死亡病例而撒手人寰。我就开始不停地思索,尽管这些医院规模很大,但也问题多多,对那些来到这些大型城市医院就医的患者,给他们进行大型手术很容易,但是一些关键的细节问题也可能被忽略。”
克林顿还讲述了另外一件有关他的朋友在医院不治身亡的故事,这次不是误诊,而是根本没得出明确的诊断。迈克尔-金是一名成功的电视制片人,也是克林顿的好友,去年因感染死亡,但是医生却未能查明感染具体原因。
克林顿说,“我希望,基因组学和纳米技术能够大大提升病情诊断能力。”克林顿解释道,那样可预防死亡病例的定义将会大为拓展,不过研究机构应该将这种技术能力延伸辐射到农村医疗机构。
克林顿表示,尽管有时候人们对患者安全问题关注不够,或许是因为该问题并不像恐怖袭击新闻那样会成为头条。不过,如果换一个视角,而且关注趋势而非个案的话,有助于人们更好地认识患者安全问题。
第四届“世界患者安全:科技峰会”年会在今年1月份召开时,加州圣贝纳迪诺枪击案和巴黎恐怖袭击刚发生不久,这两起恐怖袭击毫无疑问成为头条新闻,不过在美国死于恐怖袭击的人数要远低于死于可预防死亡病例的人数。
克林顿说,“9/11事件以来,45名美国人死于恐怖袭击。”援引全国卫生研究所(NIH)的数据,患者安全运动基金会称每年美国医院有20万人、全球有300万人因可预防死亡病例而殒命。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